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器械之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深圳汉诺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完成了上市辅导备案,拟在A股IPO,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资料显示,汉诺医疗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围绕急危重症体外生命支持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自主研发了国产首台套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迈瑞医疗关联公司深圳迈瑞股权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是该公司股东。
当前,我国在急危重症体外生命支持医疗器械领域长期面临进口垄断的局面,
而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急危重症领域最高级的生命支持技术,
因其技术壁垒极高、研发周期长、涉及环节广、学科多、资源投入大,
长期以来无一家国内公司能够全面掌握各项关键技术。
汉诺医疗依托一整套血流动力学、有无源结合高端器械的底层技术,
突破体外泵血技术、体外氧合技术、长效抗凝血涂层的工艺及配方、体外人工心脏以及体外人工肺脏的复杂精密加工技术,
研制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首套国产体外膜肺氧合ECMO系统,实现“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汉诺医疗Lifemotion®ECMO系统的获批,已经验证了汉诺医疗团队打造极高技术壁垒体外生命支持设备及耗材的能力。
汉诺医疗表示,
未来将以体外心肺支持为起点,依托体外循环平台技术能力,横向围绕更优效ECMO设备及耗材、全方位器官衰竭支持等领域持续开发产品,
纵向沿上游核心技术、中游产品、下游医疗服务持续拓展产业链深度。在体外循环和生命支持这个领域创下自己的一片天地。
“创新型的体外生命支持三类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是国家大力发展支持的领域,也是我们一直努力想填补的产业链空白”,
汉诺医疗董事长刘洋表示,“
虽然研发周期长、难度极高、成功率低,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持续且漫长的攻坚战,但我们一直在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我们依托心肺等多器官体外循环支持的核心技术,
正努力研发多款高价值三类医疗器械,目前进展比较顺利。继续做到强链补链,打造产业生态,
致力于助力国家在‘高精尖’三类高风险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领域推动全面国产化创新。”
2023年1月,国家药监局
应急批准深圳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体外心肺支持辅助设备、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套包注册申请,二者配合使用,
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心肺功能衰竭、其他治疗方法难以控制并有可预见的病情持续恶化或死亡风险的成人患者。
据悉,
作为国产首个ECMO设备和耗材套包,上述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其中,
体外心肺支持辅助设备由主机、泵驱动装置、紧急泵驱动装置、备用电池、流量气泡传感器等组成。
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套包由膜式氧合器及动静脉管路组件(含离心泵泵头),预充管路组件,配件包组件和氧气管路组成。
ECMO产品作为常规治疗无效的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挽救性治疗设备,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明确的治疗措施,
国产产品的上市对于满足临床急需,保障新冠疫情重症患者治疗,确保疫情防控“保健康、防重症”目标落实,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7月,汉诺医疗宣布,
其单离心泵泵头和单膜式氧合器两个ECMO核心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至此,汉诺医疗在ECMO产品领域获得累计4张国产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在体外生命支持领域,
包含有源与无源的核心ECMO产品线最齐全的国产企业。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主要用于对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长时间的体外心肺支持,辅助呼吸与血液循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被认为是心肺衰竭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ECMO系统主要由动力泵、氧合器、控制系统,耗材及辅助设备等组成,
临床上常将可抛弃部分组成套包,不可抛弃部分绑定存放,并设计为可移动,提高应急能力。
ECMO示意图
ECMO系统最核心的部件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到替代肺和心脏的作用。
其中,
动力泵是形成动力驱使血液向管道的一方流动,类似心脏的功能。临床上动力泵主要有滚轴泵、离心泵两种类型。
其中滚轴泵不易移动,管理困难。而离心泵(最常见)安装移动方便,血液破坏小且在合理的负压范围内有抽吸作用,可解决某些原因造成的低流量问题。
ECMO曾因在2020年疫情期间拯救了大量的危重新冠患者,由此名声大噪,被誉为“救命神器”。
能救命、有奇效、异常昂贵,这是ECMO的常见标签。一台ECMO的价格通常在10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根据此前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的采购公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ECMO采购的中标金额为250万元/台。除了设备的采购成本外,ECMO在运行过程中还需要消耗昂贵的辅助耗材,
业内称“ECMO一响,黄金万两”。
业内人士介绍称,目前内地市场主流的国际进口ECMO品牌,价格高昂。
“一套ECMO设备耗材套包均价5万元,每天治疗费约1-2万元,患者使用ECMO的治疗时间在1-2周,平均花费高达20万元。”
来自QY Research的数据显示,预计2016年至2022年,
ECMO复合年增长率为2.50%,到2022年全球ECMO销售收入将增长至2.93亿美元
;而Grand View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显示,
2018年全球ECMO市场规模为2.68亿美元,
2018至2026年预计以4.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8亿美元。
然而,
ECMO作为急救重症领域的最先进技术,
由于行业进入门槛高,全球仅有少数企业在该领域进行布局。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全球ECMO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核心原材料均处于被欧美国家垄断状态。
全球市场被迈柯唯、美敦力、索林三大品牌长期垄断;
而在国内,
德国迈柯唯占据60%至80%的市场份额。
2021
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编制的《“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指出:
要为医疗设施配备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移动CT、传染病隔离转移装置等医学设备。
至此,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ECMO系统的创新研发获得举国支持。
近年来,
除汉诺医疗外,微创医疗、航天长峰、赛腾医疗等企业均在这一赛道进行了布局,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
其中,
汉诺医疗的首台套ECMO整机系统以及配套专机专用的一次性套包自上市以来,
临床应用推进速度超预期,
完成数百例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当前已经启动全球商业化布局,推进国产ECMO走向海外。
目前,汉诺医疗在ECMO产品领域已获得累计4张国产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在体外生命支持领域,包含有源与无源的核心ECMO产品线最齐全的国产企业,这也标志着我国全自主研制ECMO设备取进一步突破;如今汉诺医疗也蓄势待发,将在资本市场进一步突破。那么汉诺医疗是否及何时能够在A股上市呢?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