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接英雄回家! ·  昨天  
终极较量  ·  中方代表:十分失望,不可接受! ·  3 天前  
半月谈  ·  上班睡觉1小时被开除?法院这样判…… ·  4 天前  
瞭望智库  ·  33年乘风破浪 格力电器续写制造荣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这个群体数百万,或许就是改变中国“三农”的希望!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1-20 17:19

正文

编者按:


  改革开放数十年来,无数人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奔波不息,有多年打工的农民工,有通过读书成功“跳出农门”的大学生,也有来自农村的经商者、企业家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正停下脚步,重新扎根农村。


  他们就是“城归”,一个越来越大的群体。所谓“城归”,有学者解释为从农村出去打工、经商的农民,或者从农村走出去的读书人、退役士兵等,经过一二十年,少的也有几年在城市打拼的经历,积累了经验,获得技术和资金,如今又重新回归乡村生产生活。国务院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450万,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下乡创业创新。


  数百万“城归”群体的出现,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时代现象。在城镇化浪潮不可阻挡的今天,“城归”回乡的初衷各有不同,如为了叶落归根、照顾老人和子女、改变家乡面貌、产业转移、就业选择等等,但他们从城市回到农村,并非逆时代潮流而动,相反,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昭示着农村的未来。经济学家厉以宁称之为升级版的人口红利,改变中国“三农”的希望,可能就寄托在他们身上。

“田保姆”凌继河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种田好手凌继河走上经商之路,从开食品店,到销售建材,再到手机省级总代理,生意越做越大,但他心中的种粮梦从未消失过。

2009年,在外经商20多年的凌继河毅然返回家乡种田。在家人的不解和村民的怀疑中,他一步一个脚印,现在已经是一家流转土地1.9万亩、托管土地3.1万余亩的现代农企掌门人。



  凌继河是江西南昌市安义县人,他创办的江西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在安义县鼎湖镇。


  “初中毕业后,我受公社委派到海南学习水稻育种技术。两年的学习让我这一生和水稻结下不解之缘。”56岁的凌继河两鬓微白,回想起当年的育种经历,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1983年分田到户后,凌继河成为家里种田的主力,海南的学习经历让他对种子非常在意,种子好才有好收成,他家稻田的产量一直是全村最高的。后来,他到安义县城开食品店,生意非常好,但他放不下家里的稻田,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到西安经营建材生意,才真正告别种田。


  从销售建材到销售手机,凌继河的生意越做越大,但种粮梦一直藏在心中。随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安义务农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日趋严重,新世纪的头十年,出现了农田抛荒现象。


  “有个村庄有360亩水田,只有不到一半在种植。”凌继河说,每次回家看望父母,看到农田被撂荒,心里就不是滋味,“我们这一辈的庄稼人对田地是看得很重的”。


  不忍心看到良田被撂荒的农民情怀,以及对现代农业迎来战略机遇期的商业敏感,让凌继河决定返乡二次创业。


  “这么有钱的人怎么会种田?肯定是为了套国家补贴,套到钱后就拍拍屁股走人呗。”


  不仅村民这样怀疑,家人也不理解。在凌继河努力劝说村民把田流转给他时,他爱人却做反面工作,到处说老凌种不好田。凌继河准备了几十万元土地流转资金,一分钱也发不下去。


  那时鼎湖镇年土地流转金每亩最高仅170元,凌继河提高到200元,而且好坏都要,并承诺保持土地肥力。他的真诚打动了村民,第一年流转了4900亩。目前,他的公司已经成为集水稻种植、收割、烘干,大米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企,他也成为全国有名的种粮大户。


  近年来,凌继河每年都拿出上百万元给种粮能手发放年终奖,以一种抢人眼球的方式彰显了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和无穷魅力。和凌继河同村的刘高美获得的奖金最多,但凌继河当初聘请刘高美来公司种田,却费了一番周折。刘高美做事勤快、不怕吃苦,一个人种了27亩地,一年下来能挣3万多元。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给自己当老板,自由自在,小日子过得很滋润,何必给别人打工”。



  这样的种粮能手怎么能放过,凌继河下定决心要把刘高美请到公司来。


  “你把地流转给我,到我公司上班,我保证你收入翻一番,年收入6万元以上。”


  “真的能挣那么多?那我去你公司干。”


  第一年,刘高美就得到13.6万元的超产年终奖,加上工资和土地流转金,年收入近20万元。5年来,他从公司获得的总收入超过152万元,年均超过30万元。


  “开始我不愿意来公司,现在用棍子赶我都不走。”刘高美憨笑着说,没想到帮人种田能挣这么多。


  公司要保持长远发展,就要和员工共享发展成果,也要给村民带来收益。长期在外经商,凌继河积累下丰富的管理经验。他把1.9万亩土地分给16个生产队管理,每个生产队确定一个基本产量,这些种粮能手平时每月领取工资,到年底则根据超额完成的产量领取奖金。2015年公司发放超产奖228万元,加上工资,每对员工夫妻年收入至少超过13万元。


  凌继河还通过水稻种植、机械服务、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为周边地区农民提供土地托管服务,带动3300多户农民增收。


  凌继河这个“田保姆”的贴心服务受到其他种粮大户的欢迎。李凤员种了200多亩田,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以前自己去买种子、农药、化肥,价格没有多少优惠。“我比较了一下,还是托管划算!”


