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casa)微信公众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极简视觉风格重返纸醉金迷时代,音乐剧《芝加哥 ...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舞台丨昆曲《世说新语·访戴》:每一幕都是一幅画卷 ·  5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关注丨科技赋能提升体验,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 ·  6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中国首部越剧地方性法规,越剧发源地立法 ... ·  1 周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陈畅:沉浸、间离与认知——论当代沉浸式戏剧的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木偶皮影艺术的当代发展”国际研讨会暨2024年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公众号  · 美术  · 2024-11-06 10:00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2024年9月21日,由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承办的“木偶皮影艺术的当代发展”国际研讨会暨2024年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戏剧学院召开。此次研讨会不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木偶皮影艺术研究者和实践者,还汇聚了众多对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怀有深厚兴趣的青年学者。论坛以木偶皮影艺术的当代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木偶皮影的艺术内涵,探索其在当代的发展路径,通过专场报告、学术研讨等形式,共同探讨木偶皮影艺术的历史演变,梳理其发展脉络,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以此发扬木偶皮影艺术的当代活力。



此次研讨会由主题发言、专家论坛和青年学者论坛三个部分、四个会场组成。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围绕木偶与皮影艺术的多个层面和领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讨论内容涵盖了对木偶与皮影艺术历史渊源的回顾与深入挖掘,也涉及了对当前状况的深刻分析与反思。同时,专家学者们不仅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还探讨了具体的传承与创新策略,并分享了实践经验。


主题发言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杨扬担任主题发言主持人


主题发言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杨扬主持,杨扬介绍了这次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会议,得到上海市教卫人才基金支持,汇集了木偶皮影艺术的实践者和研究者,重点探讨木偶皮影艺术的历史与美学价值,以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嘉宾包括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波兰肯特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山大学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讨论议题涉及影子剧场、木偶戏、皮影戏等的创作、历史、艺术特色及其当代传承与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合会副主席蒂托·洛雷菲斯


主题发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合会副主席蒂托·洛雷菲斯(Tito Lorefice)在探讨当代皮影戏创作时,强调了影子的多重功能及其作为叙事工具的独特性。他指出,皮影戏的创作需要打破传统戏剧的线性框架,综合考虑影子、演员、道具、投影设备和动画技巧的互动与平衡。他认为提问是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深入提问和多线程的创作思维,能够推动艺术创新和更具表现力的皮影戏作品诞生。


▲沙迦酋长国四分之一世纪戏剧与表演艺术中心负责人阿德南·赛鲁穆


沙迦酋长国四分之一世纪戏剧与表演艺术中心负责人阿德南·赛鲁穆(Adnan Saloum)介绍了阿拉伯国家木偶艺术的发展,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并重点提到了埃及、叙利亚和突尼斯三国的官方木偶机构。他还介绍了他所在的四分之一世纪戏剧与表演艺术中心,专注于培养6-31岁的年轻人学习戏剧和木偶表演,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国际合作推动木偶艺术的发展。他展示了用阿联酋棕榈树叶制作的木偶,并强调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波兰肯特大学戏剧系教授保罗·阿兰


波兰肯特大学戏剧系教授保罗·阿兰(Paul Allain)讲述了,波兰木偶剧经历了从教堂圣诞场景演变为富有民族和宗教特色的户外表演,并受到像塔德乌什·康托尔(Tadeusz Kantor)和斯坦尼斯瓦夫·维特凯维奇(Stanislaw Witkiewicz)等先锋艺术家的深刻影响。这些艺术家通过将传统民间艺术与实验性戏剧元素结合,模糊了现实与虚构、生物与非生物的界限,为波兰木偶剧注入了独特的创新活力。


