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歆艺被「嘲」了。
(一)
因为产后身材恢复得不够好,被暗指形象管理不到位。
“二姐”的个性直接,就直接发微博了——为何要取笑一个哺乳期的妈妈来博取流量呢?
没有整觉睡,所以略显憔悴。
不能节食减肥,所以身材不是最佳状态。
没有出去工作,所以穿得居家生活朴素。
这就被「嘲」了。
张歆艺很委屈,觉得没有受到尊重,能理解她的人也理解这份委屈,难道还要一边哺乳一边貌美如花才合格吗?
认同这样的人也缺乏一定程度的同理心吧。
养孩子本来就是琐碎的事情,像一种深度的置换,牺牲一些已有,交换一些得到,才符合世界的能量守恒。
之于女明星,最显眼的置换可能就是身材、容貌和工作机会。
而这,跟所谓女明星要遵循的「身材管理」,并非一码事吧。
身材管理,是指在工作状态下对个人形象的全方位把控。
比如舒淇曾觉得对于女艺人来说,“胖,就是犯罪。
”
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是,食物在自己手下暖洋洋地去锅里咕噜着,经历过这个烹饪的过程甚至不用吃,就饱了。
哪怕在录真人秀《中餐厅》的时候,大家一日三餐,舒淇只喝一点红酒。
尽管听起来苛刻,但与其被全世界品评双下巴和蝴蝶臂,自己闭嘴更好一些。
于是虽然张歆艺在微博里表达了不满,但评论是依然是自我督促的口吻,“等我断了奶,一定尽快瘦回来参加工作。
”
“带娃工作两不误!
”
越是斗志昂扬、虎虎生风,越是让人感觉当代女性面对生育压力的解决方式只剩一种,那就是迎难而上。
(二)
大S曾在《康熙来了》里说过小S,就因为你每次产后身材都恢复得又好又快又轻松,大家才会认为那种状态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以为女人生个孩子身材依然是自然而然。
其实生育后的恢复哪里简单,那么擅长身材管理的大S,产后也几乎是与减重对抗。
一胎产前体重重到150斤,她站到体重秤上的时候简直要昏了。
当然,在她的意志力下,变瘦的目标仍然可以达成,只是过程痛苦。
大S在社交平台上贴出过自己的减肥食谱。
不吃晚餐,早餐吃一罐无糖酸奶和半颗火龙果,午餐是两片肉片和2小碗烫青菜,每天还有固定的运动课程。
日常生活里这样的食谱已经很难坚持,更别说孕后的女性在照顾孩子的同时还有很大的精神压力。
比如伴侣对身材的关注,会影响到她的情绪。
在综艺节目里大S曾透露,只因为有一次汪小菲离家前问她,“今天上秤了没?
”她就在那个星期内瘦掉了十公斤,使用的就是上边这份食谱。
是啊,美容大王的执行力仍然在,她还是那匹除了女儿谁都不能奈她何的狼,但在妈妈这个身份里她该获得的理解与尊重,真的与付出成正比吗?
甚至关于「身材走样」的报道从她还没真正怀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孕前的焦虑是「被全世界预测怀孕了其实还没」,孕后是「但凡有一点肚子都是怀了老二」,否定了就剩最单纯的选项,「身材走样,面庞发胖。
」
在这样的社会舆论环境里,女明星的「生存」非常艰难。
女性对女明星苛刻,到头来就会变成对自己苛刻。
(三)
当妈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日剧《坡道上的家》里采用一种矛盾激化的方式把一个妈妈的“爱与恨”展示得具象而深刻。
应付不了哭闹不止的孩子,会产生对自我的怀疑,也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恨意。
孤零零的“丧偶式”教育里,反而丈夫却更加理直气壮地指责妻子对孩子的照顾不周。
公公和婆婆的隔代教育,又容易在教育理念里产生分歧。
当妈妈一定有很多快乐和幸福的时刻,但这些细小而微妙的伤痕,一道一道地增加又被掩盖。
故事被列为“反婚反育”的典型,因为它探讨了太多婚姻里无法去深想的问题,一深想就无法装聋作哑了,但到头寻求一个具备普世性的方法,又真的太难了。
女性需要对女性群体更有同理心,因为女性最知道彼此的困境。
网络语境里的严苛,最终都会反映在自己身上。
从「妻子」变成「母亲」的过程中,最需要来自伴侣的尊重与认知。
对于父母辈来说,珍爱孙子孙女的时候,也珍爱一下曾是女孩的「母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