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精是明确的人类致癌物,喝酒有益健康是胡扯,适量饮酒也只是“危害不那么明显”。
2、白酒中的“有益成分”微不足道,远远抵消不了酒精的危害。
3、围绕产品的科学研究不应成为忽悠消费者的工具,高校和行业组织不应成为企业的枪手。
最近中国白酒行业出了一件大事,董酒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
江南大学在中国白酒中发现了很多有益健康的物质,其中包括一种叫做地衣素的“非挥发性脂肽”。
它具有抗癌、抗病毒、抗炎症、抗氧化等功效,而董酒的含量最高。
董酒方面声称,由于地衣素以及其他52种萜烯类化合物的存在,所以董酒具有了健康保健功效。
一时间“白酒抗癌”的特大喜讯传遍大街小巷,连那些死于酗酒和酒精性肝硬化的人的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
真是这样吗?
首先,地衣素是不是有神奇的保健功效尚在两可之间。
关键是检出这个成分,是否意味着白酒就能有这个功效呢?
答案是否定的。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而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有目共睹,酒精本身就是公认的人类致癌物。
专家说白酒里面有2000种成分,要继续深入研究。我要泼点冷水,就算酒精之外的其他1999种成分都对健康有利,酒精的危害也足以掩盖它们的光环。
董酒还搬出了业界的百岁泰斗秦含章先生现身说法,因为他一直喝酒,却活了一百多,可以证明喝酒也很健康。
可是从全国上亿酒友中筛选出个把百岁老人能证明啥呢?
张学良将军也活了一百多,你能证明抽烟有益健康吗?
已经有足够多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饮酒不利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算,全球每死亡25人就有1人与饮酒有关。
(喝酒说不定真能降低癌症发病率,因为,死得早呀!)
为了给“白酒抗癌”打call,董酒的公关稿竟然还强行蹭上了2016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该研究由日本科学家主持,在酵母菌里发现“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而细胞自噬是机体清除代谢残渣的重要机制。
然后,董酒的公关稿笔锋一歪,因为酿酒需要用到酵母,所以诺奖证明白酒抗癌。
酵母里面发现细胞自噬机制,和酵母发酵产生的白酒具有抗癌功能,这之间起码差了好几个银河系的距离好吗!
这种神逻辑让我惊掉了下巴,很好奇将来哪天研究肠道菌群的得了诺贝尔奖,他们会怎么写?
江南大学前身是无锡轻工学院,是中国食品发酵行业的“黄埔军校”,与酒业的渊源颇深,因此副校长亲自为董酒站台并不意外。
围绕产品的科学研究无可厚非,但不应该明目张胆的帮企业去忽悠消费者。
说白了,做白酒的,你去说文化、说传承、说风味独特、说我就好这一口,这都没问题,连X大大都说了要重振中华传统文化呢。
但非要证明白酒是健康的,你这是跟自己有多大仇啊?
=================
顺便,今天是中国记者日,我知道订阅者当中有不少媒体人,在此衷心祝你们节日快乐。
别刷朋友圈啦,赶紧加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