▲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


国内专家方面,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的发言围绕明代文人笔下的傀儡戏展开,重点讨论了明代杂剧《真傀儡》和《冷眼》中的傀儡戏表现。他强调傀儡戏不仅是表演形式,更是一种对人生的隐喻——人生如傀儡,受到无形力量的操控,身不由己。这两出戏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傀儡戏表现人受到牵制、受限的状态,揭示了社会中的无奈与无常。康保成结合自己对木偶戏的观察,提倡戏剧形式的大胆创新,强调木偶戏应当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通过创新表达其本质上的“玩”的特性。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麻国钧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麻国钧总结了中国皮影戏的十大艺术特色,称为“十翼”,包括皮影戏作为光影结合的艺术、线条雕刻的精妙、虚实交错的视觉效果、巧拙并存的设计风格,以及以小影人演绎宏大故事等特点。同时,他还指出理论总结对其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呼吁在保持传统特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叶明生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叶明生探讨了中国传统木偶戏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保护问题。通过分析木偶戏的历史渊源、文化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衰退,特别关注湖南怀化、福建寿宁和诏安等地的典型戏种,强调了木偶戏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并呼吁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确保其在城乡社会结构变化中得以延续。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章抗美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章抗美探讨了当代物体戏剧与人偶同台在傀儡戏中的创新表现。他指出,物体戏剧(Object theatre)这一概念涵盖了从日常物品到自然和特制物体,展现了其广泛性,而木偶、傀儡和面具也都属于物体戏剧范畴。在人偶同台的讨论中,分析了三方角色(人类演员扮演的剧中人、傀儡操控人、傀儡)之间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狮子王》、《武松打虎》、《战马》和《或者你可以吻我》等实例,展示了“三合一”、“二合一”、“三分开”以及复调式的多线三方关系,强调这些形式中差异化互动所带来的独特审美效果。最后,提出了关于人偶同台的三个关键问题:其一,演员在同时塑造多个角色时需要保持内心与身体动作的差异化,以差异化的互动,增强表演张力;其二,傀儡操控者不仅是技术操控,还应通过与剧情的互动避免干扰观众的注意力;其三,借助《战马》中的原初叙事(Ur-Narrative)概念,探讨了通过细腻的操控(如呼吸的微动)赋予傀儡生命感,强调傀儡应表现为本体论式的独立存在,而非简单的人类伪装。



专家论坛(一)


专家论坛(一)分为上下半场,采用了专家发言与评议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探讨了当代木偶皮影艺术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挑战与机遇。专家们通过交流分享,不仅回顾了传统艺术的历史与现状,还提出了未来发展路径的创新思路,强调了融合现代科技与跨界合作的重要性,以推动木偶皮影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上半场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伟担任专家论坛上半场主持人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胡万峰


上半场,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胡万峰在演讲中探讨了偶剧导演在创作过程中“偶然与必然”之间的对话。他指出,必然性确保故事的连贯性,而偶然性为剧情带来变化和真实感。他强调偶剧中的物质形态与角色表达的契合性,通过实验性创作发现偶剧的独特魅力。导演通过不同材质、光影和操控方式,使偶剧角色在现实与虚构之间游离,展现出复杂的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胡万峰还提到了皮影戏对当代偶剧创新的启发,尤其是在光影技术与三维偶结合上的潜力。


厦门大学副教授王晓红的演讲介绍了福建木偶戏在传承与创新中面临的编剧人才短缺问题。她介绍了厦门大学通过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开展了木偶戏编剧人才培养,内容包括理论、田野调查和创作实践,邀请多位专家授课。她强调木偶戏的传承与创新依赖编导人才的培养,吸引年轻人参与是关键,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未来仍需在表导合一上进一步努力。


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黄迎的发言介绍了正在制作中的戏曲动画木偶电影《墙头记传奇》。这部电影融合了戏曲、动漫、木偶和电影四种艺术形式,在改编过程中既保留了戏曲经典的唱段,又通过电影独特的视觉语言增强了表现力。黄迎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镜头设计、时空结构以及木偶操控呈现角色和情感,强调了人偶一体的创新手法。