  安义县鼎湖镇人大主席杨沂钟说,农民眼见为实,凌继河的托管服务,让农民看到种植三五十亩地也能获得比较体面的收入,种田积极性自然会大大提高。


  凌继河说,这种模式不仅破解了“谁来种田”难题,还推广了良种,规范化肥和农药的施放,可以保障食品安全。

民办教师陈俭平创业记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勾勒出大别山黑白分明的线条,犹如一幅水墨画。山脚下,德龙玩具厂正热火朝天地生产。

位于河南信阳市新县的这间小厂,一头连着山区的留守妇女,一头连着欧美国家的超市;一头连着深圳的研发基地,一头连着老区的工厂生产线。陈俭平,是这家有400多工人的厂子的老板。



  1997年盛夏,日复一日的贫困就像午间烈日般灼热难熬。新县陈店乡32岁的农村小学民办教师陈俭平毅然下定决心——南下打工。此时,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天5块钱工资已负担不起家中四张口的生计。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出远门,要去哪里也不清楚,只记得一句忠告:“谁能挤上南下的火车,谁就能找到工作。”在汉口火车站,陈俭平被巨大的人流裹挟着,双脚离地卷进车厢。“上了火车,脚还是一直不能着地,到了广东后出现水肿,一个星期后才能行走。”


  来到东莞,陈俭平沿着大路找工厂。饿了啃几口杂粮饼,夜晚就睡在大桥洞下。最终他在一家灯泡厂找到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每天打扫厂房和厕所。尽管工资每月200元,但倍加珍惜的他,每天早上8点开始上班,一直干到凌晨两点多才下班。认真到近乎疯狂的他,使整个车间的卫生状况焕然一新。一个星期后老板注意到他,破例将他提拔为一条生产线的负责人。


  陈俭平说:“那个时候,我就是千万个农民工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粒沙。”


  对很多农民工来说,流水线意味着打工的起点,也意味着打工的结束。但陈俭平却靠着吃苦耐劳、勤学认真,摆脱了流水线,也改变了命运。4年半后,他已经当上总经理,能够熟练管理1200人的工厂,调度发往世界各个港口的货物,每月能领到8000多元工资,这是他在农村时每月收入的50多倍。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向老板提出辞职。


  “是工资少了?”老板有些诧异道,“没关系,不满意还可以再加。”


  “我不能再打工了。”陈俭平平静中流露着坚定,“我很感激老板,让我看到这个世界无限的机会。但你是我第一个打工的老板,也是最后一个老板。”


  辞职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干什么。陈俭平说,他每天站在天桥上看熙熙攘攘的人忙些什么,站在超市里看人们买些什么,站在批发市场看人们需要些什么……“足足看了3个月,最终决定,做塑料玩具!”陈俭平说,认准了行业后他便开始买书,去工厂学习,干劲儿十足地做准备。


  2001年3月4日,只有他和妻子两个员工的东莞光源塑胶玩具厂挂牌。第一单生意是给一家大厂代工生产玩具娃娃身上的一个小零件。为了保证质量,甚至在塑料上留下的指纹他都用酒精擦拭干净。第一个单子两麻袋零件挣了10元钱。


  但凭借质优价廉,单子越做越多,工厂越来越大。经过10多年发展,工厂渐渐有了七八百名员工,也有了自己的设计团队、翻译。



  在河南信阳市人社局,设有一个名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办公室”的机构。其设立之初,目的是为了服务占全市近1/4人口的200多万名农民工。然而近年来,这个办公室的业务开始有点“名不符实”了——他们近一半的精力开始投到服务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身上。


  “以前是琢磨着怎么把人往外送,更好地就业;如今考虑的是怎么把人吸引回来,在家创业。”信阳市人社局副局长陈廷森说,信阳发动干部找到在外成功人士,通过亲自拜访招商、召开联谊会等形式,打足“感情牌”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


  陈俭平正是回乡创业群体中的一员,他收到来自家乡干部的盛情邀请。


  2013年,陈俭平开始紧锣密鼓地实施工厂的主体搬迁。新创办的德龙玩具厂就设在老家新县,主要负责制造,而研发和市场总部还在深圳。“2014年建厂,2015年研发,目前吸纳当地留守妇女400人就业。订单增长速度比想象的要快。”陈俭平说,预计下一年产值将达到2.5亿元,用工1500人。玩具销往美国、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


  “家乡还有很多人依然贫困,能回去尽一些力,也是实现人生另一种价值。”陈俭平说。


  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是新时期亿万农民的“三农梦”。每一个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都像一粒会发光的种子,散发着自己微弱又长久的光芒,将广阔农村一角的“三农梦”点亮。陈俭平说,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种子越聚越多,“三农梦”一定会被点亮实现!

