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记忆承载3
记忆承载的第三个号,像说相声一样说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专家访谈汇总:智能硬件乘DeepSeek之风 ·  2 天前  
单号码查入口  ·  价格猛涨,逼近一克870元!这家大行宣布下调 ·  3 天前  
单号码查入口  ·  价格猛涨,逼近一克870元!这家大行宣布下调 ·  3 天前  
饕餮海投资  ·  持续上涨后,保持谨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记忆承载3

越是聪明的人,往往越是发现不了自己傻,这叫灯下黑

记忆承载3  · 公众号  ·  · 2024-11-12 12:2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聪明是否是一种诅咒,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观察指出,过于聪明可能会限制交流范围和世俗发展,并带来一系列挑战和隐患。文章强调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聪明人需要重视生活中的智慧而非仅仅依赖智商优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聪明是一种诅咒,因为它限制了交流范围和世俗发展。

作者通过自身经历说明聪明人的诅咒,提到聪明人背负的诅咒导致他们难以理解普通人的思考方式和进度,从而限制了交流范围和世俗发展。

关键观点2: 聪明人需要重视生活中的智慧。

作者强调生活中的智慧很重要,通过卖鱼的例子说明了经验的重要性,并指出聪明人需要重视那些看似无厘头的地方,以避免在未来遇到挑战和隐患。

关键观点3: 聪明人需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变化。

作者提到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聪明人面临的诅咒被进一步放大,他们需要适应时代变化,重新定位自己,避免因为过于自信而忽视新的挑战。


正文

我们接着上午的话题 ,有读者赞叹, 他要干嘛,他能干嘛,他想干嘛 ,是一种智慧。

来问我,这种智慧是怎么产生的。

你想错了,这不是智慧,这是生活经验。

我们连续给普通人写了好几期,我们给聪明的读者也写一期。

聪明是一种诅咒。

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但是我花了好多年,才破解。

在我从小到大认识的那些聪明人里面,我基本上就是守门员。

守门员的意思是说,在聪明人里面,我是最笨的,但我依然属于聪明人这个群体。

我小时候有些聪明的朋友,是真聪明,拿个竞赛金牌易如反掌。就是说某些领域,全国第一,世界第一,人家都是轻易能抵达的。

这个我是真羡慕。

但只是小时候羡慕,越大,我发现,越聪明,背负的诅咒越多。

这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我们把理解一个东西,看作进度条的话,100%,这就是理解了。

大多数人是1%,2%,这样一点点过去,逐步抵达100%。

我是10%,20%,这样过去的,他们是直接100%,就抵达了。

所以有时候你发现和一个比自己聪明很多的人对话,对方的思维是跳跃性的。

你不理解他怎么就结束了,正如他也不理解,你到底卡哪儿了?

他的步长跟你不一样,他一步等于你100步,以至于走两步,就彼此找不到了,他也找不到你,你也找不到他。

他想回来寻你也做不到,他一步是100步呀,他找不到1%这个进度条到底在哪儿的。

这就是聪明人的诅咒, 极大地限制了你的交流范围,限制了你的世俗发展。

你看着他很聪明,但背着这种 诅咒,很多东西都理解不了,他是一步到位理解了100%,问题是,他这辈子都理解不了什么叫1%,2%。

这就是为什么,我小的时候,反而更受某些年长的,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教师的青睐。