▲陕西师范大学讲师陈佳宁


陕西师范大学讲师陈佳宁探讨了宋代戏房(后台)形成与傀儡戏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戏房的形成受到傀儡戏幕前幕后表演形式的影响。此外,戏房的名称与傀儡戏中的“后棚”一致,进一步印证了二者的关联。她推测,傀儡戏中的“肉傀儡”作为假人与真人表演的媒介,促进了傀儡戏形式对宋代戏剧舞台的影响,最终催生了戏房的出现。


上海师范大学讲师王伟通过《紫荆关》剧本,探讨了皮影戏的历史叙述与民间想象。他指出剧本中的人物性格分裂、不近人情和篡改史实等特征,反映了民间观众的审美和对历史的理想化。王伟认为,这揭示了皮影戏与大众心理的契合,并提示现代戏曲创作应更多关注普通观众的审美需求。


最后,评议人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结合各位发言人的探讨,分享了他对木偶和皮影戏的感想,指出这类戏剧正从大众文化变为小众文化。通过对皮影戏的调查,康保成感受到传统偶戏的濒危现状。他强调,偶戏要生存,必须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不能完全依赖传统演法,否则容易失去观众。要重视戏剧改革,既要守正创新,又要更新技术手段,同时注意保存传统形式。此外,戏剧创作中编剧人才紧缺,好的剧本和导演是成功的关键。偶戏的未来需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下半场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教授吕丹担任专家论坛下半场主持人


▲泉州市木偶剧团名誉团长王景贤


下半场,泉州市木偶剧团名誉团长王景贤在发言中分享了对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发展的感想,指出该领域目前面临三大短板:第一,编导人才匮乏,许多剧团缺少对本剧种深入理解的编剧和导演;第二,熟悉本剧种音乐的作曲和编辑人才稀缺,导致剧团在音乐方面出现同质化和抄袭现象;第三,理论建设滞后,缺少系统的偶戏理论支持和学术研究。他强调,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动木偶皮影艺术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赵群在发言中分享了她在木偶表演教学中的经验,结合自己京剧表演的背景,强调了戏曲与木偶表演之间的联系。他指出,许多戏曲动作源自木偶表演,例如“欲前先后,欲左先右”这类动作规律。同时,他还强调了脚步在表演中的重要性,并建议木偶表演者可以借鉴戏曲中的脚步、云手和念白来提升人物塑造的精准性,以及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戏曲的声音韵律与动作节奏,以增强表演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同济大学副教授陈书焕通过普维斯的作品探讨了偶动画的文化“表演性”及其理论意义,并结合动画理论和戏剧表演理论,分析偶动画在当代艺术中的独特性和跨文化表现。她认为,偶动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为艺术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价值和启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张倩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张倩探讨了傀儡戏中演员和傀儡的关系演变。她分析了傀儡从“物”到“角色”的转变,指出演员不仅是操纵者,还通过与傀儡互动扮演角色。随着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普及,演员的角色从幕后走到台前,身份发生了转变。张倩认为,傀儡戏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探索人偶结合的新表现方式,以赋予傀儡艺术新的价值。


郑州师范学院教师李菁钰的发言聚焦于河南民间木偶戏的历史演变及现状,涵盖豫东、豫西、豫北、豫南和豫中五大区域的布袋、杖头、提线木偶等形式。她指出,尽管河南木偶戏历史悠久,但如今许多剧种面临传承困境,研究资源稀缺。她呼吁加强对河南民间木偶戏的关注,推动其保护与传承。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讲师康石佳分享了台湾布袋戏的演变与创新,特别是其在现代经济压力下的变化。他指出,虽然布袋戏的技术、造型等外观元素变得更加时髦和美形化,但其核心——口白诗——仍然是布袋戏的灵魂和不可替代的部分。布袋戏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推崇个性化角色形象,同时加强文化与商业结合,通过销售周边产品和推广中华文化来获取经济效益。尽管表面上有许多变化,但布袋戏的本质仍保持传统。


