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行善之人,福报自来;作恶之人,总是自食恶果。
从古至今,这惊人的宇宙因果轮回,时刻提醒着人们:
你怎么对待别人,命运就怎么对待你。
《道德经》有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有道的人什么也不保留,他越是帮助别人,自己越能够富有;越去给予别人,自己反而得到的越多。
在他还是一个小店伙计的时候,他常帮着东家去债主家催债。
有一天,讨债的路上碰上大雨,他看见不远处的陌生人没有带伞被大雨淋湿,于是他跑上去给那人撑伞。
后来,他常常会在下雨的时候帮一些人没带伞的人打伞。时间一长,整条街的人都认识他了。
有时候,他忘记带伞也不担心,因为会有很多帮助过他的人给他打伞。
胡雪岩把“为别人撑起一把伞”的助人品格用在生意场上,无论他从事哪个行业,都会有人帮忙,客户也出奇的多。
他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总是为别人着想,竭尽全力地帮助别人。
狭路相逢,让对方先行了,自己也行走得通畅;为别人搬开绊脚石,也是在为自己铺路。
只有发自内心的善良,懂得先人后己,你收获的可能是翻倍的。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道德经》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做人,择善而行,就是在结善缘。
书画大家苏轼一生交友满天下,虽然仕途坎坷,但他待人不计较,让他活得更超脱自在。
苏轼是同僚,他们交情深厚,经常有书信往来。
有一天,苏轼的一个同僚,韩宗儒因为想吃肉但又囊中羞涩,于是拿着苏轼的回信换肉吃。
苏轼偶然得知后,不仅没有生气地去找韩宗儒讨回肉钱,而是一笑置之。
后来,苏轼被迫害,流放至黄州管制。
初到此地,苏轼的心情非常苦闷,不少朋友怕被牵连与他断绝联系,惟有韩宗儒还经常写信安慰他。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
不指责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相反,一遇到别人犯错,总要指责一通,最后甚至会闹的不可开交,不欢而散。
只有懂得计较不如宽宥,你才会发现,这个世界如同一面巨大的回音壁,你善待别人,这个世界就会对你温柔以待。
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层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互相搭桥;层次越低的人,越见不得别人好。
一代思想家梁启超在病重时,徐志摩作为他的得意门生,哪怕身处在外也会每隔三天就写信,问候梁启超的病情。
当梁启超去世后,徐志摩更是尽全力为老师出版遗稿,而奔波劳碌。
徐志摩如此对待梁启超,是为了回馈梁启超对他当年的提携之恩。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交往便是相互帮忙,彼此成就。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这一生,谁敢说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所以,当你心里装着别人,为别人留一个位置,别人自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门;你为别人搭的桥,可能是你为自己通往成功铺的路。
清代奇书《幽梦影》中有言:“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岩而成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