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头条
上海吃喝玩乐第一榜,提供最鲜活的城市资讯,记录最有温度的城市生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关于上海城市美学的补白。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头条

很抱歉,你终究还是被逼回了上海

上海头条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2-08 21:29

正文

春节长假后,魔都的各大机场和火车站,又再现了人头攒动的拥挤不堪。那一张张脸上疲惫却又坚定,几乎和十几天前出现在这里的神情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是方向。是的,上海,我又回来了。




一个春节过后,“逃回北上广”又成了热议的名词。这种无奈,在回到家乡的最初几天已经发酵得很浓烈。

 

头条菌很多朋友,回上海后就抱怨在家乡的各种奇葩遭遇。那些在大城市里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经验准则都瞬间支离破碎。

 

老家的街道和院落几年过去也不曾发生变化,环境依然很糟糕,横穿马路很正常,乱丢垃圾也习以为见。在时光漫长到无所适从的假期里,找不到太多休闲的方式,想去看场歌剧,结果被身边的人骂装逼。



于是,那些在上海的日子,突然就变得清晰和亲切起来。你怀念那些看不完的展览和听不够的音乐会。你怀念那些荡不完的马路和吃不厌的小笼包。

 

身在异乡为异客,回到故乡仍为异客。

 

家里的长辈不止一次地试探:有对象了吗?买房了吗?爸妈也总是说:回来发展吧,外面那么苦……


的确,小城市压力较小,生活不紧张,街里街坊都是熟人,家到公司也就半小时公交车程,想要办点事托朋友找个关系就可以轻松搞定。多好。

 


是小城市更不公平,更需要背景,机会更少,上市企业屈指可数,感觉没有一家载得起你青春的梦想。


这里更喜欢“靠关系”,若是家境普通,很难有翻身的机会,大概一辈子就是复制粘贴上一辈的人生,无法改写、不容重置。

 

你知道,必须要走出去,不能一生都困在这个小城市里坐井观天。

 


然而,就像沈煊在知乎上写的那样:


你在池塘里活得很好,泥鳅很丑但会说喜庆话,癞哈蟆很马虎但很有趣,田螺是个温柔的自闭症,小鲫鱼是你们共同的女神。


有一天你听说,江河湖海,哪个都要更大,更好。你跳了出去,遇见了美丽的海豚,雄壮的白鲸,婀娜多姿的热带鱼,的确都是好的。


就是偶尔,觉得世界很空,生活很咸。


身边动不动就有朋友埋怨道“上海太辛苦了,我要离开”、“上海房价太高了,我要离开”、“加班太累了,我要离开”……


“逃离北上广”的话题始终甚嚣尘上。



大都市给予你优质的资源,也用高昂的物价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挑战你日益敏感的神经。于是,你眺望着远方的家乡,渴望每次做噩梦,一转身就可以躲进心爱的人的怀抱再安稳地睡去。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头条菌想起了贾玲在今年东方卫视的春晚上表演的小品《一年又一年》,被网友评为鸡年春节档最好笑的小品,却看哭了很多在上海打工的游子。



因为我们也曾在清晨像沙丁鱼一样的涌入地铁站,因为我们也曾怕迟到扣钱而在写字楼下拼命奔跑,因为我们也曾被沉重的工作压力打击到怀疑自己,因为我们也曾经历过买不起自己喜欢的衣服的心酸,因为我们也曾羡慕过别人成双入对而自己形单影只……

 

有时候生活在大城市真的很令人沮丧,有时候连自己都麻木得意识不到自己多么糟糕, “无人问我粥可温”的日子里,每一个忙碌而疲惫的身影都可以戳中你的痛点。



但是,就像贾玲在小品中说的那样:

“这就是我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也不是很差,我总想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曾经网络上疯传过一篇爆文《逃离你终将衰落的家乡》,以各省人口流动的大数据为依据,得出了一个残酷的结论:


“大都市就像抽水机,不停地从落后省份抽取劳动力,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就会像今天的日本一样,无数村庄和城镇凋零衰败,但东京和大阪都市圈繁华依旧。”

 

大都市凭借优质的资源吸引优秀的年轻人,而优质的年轻人不断推进大城市的发展,让大城市产生更多的资源,形成的良性循环,就是马太效应中的“强者愈强”。



而由人口迁徙引申出来的推论,更加让人触目惊心:


你尚能选择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而你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可能会失去选择的机会。如果你最终选择留在小城镇上,你也许可以幸福地过完一生,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很可能他们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逃离他们终将衰落的家乡。



这是每个人自己需要去做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是正确的,只要它能让你快乐。

 

其实,北上广和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一样,本身没有差别,同样上班,同样生活。在北上广,有人功成名就,也有人平凡到老。

 

过不好当下的生活,不要把锅甩到北上广身上。


贾玲小品《一年又一年》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魔都生活不易

头条菌陪你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