最后,章抗美教授对论坛六篇论文评议指出,各篇论文各有侧重,展示了两岸文化的深厚联系和共通之处,并赞赏了李菁钰老师关于河南傀儡戏调查的扎实基础,张倩老师的逻辑分析,以及赵群教授的深厚功底和教学艺术的卓越表现以及王团长对于傀儡艺术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陈书焕老师对欧美及东亚傀儡艺术的介绍具有启发性。此外,章抗美提到最近带领学生讨论的一本关于傀儡和物体艺术的书籍《劳特利奇:傀儡和物体艺术导论》,强调了傀儡艺术在当代的泛化趋势,并指出新旧事物的优劣不在于新颖,而在于其质量是否优异,只有真正优秀的东西才能持久。



专家论坛(二)


专家论坛(二)亦分为上下半场进行,此论坛以国外专家学者的发言为主,展示了当代国际木偶皮影艺术的发展现状与创新成果。这些发言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中,如何通过创新手段推动木偶皮影艺术的传承与现代化,给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借鉴。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教授殷无为担任专家论坛主持人



上半场


俄罗斯国立表演艺术学院首席教授阿梅拉·武契诺维奇


上半场,俄罗斯国立表演艺术学院首席教授阿梅拉·武契诺维奇(Amela Vucenovic)的演讲探讨了皮影戏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艺术,通过光影技巧和多彩透明木偶的运用,来扩展戏剧表现。她分析了中国与印尼皮影技艺的差异,介绍了分阶段教学的训练方法,并分享了中国传统皮影《蝶恋花》在俄罗斯的教学应用。她强调,这种艺术形式有助于培养表演者的技巧和想象力,同时促进跨文化交流,未来计划在塞尔维亚进一步推广这一技艺。


来自韩国的亚洲儿童青少年艺术节与戏剧联盟会长方智暎及秘书长金宣铃介绍了ASSITEJ(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和ATYA(亚洲儿童青少年艺术节与戏剧联盟)在推动儿童青少年戏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韩国本部自1982年以来对木偶剧和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新。她回顾了韩国儿童青少年戏剧的历史演变,强调木偶剧在这一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并展望未来通过国际合作和艺术创新,使韩国的儿童青少年戏剧更加繁荣。


韩国木偶协会副理事长蔡正奎介绍了韩国木偶剧的广泛应用和国际化发展,尽管缺乏专业教育机构,但通过木偶剧节、跨界合作和国际交流,木偶剧在艺术和社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期待2025年UNIMA世界木偶剧节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洪世键


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洪世键介绍了泉州提线木偶戏通过文旅融合和市场开发的成功经验,依靠持续推广、亲民票价和人性化服务,吸引大量观众,实现高额收入和自我发展。他强调这种模式让传统木偶戏焕发新生,为古老艺术融入现代社会提供了范例。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胡红一分享了他对木偶艺术的逐步深入理解,从最初的轻视到发现木偶可以表达普通戏剧难以实现的梦境、平行世界等复杂主题。胡红一提到在创作中坚持使用木偶和皮影,而非影像技术,不仅节省了成本,还保留了传统艺术的质朴和高贵,并强调木偶艺术永远年轻,能不断滋养戏剧创作。


国家级非遗项目华县皮影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薛宏权强调皮影艺术的传承需通过创新来焕发生机,而非仅止于保护。他主张结合现代元素吸引年轻人,如用皮影演绎迈克尔·杰克逊,引发广泛关注。他认为创新是最有生命力的传承方式,并呼吁同行共同探索木偶皮影的发展方向。