因为我相对蠢一些。

他们作为特教,过了大半辈子,教过的天才也不是一个两个,见过的弟子进入社会后的人生困境也不是一次两次。

他们已经发现了,聪明是一种诅咒。

你相对笨,换个角度,也就是说,你身上的诅咒相对轻。

相对轻就有机会摆脱它。

于是我打小就经常因为跳跃而被骂,每次我抬手10%,老师就骂,你给我退回去,从1%开始。

不要像黄蓉那样,黄蓉学拳,看一遍学会了,不要,我不要你这么快。

你给我照着郭靖同学的进度来,只有照着他的进度来,你才能理解他。

因为将来有一天,等你做事的事情,你带的人,不是你,是郭靖,你的客户,也不是你,是郭靖。

你要是不能懂他,你就等于什么也做不了。

对于更聪明的同学,老师反而放弃了。

因为没办法,他真的是生而知之者,我小时候见过个别数学天才,那么复杂的题,他脑子里直接冒答案。

那你让老师还怎么教?没法教了,这就是诅咒。

我幸好够笨,于是还有救。

但这种诅咒,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破除,它几乎伴随你终身。

我们过去讲,好父兄,好老师,好长官,人生三大幸。

就是说,总有人在你成长的路程中提点你。

我工作中,每每遇到的长官,也像小时候的老师一样,反复提醒我同一个问题。

我以前在甲方的时候,我的大领导,业内领袖级的大BOSS,就跟我讲,你有没有发现,天才往往做不成大事。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因为不够贵重。

古代传位,讲究个人品贵重,什么叫贵重?

你看那个红木,千年的紫檀,百年的酸枝,它生长得慢,所以密度才大呀。

生长快的,那是速生木材。

聪明,跳跃,从10%直接跳到20%,往往是什么? 是给未来埋下了一堆隐患。

他这套逻辑对不对?

非常对。

你看日本战国时期,织田信长是怎么统一的?

一个国一个国打,一个城一个城打,他要干嘛?他要彻底打断你内部的组织链接。

他要把你的武士团,就地解散,集体下岗,重新竞聘,然后安插在自己手下。

这样每打下一块地,都是彻底征服过的。

他唯一可惜的是自家的谱代家臣太少,外人太多,以至于有明智光秀之患。

德川家康就更稳妥,他控制的那些土地,不仅是打下来的,而且牢牢把握在自家谱代家臣手里,绝对听话。

丰臣秀吉,是最取巧的,于是最快。

他用了一堆的外交手段,让人家保留原来的封地,原来的家臣团,只是名义上向他臣服,快速统一了日本。

但实际上呢?

实际上埋的遍地是雷。因为那块地上还是过去那个大名,他只是名义上听了你的。

聪明人如果不去下笨功夫,你就等于像丰臣秀吉一样,始终用你的聪明,在那里硬压着。

表面看,都是你的,实际都是雷。

所以我说这是诅咒,如影随形,你生来带着外挂,要忍着不用,每时每刻都是人性的挑战。

明明有翅膀,却非得像唐僧似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十万八千里。

可是你不走,那些1%,2%的进度条,你永远都不会经历。

那你又怎么可能懂什么,他要干嘛,他能干嘛,他想干嘛呢?

翅膀是老天给你的,生来有就有,没有也就没有了。

但是脚下丈量的土地,是你今生的体验,你的脚不接触那块地,你永远感受不到大地的温度。

你看那些卖鱼的,跟你说,鱼拿回家,要放到煮开的水里去养,杀菌。

你说,好的,他还不忘嘱咐一句,水烧开后,要晾凉了再放鱼哦。

你很惊讶,这不废话么?谁会把鱼放进开水里。

不要惊讶,他既然嘱咐,就说明有客户这么做过,而且事后还来投诉,说他的方法养死了鱼。

卖鱼的最后的这句废话,就是生活的智慧。

没有生活,没有遇到类似的客户,他总结不出这些经验的。

不要小看这些经验,这事关生存,很宝贵。

他要不是个卖鱼的,他要是个卖耗子药的,没有这种经验,没有在袋子上写明不可食用,不可放在老人小孩可以接触到的地方,是要摊上官司的。

聪明人往往挂就挂在这些无厘头的地方。

这还只是几千年来的既往经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降临,聪明人面对的诅咒,被进一步放大了。

这就是我那天第一部分讲的,我2017年终于想明白的那件事。

全世界的精英都在快速分裂,知识分子,白领们,这些相对聪明的人,面对的冲击,甚至还大于几百年前砸机器的工人们。

我们每个人都要重新站队伍。

在这个过程中,你曾经的长板,可能恰恰是未来的人生中,你最大的弱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