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好哇,朋友们!
上个月底,朋友来我们新家开暖房派对。
大家吃到兴起时,一个朋友无意中说了句:
“怎么不开电视呢?没点电视背景音都没家的感觉。”
我愣了一下,突然意识到:我好像已经很久没有看电视了。
在人人都被内卷裹挟的当下,「电视」好像渐渐在一部分都市男女的人生中隐形了。
曾经我们年少时期半夜都要偷偷爬起来开电视看完大结局,
现在它却逐渐成为了客厅的一个摆件,甚至不曾出现在这个家中。
今天我问了身边的朋友3个问题,关于电视,关于回忆,也关于我们的人生。
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回忆碎片。
@分分钟
大概是从离开家之后,我好像就没有再怎么看过电视。
不看电视的这些年,我买了电脑,买了投影仪,买了平板,
好像电视的作用在我人生中意义不大了。
我不再需要它,时间和空间变得更加碎片化。
看上去生活好像被填的满满当当,但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前不久回家,妈妈把菜摆上桌之后,就急慌慌地打开电视,说要接着看她最近在追的《周生如故》。
那一瞬间我好像看到了小时候到点就打开电视机,唯恐错过剧集推送的我。
现在想想,我现在的生活缺少的是那种大家一起围坐在电视机旁的热闹感觉。
我越长大,离家却越来越远。
@正在输入中
电视我每天都在看呀。
说起来,我真的是算是比较幸运的那群人!
毕业之后呢,别人都说自己合租了,没有客厅自由了。
龟缩在自己小小的房间里吃吃外卖,几乎和室友不打交道,更别说一起看电视了。
但是我毕业之后,和三四个朋友一起整租了一套房子。
每个人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但又有一起玩耍的公共领域,别提多开心了。
吃饭时间一到,七七八八一摆也是满满登登一桌。
接着就到了电视节目选择困难时间。
朋友A说想看新西游记综艺,
朋友B说要看最新上线的电影,
有时候饭都要凉了,人俩还没争出来到底要看哪个来下饭。
剧没找好,饭都吃不香。
但我挺喜欢大家一起吵吵闹闹看电视的氛围,这才有家的感觉嘛。
@罗拉快跑
有人跟我一样吗?
青春期简直是电视机重度中毒患者。
每年暑假按我妈的话说,你就差抱着电视睡觉了。
宫锁心玉刚开播那会,湖南台每天只播两三集,为了不错过晴川和阿哥们的情感动态,哪怕爸妈都睡了,我自己还跑到客厅静音悄摸的看。
有次我妈出来上厕所,发现黑漆漆的客厅有个人窝在沙发上脸发蓝,给她吓了一大跳,最后发现是凌晨偷摸看电视的我,给我一顿好骂。
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觉得那段痴迷电视的日子真好。
有故事可看,有梦可做。
仙剑奇侠传的侠义,金庸的江湖梦,大耳朵图图的可爱,巴啦啦小魔仙的奇幻世界,让一个尚未涉世的小女孩第一次见识到声色影像的世界能量有多么大。
@赛博手表
我小时候基本上不怎么看电视,
那会我就是个活脱脱的“电竞小子”。
我游戏狂热爱好者的萌芽估计从那会就开始冒头了。
家里最多的不是电影光盘,而是我东拼西凑借来的游戏光碟。
什么马里奥,魂斗罗,我都不知道玩过几百回了。
别人压岁钱都忙活着买手枪玩具呀,呲花呀,我就全都攒起来买新的游戏手柄。
小时候挨打最多的原因,就是我玩游戏太上瘾,忘记写作业。
我爸那是给我一顿抽啊,想起来屁股就发麻。
你要说电视给我带来什么启蒙,那就是反侦察能力。
在爸妈进屋之前,迅速察觉到他们的到来,并还原现场,这点90年代的我是最拿手。
@波浪线
你别说,还真想不起来了。
疫情之后,我就很少再去影院看电影了。
但在电视上看电影的机会也没有增多。
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的工作性质导致我老加班。
刚开始沉浸进去,手机就响了。
你不回吧,心里就一直想着这个事。
你回吧,再抬起头剧情看不懂了。
手机即使静音了,也会时不时地想去看看它有没有新消息。
一来二去地,电影的观感完全被割裂了。
后来慢慢地,我也就不怎么完整地看过一部电影了。
@mulan
上一部在电视上看完的电影是《哈利波特2》,就在上星期。
跟电影院比起来,其实我更喜欢拉起窗帘,在家里的电视上看电影。
一个是因为我比较爱看老电影,电影院没有。
另一个是因为我真的很爱在看电影的时候跟人讨论剧情。
但你要是在电影院,前后座直接投诉了。
但是在家看电影就没那么多限制了,我可以躺着,也可以趴着,可以边吃饭边看,可以看的时候没道德地给朋友剧透,也可以一起义愤填膺的骂剧里的人物。
像我上周和男友一起在电视上看哈利波特的时候,我全程一直在给他安利哈利和少爷的cp,直接化身行走的人形磕糖机。
这不就是最幸福的生活吗?爱看的电影在电视上播放,爱的人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吐槽剧情。
电影里的男女主甜蜜相爱剧情,此刻正在你人生中播放着。
看完上面所有人的回答之后,我其实蛮感慨的。
工作之后我也是好久没有再看电视,更别提在电视上看完一部完整的电影。
比起电影院来,在家里看电影,时间成本更少,舒适度更高,但就连这样一件提高幸福度的小事,我都很少抽出时间去做了。
这次搬到新家之后,我和室友窝在沙发上,久违地打开了电视看完了一部爱情电影。
两个人哭得东倒西歪的,但观影结束之后,我俩头靠在一起,感叹了一句:这才有家的归属感了。
客厅不再是冷冰冰的空间,我们身处同一空间,因为同一部影片共情落泪,家的窝心感和归属感就在此时冒出来了。
忍不住告诉你们,其实上周我还去参加了一次特别的客厅观影活动。
为什么说它特别呢?一是因为我们这次客厅观影是和知名演员惠英红一起,二是这次的
华为智慧屏
V 75 S
uper客厅观
影活动
完全刷新了我此前对电视观影的认知。
去到现场前,我期待值已经被拉满了。忍不住期待惠英红真人是不是比电视上还要优雅,华为智慧屏观影体验感到底有多细腻多棒,现场氛围感又是如何......