下半场


线上会议,法国视觉戏剧大师菲利普·真缇剧团的制作人埃里克·德·萨里亚


下半场为线上会议,来自法国视觉戏剧大师菲利普·真缇(Philipe Genty)剧团的制作人埃里克·德·萨里亚(Eric De Sarria),介绍了法国视觉戏剧大师菲利普·真缇的创作历程和艺术理念,强调他通过舞蹈、木偶、道具和灯光等多种元素的融合,打破传统戏剧的语言限制,创造了超越现实的梦幻世界。菲利普·真缇的作品以无意识戏剧为核心,揭示人类内在的矛盾,并通过全球巡演广泛传播,深刻影响了现代戏剧和舞蹈的发展。


欧洲著名戏剧演员奥尔莫·伊达尔戈(CV Olmo Hidalgo)通过形体戏剧背景进入木偶戏领域,尽管缺乏正式培训,但通过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强调木偶表演不仅依赖技术,更需要艺人赋予木偶生命的信念与灵感。在教学中,他主张“循序渐进”和“少即是多”,注重精准、简洁和专注,强调身体与空间的关系,这些构成了他对木偶戏“之内”和“之间”两个层次的深刻思考。


美国著名木偶艺术家巴特·罗科伯顿(Bart. P. Roccoberton)通过50年的职业生涯,将木偶艺术拓展到舞蹈、音乐、医学、教育等领域,超越了传统木偶剧院的限制。他强调美国木偶艺术的多元文化背景,并培养学生在不同场景中运用木偶技巧以适应市场需求。他的目标是推动木偶艺术在更广泛的表演和学术领域中发展。


马来亚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悦扬探讨了槟城破浪布袋戏剧团如何通过融合现代元素、创新表演形式,打破传统布袋戏的局限,适应当代舞台需求。她分析了剧团在跨文化背景下的创新尝试,结合田野调查展示了布袋戏如何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传承与发展。


香港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科主任陈姗姗分享了如何将中国皮影戏与STEAM教育结合,既传承文化又推动创新。通过皮影制作和剧本编写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化认同感。这种跨学科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增强了跨文化理解,同时为传统艺术在现代教育中提供了新模式。



青年学者论坛


青年学者论坛,同样分为上下半场,发言人主要来自各大院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展示了他们对木偶与皮影艺术领域的深入研究与独特见解。这些青年学者不仅从历史、技术和美学等多个维度展开探讨,还通过创新的视角关注传统与现代木偶皮影艺术的融合与发展。论坛中,学者们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未来木偶皮影艺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和路径,充分体现了青年一代在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上半场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易杰担任青年学者论坛主持人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姝媛的发言探讨了皮影戏中“大巴掌”这一符号的多重意义,并介绍了“大巴掌”的外形和功能,指出其既具娱乐性又有神圣性。通过分析其多变性和在表演中的灵活使用,她强调“大巴掌”作为“空符号”,可以在不同语境中承载多种意义,并在信仰、表演和仪式空间中起到连接作用,展示了艺人的创造性与风格。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孟威探讨了当代木偶剧场中的“出场符号”,通过《坝上的鼓手》和《布莱希特的鬼魂》两个案例,分析了木偶与操偶师、演员之间的复杂互动。她指出,木偶不仅是表演工具,更是出场符号,反映了演员与角色的分离及剧场中的权力关系,同时揭示了现代剧场对身体与身份的深层探索。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陈韬名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陈韬名聚焦于漳州“北派”布袋木偶戏的声腔音乐演变,分析其从南管、潮调、北管到京剧、歌仔戏的历史变化,主要原因是观众需求和剧目发展。他指出,当前的漳州布袋戏声腔更多采用歌仔戏音乐,并建议未来应保持多元声腔发展,灵活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培养相关人才。


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吴锦蓉的发言概述了台湾布袋戏偶脸部造型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过程,分析了其背后反映的审美演变。随着布袋戏的发展,偶头造型经历了从程式化向拟真化、多元化的转变,尤其在电视和流行文化的影响下,造型风格更加丰富多样。这种变化反映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创新与融合,展现了布袋戏在当代发展的广阔潜力。


