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育蓝皮书
集专业性、权威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年度行业发展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缩表=穷了 -20250205223512 ·  昨天  
青塔  ·  一批高校,2025年预算经费出炉! ·  昨天  
财宝宝  ·  阅读理解。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体育蓝皮书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北京市社会体育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的通知

体育蓝皮书  · 公众号  ·  · 2024-03-20 17:00

正文

各区体育局社体中心(群体科、业务科、体育总会办公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燕山体育运动中心,各有关单位:

根据 2024 年北京市体育工作要点和北京市群众体育重点工作计划,特制定 2024 年北京市社会体育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现将文件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2024 2 29

2024 年北京市社会体育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一、工作目标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也是落实 十四五 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 2024 年社会体育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体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 国之大者 高度谋划和推动首都全民健身工作,持续完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 组织和引导全市开展 3.6 万场次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美好生活添砖加瓦,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凝聚磅礴力量。

二、工作思路

一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构建全民健身事业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增强群众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有效提供优质线下、线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和产品,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篇章。

二是立足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塑造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做好体医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推进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提档升级,深耕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指导与服务,促进全人群、各年龄段的体育健身赛事活动均衡发展,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三是准确把握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开创首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局面。推动京津冀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回天地区、京西地区群众体育事业协同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用好冬奥遗产,继续普及冰雪运动,建设最美冬奥城。更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生产和群众体育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优化赛事活动供给,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

1. 确保完成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

依托北京健身汇微信小程序“安心体育行动”为统计报送平台,组织和引导全市开展 3.6 万场次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2. 继续深挖品牌赛事活动内涵,拓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覆盖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赛原则,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培养市民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连续举办多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全民健身赛事,发挥深入基层、深入社区的传统优势,开展自下而上、层层选拔的掼牌、乒乓球、羽毛球、广场舞、拔河、广播体操等品牌赛事活动;举办群众基础广泛的足球、篮球、气排球、登山、自行车、柔力球、钓鱼、龙舟比赛等传统品牌赛事活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规程总则》,按照第十五届全运会总体工作部署,开展“身披北京战袍·直通粤港澳”我要上全运北京市舞龙舞狮、广播体操、太极拳、健身气功等项目选拔赛。

3. 积极发掘时尚潮流体育项目,打造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健身需求,积极培育小众精品体育项目赛事活动,开展桨板、飞盘、腰旗橄榄球、轮滑、小轮车、健身瑜伽、射箭、飞镖、保龄球公开赛等时尚精品赛事活动,扩大小众精品项目影响力,进一步促进社会体育环境更加多元化发展,培养大众体育消费习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4. 大力推动群众冰雪运动发展,营造后冬奥时代的群众冰雪热潮。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继续大力推广冰雪运动项目,巩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开展好第十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启动第十一届冰雪季系列活动。推进冬奥遗产赛后利用,在冬奥场馆举办北京冰球、速度滑冰、滑雪公开赛等“两冰一雪”冰雪品牌赛事活动。联合冬奥场馆持续发放冰雪消费券,激发冰雪运动的市场活力,促进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5. 持续聚焦传统节日、纪念日,拓宽传承体育文化、发扬体育精神的有效路径。

以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为抓手,以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题词纪念日、国际奥林匹克日、全民健身日等重要体育纪念日为契机,广泛开展新年登高、舞龙舞狮、秧歌腰鼓、健康走跑、龙舟、登山等寓意深厚、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休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充分发挥体育鼓舞人、激励人、团结人的作用,传播健康生活正能量。

6. 广泛联合各人群、系统、社团,拉紧大群体发展格局的共同纽带。

根据各年龄段、各类人群的特点,联合市直机关、教委、民委、农委、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委办局,充分发挥人群体协积极性,策划各类人群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广播体操、工间操、健身气功等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举办青少年轮滑、滑雪、冰球、小轮车等比赛;开展老年优秀健身项目展示、乒乓球等赛事活动;组织农民篮球、户外交流赛;推进花棍、柔力球、健身操舞、冰蹴球等民族项目发展。积极联合媒体、企业、俱乐部等社会力量,举办适合不同人群参与的比赛活动,持续完善“大群体”发展格局。

(二)瞄准新质生产力,稳步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引领全民健身领域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

1. 建设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 平台。

稳步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加快“北京健身汇”新媒体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赛事活动报名、线上赛、赛事直播、科学健身大讲堂、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运动打卡、冰雪消费券等功能模块。开发掼牌线上小程序和 APP 平台,满足市民智力运动需求,打造线上智力运动新标杆。

2. 继续推进 两个体育行动

继续推进北京市全民健身“安心体育行动”,制发《北京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指引( 2024 年版)》,发挥 安心体育行动 保险和台账双重功能,为赛事组织者和参与者提供保障;继续推进北京市全民健身 量身体育行动 ,依托北京健身汇微信小程序打造融合 AI 智能技术和科学测试方法的健康评估系统,为广大市民量身定制便捷、全面、科学的运动解决方案。

3. 开展全民健身元宇宙实验研究。

开展北京市全民健身元宇宙开发应用实验室应用研究,基于区块链和虚幻引擎技术,搭建全民健身元宇宙场景,发行全民健身数字藏品,完善健身瑜伽、健身气功等 AI 智能比赛系统,实现实时交互式体验和智能评分。

4. 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AI 大模型。

AI 智能大模型进行精准培育,深度应用于线上平台智能客服、全民健身智能科普、 MDT (多学科会诊)在线门诊、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辅助决策等领域,为全民健身知识科普和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提供助力和参考。

5. 建设 MDT 智慧体医融合系统。

探索本土化的“智慧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科学模式”,搭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管理体系。依托体医融合实验室、全民健身元宇宙开发应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科普示范基地及北京天坛医院现有医疗资源优势,筹划开设脑健康及运动处方 MDT 门诊。

(三)加强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提高公众科学健身水平,助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1. 体育、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紧密协作、跨界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身健康服务。

把好健康科普源头,占领健康科普阵地,广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创编体育健身科普作品,通过与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制播各类科学健身指导节目,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直播授课、在线视频课程。进一步巩固面授讲座,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各区开展北京市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向市民宣传全民健身理念,普及体医融合、科学运动知识,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2. 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网络,广泛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活动。

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颁布实施 30 周年为契机,深耕全民健身人才建设,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使用、管理、服务,有序开展国家级、一级培训,指导各区和有关单位做好二、三级培训,做好继续教育,更好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引领带头作用。

逐步梳理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充分利用北京健身汇微信小程序,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管理、年度注册等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授予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组织、引领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积极搭建社会体育指导员展示、交流、学习、互动平台,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全国培训和比赛。

(四)完善管理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稳步推动首都健身气功项目高质量发展。

继续优化健身气功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不断规范健身气功活动及站点管理,强化行业监管。全面梳理掌握全市健身气功人员、组织基本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储备与合理使用。有序组织健身气功比赛、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选拔推荐优秀团队、人员参加全国比赛、培训,积极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强化资源整合与开发,加大新媒体技术应用,指导爱好者科学习练健身气功,加大健身气功宣传推广力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