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欲往灵泉寺,必先小南海。这是因为灵泉寺远在宝山山涧,远离尘嚣,自助包车前往必先乘乡村中巴到达善应镇才能再做计较。而乡村中巴的终点站,沿洹河步行过十几米,崖边即是善应小南海石窟。
| 小南海石窟 东窟外立面 |
| 小南海石窟 东窟 |
| 小南海石窟 东窟 |
| 小南海石窟 东窟 |
| 小南海石窟 东窟 |
| 小南海石窟 东窟 |
小南海石窟临洹水而居,面前便是烟波浩渺的小南海水库。石窟先仅存三窟,其中中窟不仅是小南海诸窟,更是灵泉寺诸窟中最为精美的一窟,百看不厌。综合资料,将三窟概况简述下:
东窟位于中窟以东50米处的洹水北岸崖上,窟残损严重。报告显示其进深和面阔均为1.29米,高1.6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积为1.66平方米。正面中间雕琢释迦佛1尊,左右刻二胁侍菩萨,两侧壁各雕3尊菩萨。 窟外西侧壁面上, 镌刻一组由佛、弟子、建筑物及菩提树等组成的石刻浮雕图案。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稠禅师供养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北齐刻经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中窟,坐北向南, 窟前原有木构建筑, 现已损毁殆尽。然窟保存较好, 雕刻尤为精美, 为小南海三窟中的杰作。据河南省考古所的调查测绘数据显示, 中窟进深1.34米,面阔1.19米,高1.78米。平面呈方形,面积约1.6平方米。 窟门额饰形象生动的二青龙,间有火焰宝珠,下为两只金翅鸟。门洞两旁对称地刻有天王浮雕,威武雄壮。窟门额上镌“方法师镂石板经记”云:
大齐天保元年,灵山寺僧方法师、故云阳公子林等,率诸邑人,刊此窟,髣像真容。至六年,“国师大德”稠禅师重茔修成。相好斯备,方欲刊记金言,光流末季。但运感将移。暨乾明元年,岁次庚辰,于云门寺,奄从迁化,众等仰惟先师,依准观洁,遂镂石板经传之。
从上述石刻题记和经文可知此石窟是灵山寺的方法师, 在北齐天保元年为著名高僧稠禅师开凿的。其后依次刻华严经偈赞和大涅槃经圣行品。 《华严偈赞》云:
“卢舍那佛慧无寻,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室,最故此地最吉祥”
据此推测正壁主尊当为卢舍那佛,本尊左侧浮雕僧稠供养像和榜题,左右坛基上各造一佛二菩萨圆雕立像,均立于覆莲座上,佛与菩萨之间浮雕刻有弟子像。两壁主尊风蚀严重,似着褒衣博带佛衣,胸前带结不清。东壁本尊上方线刻坐佛及众沙门,题“弥勒为众说法”,两壁主尊上方线刻树木、高山、莲台等,榜题“九品往生” 。此窟摩崖题刻石板经,乃标准的北齐书体,苍劲浑重,委婉秀丽,书法价值极高。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中窟 |
| 小南海石窟 西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