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全世界都依赖中国产品的时候,澳大利亚商品却成了中国的热门货。
为了满足需求,成千上万在澳洲的中国留学生或刚毕业的中国年轻人,纷纷做起采购代理的生意,有的甚至还发展成数亿美元的生意。
现年25岁的张媛本来是一名在澳洲上大学的留学生,一开始是帮亲戚买点东西:一位姨妈想要婴儿配方奶粉;一个表妹在找Ugg靴......
后来,她帮人代买东西再邮寄回中国,并从中收取一点儿佣金。
再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她的生意越做越大。她会在课余时间去购买本周流行的各种东西,比如维生素、名牌首饰等。
她毕业后没找到能赚取理想工资的工作,于是就留在墨尔本,继续在繁荣的灰色市场上,从事向中国消费者出售澳洲商品的业务。
她的小公司现在雇有两名专门的购物者、两名包装工和两名客服人员,在墨尔本和她位于中国东部的老家杭州都设有办事处。她通过网络获得订单,主要客户群是健康意识强的富裕女性。她说,她每年挣的钱超过30万美元。
中国的采购代理首先出现在欧洲,他们为中国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购买手袋等奢侈品,再把货品运回中国。
但近年来,随着澳洲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不断增长,以及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和产品的安全意识越来越高,这一业务开始转向澳洲。
张媛说:“中国人对外国东西一直盲目崇拜,所以,与其说购买昂贵的、但可能不安全的中国造的产品,为什么不买更便宜的高质量澳大利亚产品呢?”
这些充当采购代理的学生自称“代购”,他们对中国人的喜好高度敏感,并且行动迅速,有时能在澳洲市场上制造需求高峰,在店主还没搞清楚状况之前,就把商店里的某个产品全部扫空。
澳洲的中国留学生说,他们每10人中就有八人参与代购业务。有些人只是通过偶尔的代购挣些生活费,有些人却把代购做成颇大的出口业务。他们将产品邮寄给中国客户,或将其运到香港,通过那里的商人把东西带过边境,以避免大陆的关税。
据一些分析师估计,去年,代购者向中国出口了总值高达6亿美元的澳洲产品。
代购业务近年来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至澳洲公司现在举办与中国留学生的见面活动,向他们展示公司产品。许多公司也与中国零售商合作,但他们都很慎重,不避开澳洲的代购,因为公司渴望得到这些人的认同和他们的个人关系网。
在澳洲主要城市,已经有一些专门向中国发货的快递公司。长江国际速递自称是“澳洲直达中国的列车”,其运营经理王露介绍,该公司每月向中国大陆发送约400吨商品。
留学生们的亮眼“业绩”也引起多方关注,中澳两国官员正在调查他们是否缴纳了须交的税和是否遵守其他规定。但张媛相信,即便有监管机构介入,澳洲公司已建立起直接向中国客户销售产品的新渠道,这个市场还是会继续扩大。
“每个人都有家人和朋友,因此都有自己的客户。”她说,“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代购的原因。”
(《澳洲日报》图片)
对于《纽约时报》这篇报道,网友是这么看的:
@抗氧剂:还有两个是干中介的
@wo金木木:我在加拿大那些年…就忙着谈恋爱了…等于丢了多少亿啊
@Hustle_Gang:代购换个说法是不是就是走私
@搞笑自媒体:事实证明上学没用
@雨滴爱生活:我身边就有好多朋友、朋友的孩子在做代购,这几乎成为留学人士的谋生之道,国内的亲人也帮忙做宣传。我一直在纳闷:澳洲、韩国、日本、欧洲的商品真这么好吗?也许是我的钱不够多,也许是我总觉得有点玄乎,所以鲜有代购,但是这个疑问一直都在?
@_____七七七_:讲真读书这几年认识的朋友里十个也不过两三个真的是靠做代购在赚钱,大多数学生都是帮朋友买的,都是赚不了多少钱。更别说这种赚几十几百万的了。国外大学课业还真没多轻松作业一打一打的,做代购多费时间精力啊。说句难听的,十个人里有七个不做这个都是因为没时间&不缺钱。
最英国出品
为答谢支持并关注最英国的粉湿们,我们决定在每月的20号,选出近一个月被选为精选留言最多的读者,送出来自伦敦塔桥的明信片。
赶快点击文末的“写留言”,让我们听见你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