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课
杜骏飞老师的课外辅导,一千零一次人文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AI+医疗:给AI发检查单,AI就能给出详细 ... ·  昨天  
舰大官人  ·  -20250207065657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杜课

讨论课:要对外卖员说谢谢吗?(杜课793期)

杜课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9-01-28 23:25

正文

全文共 1857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目录

1、事件背景

2、相关评论


“要对外卖员说谢谢吗?”近日社交媒体上就这一问题产生了争论。


争论的起因是,某外卖平台对12万骑手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骑手对用户的期望中,“收餐时能说声谢谢”位列第八位。热门转发里有网友认为,“我说谢谢是我有礼貌有教养,但你作为服务业人员没有资格要求我说谢谢,谢谢!”另一部分网友反驳,“谢谢”是基本的礼貌,不用争议。


贾小凡在“新京报传媒研究”上撰文:《“要不要谢谢外卖员”能吵成这样,才是最大的问题》(链接)。他认为,这场争论的悖论在于,即便以平等的买卖关系来界定服务行业的双方,任何人对得到他人感谢的期待不存在有无“资格”之说。所以,“要对外卖员说谢谢吗”的争论本就存在发人深省的问题。


那么, 为何这一礼貌行为未能为社会成员一致承认呢?当人们激烈争论是否要给快递员“谢谢”时,他们是在争论什么?


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明天,我也会给出我的评论。



一、事件背景:要对外卖员说谢谢吗?



近日,某外卖平台公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骑手们获得了食客们的3亿好评、2.5亿感谢。


其中,8100万份订单叮嘱小哥“注意安全”,6000万份订单宽慰小哥“不用着急”,4000万份订单嘱咐小哥“雨大慢点骑”,2200万份订单叮嘱小哥“天冷注意保暖”。


同时,一位ID为“阑夕”的微博网友发文称,2018年某外卖平台的骑手们,最想对客户们说的三句话是:


及时接电话。

把收餐地址写对。

收餐时说声谢谢。



其中“收餐时说声谢谢”引起广大网友热议,#该不该跟外卖员说谢谢#的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


有网友认为自己是付费购买服务,与快递员两者是平等的交易关系,没必要表示感谢。


也有网友表示,不希望被“要求”,被道德绑架。 还有网友认为,要视情况而定。


但很快有人发现,微博上对美团问卷“得票最高的三句话”的引用是错误的。



美团研究院的报告原文显示,美团骑手对用户诉求的前三位实际上是:高峰期超时希望得到理解、恶劣天气多给予理解和关心、收餐地址写正确。而“收餐时说声谢谢”仅仅排在倒数第二位(最后一位是“其他”,仅占2%)。


也就是说,这场争论本身即是建立在错误的信息源基础上。



二、相关评论


1



在微博上的这次群体论战中,我们无法忽视的一点是,那些外卖员们和以往无数的劳动者一样,再一次在与他们相关的大新闻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成为舞台之外的“他者”。作为城市运转的重要一环,他们是个庞大的群体,我们每天都与他们擦身而过,从他们手中接过食物;他们也是被折叠的城市隐藏的群体,在地下室和城中村才能有一方栖息之地;他们又是沉默的群体,在劳动保障的缺位和资本步步紧逼之下逃无可逃,只能压低劳动力的出卖价格换来一份紧张繁忙的工作。



外卖送餐员也是劳动者,和作为外卖消费者的城市白领一样,他们理应得到劳动法的保护。只是在即时配送这样一个新兴行业里,在这样“创新”的用工模式前,没有一家外卖平台会良心发现、自愿按照雇佣劳动关系来给付报酬。一个个宛如“打工战士”的外卖小哥,就是在这样严酷的体制下倔强地生存下来,将一份份外卖送到我们手中。不是外卖小哥粗心大意将汤洒出来,而是在严格限定的工作时间下,他们难以保证100%的服务质量;不是外卖员和消费者天然存在对立,而是外卖平台将风险与矛盾转移到外卖员和消费者之间。等哪一天外卖员不是作为城市的“他者”而是作为有尊严的劳动者被接纳,哪一天我们和外卖员的身份隔阂被拆除,那时候“该不该说谢谢”就不会成为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了。


——知乎网友“土逗君”


2



人的思维意识是相连的,很难一桩一件分开对待。有人总是绅士助人,有人一向吝啬双标,有人乐于表达善意,有人斤斤计较生怕吃亏。


你以为“跟不跟外卖员说谢谢”是一道甲方乙方的原则题吗?不,它是一道人性题。


它并不实际影响外卖员的工作和收入,它只是体现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而已。


——桃子与司康


3



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展开无穷无尽的讨论:消费者和服务人员之间是不是平等?表达感谢是出于礼貌还是“亏欠”?骑手提出的究竟是心愿还是要求?顾客有没有不说谢谢的自由?


但或许我们最应该追问的是:为什么在这么多信息中,我们只看到了“谢谢”?


一声简单的“谢谢”,说与不说都无伤大雅。而找到那个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伤害的“隐形者”,不仅能让我们避免无谓的消耗和互害,或许也能为很多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网友尖椒部落


4



近几年,人们纷纷开始呼吁体谅外卖员。


毕竟在大风大雨的时候送外卖还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应该互相体谅,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一点。


可是这并不代表着说你的外卖迟到了,你的时间或者计划被打乱了,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理解外卖员,并在APP上给他们好评。


很多人不愿向外卖骑手说一句谢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已付费”。谢谢是给无私帮助我的人说的。而如果我和另一个人进行同等价值的交换,我应该说辛苦了。我讲人文情怀对他们说一句辛苦了就足够了,外卖员迟到了可以请求谅解,这也是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情节严重,我做出合理的决定也应该被原谅,彼此都不该道德绑架。


一码归一码,该投诉的还是要投诉,该谢谢的,还是应该真诚地说一声谢谢。


——网友八方少年


5



在你俩这一合作关系中,你说一声“谢谢”对你没有损失,对送餐人员却是有益。


Tennichy:“在没有使何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至少使一人情况变好。这个过程叫‘帕累托优化’”。



——网友知书少年呆麦麦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移步“讯飞有声”,听杜老师讲杜课




往期推荐



人物: 最后一个士大夫 三十周年忌日读沈从文 如果自由有回声——殷海光


视频 杜课导言 新闻理想 元旦的晚餐


文字: 欢乐七语 我们就是那少数人 论沉默 视角训练


关注 那一场行尸走肉的故事 二更事件的11个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