当然百闻不如一见,去到活动现场之后,现场氛围比我想象地还要温馨,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椅,硕大的华为智慧屏,身处其中,我差点忘记这是一场观影活动,以为错来到谁家的客厅。
这次我们和惠英红一起观看的电影是纪录片《天工苏作》,是由华为智慧屏携手天工苏作特别呈现,它是一部苏州非遗纪录电影,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视角,讲述了这些手艺的前世今生,以及传承人和手艺之间发生的温情故事。观影的过程中,我一度沉浸在这些手艺人的故事中,宋锦的细腻秀美,船点传承人的祖孙情,这个时代罕见的真诚和坚持都一点点打动了我。
在观影结束后的分享中,惠英红说现场的氛围和影片里温情的故事,让她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一群邻居伙伴来家里围坐一团,共同看一部影片,那种热闹和温馨,让她记忆犹新。
听她说完这段话,我共鸣感很强,虽然我们家小时候并没有一群邻居看电视看电影,但是周六日最快活的时刻就是和爸妈挤在一起看电影。我们一块选好碟片,有时是周星驰,有时是徐克。拉好窗帘,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看影片,沉浸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江湖幻梦里。
也就是这个时候,爸爸会跟我讲起他的武侠梦,妈妈会露出平时罕见的柔情望着他,在那一刻我们一家因为一部影片心与心的距离不断拉近,我才得以窥见父母平日里不常见的模样。
在惠英红分享的过程中,我渐渐产生一种神奇的感觉,就在此刻,我们身处同一空间,她好像不再只是优雅美丽的影后,而是和我有共同爱好共同习惯的邻家姐姐。从她诉说的关于在家里看电影的故事中,我脑海里勾勒出一个假期里窝在沙发中观看影片恢复元气的女性,她也会有褪去光鲜的疲惫时刻,她也会有因为微小幸福而开心的实感。
我还要和你们分享的一点是,这场观影活动温情与专业并存。温情是指惠英红窝心的分享,专业指的是产品专家在现场耐心且深入浅出的讲解。
画质就是在我们观影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了,在《天工苏作》的播放中,其实我也有注意到,宋锦图案、色彩以及美食的展现都非常逼真饱和,仿佛近在眼前,华为智慧屏的画质也着实让我惊艳了一把。听了产品专家的讲解,我第一次了解到峰值亮度、对比度对画质的影响。华为智慧屏有3000nits的峰值亮度,能给到用户更真实的光感体验。
还使用了superMiniLED驱动的显示技术,
75吋的屏幕下放置了高达
46080
颗
MiniLED芯片,拥有2880个物理分区,
它带来的超精密控光的显示效果,黑得更深邃,亮得更通透,做到了现在电视的极致。
这次影像级别的观影体验,除了见识到了栩栩如生的画质,我和惠英红在现场产生了同样「余音绕梁」的感觉,听了产品专家的介绍之后,才了解到他们在设计华为智慧屏 V 75 Super音响系统时,每一个声道都做了专门的考虑。
影片中的钟声能够这么真实,也得益于帝瓦雷影院声场的环绕声和天空声道。因为用心和专业,才能让我们更加声临其境。
像惠英红在现场讲的那样“一台好的智慧屏是家庭氛围的营造者。”它不仅是可以让你看到栩栩如生的画面,更重要的是大家回到家中后放下手机,打开电视,看个电影,一起聊一聊今天的生活,收获小小的满足和幸福。这就是中国人最温馨自然表达感情的方式。
当每个人沉浸在影片里,分享同一个故事,听到相同的声音,同一屋檐下的亲情,就拥有了相同的喜怒哀乐。家的意义,在此刻被放大、被看到、被听到、被感受到。
其实不止是在北京,华为智慧屏 V 75 Super客厅观影活动在四川、广州、云南等多个地区都有举办,地域虽不同,但温馨高质量的体验大家都亲身体验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