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创造力的工作实为不易,无论在身体、精神及情感上,均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一个有创意的人,
你要关心呵护自己,悉心守护你的创造力
,不论在从事创作的时候,还是在生活的其他方面。
茱莉亚·卡梅伦的《艺术家之路:通往更高创造力的灵魂通道》,其中有一个观点我认为对创意工作者至关重要,那就是——
装满你的创意源泉
。
艺术家们必须学会如何自我丰盈与滋养,必须提醒自己,随着创意源泉的逐渐消耗,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其慢慢补充,重新装满。
艺术家们通过关注与留心周围事物,做到这一点。卡梅伦建议作家们每天记日记,以及做一项她称之为“艺术家之约”的练习——这些看似琐屑无聊的活动,实际上能够激发你的想象力。卡梅伦这样写道:
神清气朗的头脑,怡悦情操的能力——与生俱来,它们帮助你集中注意力于某项事物。
集中注意力是将事物联系到一起的行为。
这也恰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感到一股创作的冲动,为什么我们生而为人,又为什么会聚集到一起,东制西造。因为,我们与世界相联结,我们生活在此时此刻。卡梅伦还补充道:
人们常常认为,富有创造力的生活,根植于幻想中。但事实却令人们较难接受:
创造力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特别是那些清晰明确、细察入微的事物,或某些具体而特定的想象。
在我们丢掉了模糊的自我、含混的自我价值与不确定的生命情态时,我们开始站立在一个特定的时刻。彼时彼刻,我们与具有创造力的自我沟通相连。
在歌曲《不断前行》中,人物唱到印象派画家乔治·瑟拉:
请张开我的双眼,告诉我如何去观察这个世界。留心每一棵树,领会每一束光,专注于此时此刻。
这便是艺术家的角色与责任。
艺术家不仅一定要自己观察生活,他还必须使他的读者、观众,抑或听众,停下脚步,以新鲜的方式看待生活。
作家亨利·米勒曾写道:
在观察的同时,逐渐培养对生活的兴趣——对形形色色的人,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对文学,对音乐保持雅致的兴趣——世界是如此丰富,就让自己的心纯纯粹粹、简简单单地和这些富饶的宝藏、美丽的心灵、有趣的人,一起悸动,一起跳跃。
而且,呵护你的创造力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那么一本正经地制定一套方案,冷冰冰地执行。有时,无声而胜有声,你不需要刻意做任何事情。或许深长地凝视太空,去一个景色美不胜收的地方,或许给你的孩子、宠物或者同伴一个紧紧的拥抱。冯内古特曾在一个访谈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