在最后的点评中,评议人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麻国钧指出,王姝媛提到的皮影戏中的“大巴掌”角色类似于戏曲中的丑角,具有特殊地位,甚至能在后台自由活动。尽管是丑行角色,它在皮影戏中非常重要,民间传说也强调了“大巴掌”的地位,如在演出结束后总是最后放置,象征其重要性。这也反映出皮影戏和戏曲之间可能的相互影响。


评议人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叶明生分享了对其他几篇论文的个人见解,认为孟威的论文讨论了西方剧场的理论,但应更多结合中国文化,关注现实中的启示。对于陈韬名的研究,叶明生肯定了漳州布袋戏声腔的历史演变,并指出剧种音乐的不固定性值得深入探讨。最后,叶明生基于吴锦蓉的台湾布袋戏偶研究提到了市场化、商业化对艺术造型的影响,并建议吴锦蓉在总结时要慎重,要回归传统艺术的价值。


下半场


下半场,英国肯特大学博士研究生耿芸解析了菲利普·真缇剧团在视觉戏剧中的创新性贡献。她介绍了剧团通过梦境、潜意识等元素,结合傀儡和演员的表演,创造出独特的戏剧形式,并分享了自己在真缇工作坊的学习经历,强调了其创作方法对培养表演者创造力的重要性。让缇的艺术实践为视觉戏剧和傀儡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创新思路和影响。


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宋牧原探讨了19世纪韦伯木偶剧团两次来上海演出的历史背景及影响。通过分析报纸报道和演出特征,宋牧原展示了剧团如何通过媒体宣传,制造真假争议来提升影响力,并对中西木偶戏交流和上海戏剧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刘洋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刘洋探索了偶戏与喜剧结合的方式,主要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为例,强调选择合适的主题,如“旅行”和“成长”,利用偶戏的童趣和语言笑料来增强喜剧效果。他指出,通过多样的偶形设计和人偶互动形式,可以打破传统限制,吸引更多观众,推动偶戏的创新与传播。


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楠的发言则探讨皮影艺术的传承困境,并提出通过视觉设计推动发展的思路。她分析了皮影戏作为物质主体的程式化特点,指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问题,并建议通过强化视觉吸引力来吸引观众关注皮影,从而扩展这类艺术在国际化和跨界领域的发展潜力。


在下半场的点评中,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麻国钧首先提到了关于“藏与漏”的问题,认为这是戏剧创作中常见的现象,如傩戏、皮影戏中也存在这一特征,并通过刘洋的论文展开,讨论了喜剧和木偶戏中的幽默与趣味元素,举例说明了木偶戏中的趣味性,并提到日本的文乐作为木偶艺术的一种形式,其名称和表现方式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此外,麻国钧还提到傀儡戏的历史渊源,认为傀儡戏源于古代墓葬文化,代表了文明进步,并建议将“木偶戏”改回“傀儡戏”,以体现其历史厚重感。最后,麻国钧讨论了戏剧表演中操偶师的可见性,认为在特定场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公开亮相可能更好地展示文化传承。



通过这次参会,我作为一名青年学者,对当代木偶皮影艺术的多样性和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实践感到由衷的欣喜,尤其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和学者致力于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表演形式相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然而,我也深感忧虑,许多古老的木偶艺术形式,尤其是一些深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技艺,正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逐渐走向没落甚至濒临消失。这些艺术不仅仅是表演形式,它们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类情感。


在新时代,我们肩负着双重责任:一方面要保护这些古老艺术的核心精髓,确保其不被遗忘或扭曲;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让它们与现代观众和社会产生共鸣。可以借助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电影、视觉艺术等多种手段,将传统木偶皮影艺术融入现代叙事和表达中,使其具有当代意义和吸引力。同时,通过跨文化合作、国际交流和教育推广,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到这些艺术的价值,并激发他们去探索和创造。唯有如此,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才能在保持文化本源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变化而继续繁荣发展。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作者:贾增鹏(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在读博士)

图片:秦钟

责编:张丽佳



各专委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各省市舞美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