怀揣“种子梦想”的季核亮

1971年出生在天津北辰区的季核亮,从小就和父母一起种菜。1989年,他考上天津农学院,成为当时村里凤毛麟角的大学生。

  在蔬菜育种专业学习4年后,他被分配到天津市蔬菜研究所,成为事业单位一名正式人员。



  在蔬菜研究所,围绕蔬菜育种,季核亮从科研到销售全都干过,几年后当上了科技开发中心主任。在外人看来,他的生活稳定而有前途。然而谁也没想到,2002年他决定辞职。


  “正是因为我喜欢蔬菜育种,所以想把它干得更好,但体制内有很多束缚,思前想后,我决定单干。”季核亮告诉半月谈记者,他一直思念着家乡——天津北辰区西堤头镇季庄子村,也想把出门在外13年学到的东西用上。


  放弃公家事不干又回到老家,村民们都不理解季核亮的想法。季核亮说,乡亲们的担忧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干脆把户口迁回村里,创立天津市耕耘种业有限公司。建育种大棚需要资金,他就把全部积蓄拿出来,家里只能靠妻子打零工维持生计。


  一开始,季核亮就没黑没明地干,育种、跑基地、搞科研,制作种子包装,每天早晨起来胳膊腿酸疼。凭着这股子劲儿,创业伊始的公司取得不错业绩。可2003年,一场大雪几乎压垮了他。


  “当时我在哈尔滨出差,接到电话,5个大棚全被雪压塌,10多万元一夜间都没了,新研发的种子也浪费了,当时万念俱灰。”季核亮说,后来临时腾出两个大棚,这才把星星之火保存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试验,2004年,季核亮研制的西芹新品种——“艾菲尔”打响育种头炮。接下来的几年,他又相继成功繁育了40多个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新品种蔬菜,还销往越南等十几个国家,带动全区上千个农户亩均增收千元以上。


  为了扩大制种规模,季核亮积极探索公司与合作社联盟方式,组织本镇300多户农民,成立了良种繁育合作社,实现订单农业,帮助农民降低种植风险。他说,只有形成全产业链共同发展,才能为乡亲们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

“疯子”高士云


  当高士云背着行李,带着老婆孩子回到老家——山西神池县戎家梁村时,所有人都说,他疯了!父母流着泪劝他:“好不容易考出去了,为啥还要回这个穷村子?”



  6年前,高士云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后,在陕西咸阳市中心医院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妻子也和他在同一家医院,日子过得轻松惬意。那段时间,旁人问及儿子时,他父母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一次回乡的经历让他在城市里坐不住了。


  “2013年冬天,那年正月里大雪纷飞。我回村后,看到家乡道路破烂不堪,房屋残损,人烟稀少……”高士云的内心一阵刺痛。想到父母已年迈需要照顾,看着村里发展滞后,再加上现在的工作虽然稳定,但缺少挑战性,于是,高士云做出一个“疯狂”的举动:辞职返乡创业。


  回乡后,高士云每天游走在村里的各个山坡,观察农业结构及地质情况。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他发现戎家梁村荒地很多,野草横生,牧坡宽广,水资源丰富,且高山草甸的地表构造正是发展畜牧最好的资源。此外,他又走访了临近几个畜牧业发达的地区,认定在村里发展畜牧业大有可为。


  就这样,他贷款30万元,在自家20.8亩土地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引进优种母牛后,新的难题产生了:因资金有限,他拿不出钱雇用放牛人员。高士云心一狠,决心自己来干。于是,他拿起牛鞭,背起挎包,赶着一群牛走进山里,风吹雨淋、骄阳暴晒,他都咬牙坚持着。


  经过3年的脱皮掉肉,终于看到一点成绩:2014年,他流转土地228亩,创办神池县丰润家庭农场,当年被山西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15年,实现了年出栏优质肉羊600余只的目标。2016年,他又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了神池绿逸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养殖优种肉牛30余头,种植牧草30亩,带动了10多户村民实现了就业。


  高士云说,他打算用新理念打造“种养+”新型生态农业,带动全村所有贫困户,乃至周边村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要在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下,把戎家梁村打造成全县一流的现代农牧业新型农村,真正让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


  “城归”群体已被国家寄予厚望。2016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对于促进“城归”在农村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能和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推动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农业现代化,是解决农村出现的“三留守”、“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他们可以把现代的技术、生活方式以及经营理念导入农村,提高农业的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可以催生农村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平等交换。可以说,在“城归”群体的推动下,传统的“三农”领域有望发生巨变。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

记者:沈洋 甘泉 李鲲 王菲菲


监制:孙爱东

编辑:孔德明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