在我国,一般下葬都会举行葬礼,这种习俗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产生,那时的人们相信人是有灵魂的,而且还崇拜各种神。
葬礼的仪式和过程都大不相同,有的规模浩大,参与的人很多,有的就简朴一些。而且因为宗教和信仰的区别,每个宗教都有着自己完整的丧葬程序。
除此之外,在下葬地点的选择上也都有区别,有土葬、水葬、火葬、海葬等等,下葬亡人的方式大都跟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有关。
在这些各式各样的下葬方式中,土葬是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的方式。因为人们大都生活在陆地上,依靠陆地存活,选择土葬更意味着和大地有了更深层次的联系。
我国的土葬习俗也有数千年之久,从古至今都认为入土为安。
虽然在如今,人口逐渐变多,为了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已经开始普及火葬,但在长期使用土葬的古代,有一句俗语却流传至今,“雨打坟,出贵人;雨打棺,财人疏”,这句俗语有何含义?其实也算是古人的忠告
雨打坟,出贵人
从古代时,人们往往会把天气与人的情绪连接起来,我们从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歌赋中就可以看出,不同的天气代表着不同的意象。
“六月飞雪”在形容有人受了冤屈,内心冰寒,所以导致温暖的天气降下大雪。这句俗语中雨天和悲伤是有连接的,下雨天人们心情郁闷。
如果正好碰上亲人出殡,再加上下雨天,更是会把这些意象连接在一起。
在这句俗语中,分得比较细致,将出殡的时间分为下雨之前和下雨之后。前半句“雨打坟,出贵人”,其实意思就是雨在完成下葬后出现,家门就会出现贵人。
古代时,都讲究在死者下葬前停在灵堂,供亲友怀念,一般都是三天、五天或者七天,在这段时间里,在外的亲戚朋友都会回来奔丧。然后一同为死者送行。
在整个葬礼中,天气甚好,没有起风下雨,平安无事的完成了整个葬礼的进程。
等到棺木下葬之后,人们用沙土和碎石垒砌坟堆。此时也代表着整个葬礼的结束,如果在此时下起了雨,雨水拍打着坟堆,按照民间习俗,大家会认为这是逝者在表达对亲友的不舍,和对葬礼的满意。
由于古人相信灵魂的存在,他们会认为死去的人会给活着的人带来保护和运气,那么子孙后代就会出现有出息的人。
雨打棺,财人疏
这后半句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一切准备妥当,到了下葬的时候却遇到下雨。
对现代人来说有各种防雨措施,甚至是专门的殡葬车。但在古代,下葬基本都是人力抬棺,一下雨人们都不会太舒服。
再加上古代的道路大多都是土路,雨水冲刷后,大多变得泥泞不堪,而墓园一般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更是加大了送葬人抬棺的难度。而且下雨带来的影响还有很多,比如湿透衣服,打湿棺木等等。
按照民间习俗,人们自然会认为这样的情况是因为逝者还有没有了解的心愿,不愿就此长眠,通过下雨来阻挠自己被埋在地下的命运。
还有就是认为生前没有得到子孙的好好供养,这是在表达逝者内心的愤怒,这样的情况如果出现,那么死去的人就不会祝福,更不会保护自己的后代子孙,所以这个家庭就会很少出现做生意发财或者考试高中的人,以致于家族出现没落的情况。
尽管放在现代社会来看,这两句俗语里蕴含太多的封建迷信的思想。
下雨吹风都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不是以古代活人的能力所能控制的,更不可能与已经逝去的人有关。
其实这两句话更深层次的含义不在于出殡是否是下雨天,而是在告诫世人,要懂得孝道。
不孝顺父母或者祖辈的人,就不会得到祖宗的庇荫,后人的生活就不会幸福。
如果以这层意思来看,确实也符合现在社会,一个不孝顺的人自然不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和亲近,而这样的人往往也在其他方面表现出劣根性,可能会有一时的风光日子,但是不会一生都是顺风顺水。
所以,孝道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作为人伦道德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都要去重视。
图片来源小🍠,作者“新社会进步青年”,我们转自闲花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