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探客Tanker
极具深度的科技行业分析自媒体平台,汇聚国内外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同时关注智能硬件创业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得物技术  ·  Java性能测试利器:JMH入门与实践|得物技术 ·  5 天前  
得物技术  ·  Java性能测试利器:JMH入门与实践|得物技术 ·  5 天前  
新浪科技  ·  【#史玉柱等被强执3.5亿##史玉柱及巨人投 ... ·  5 天前  
新浪科技  ·  【#央视揭秘职业闭店人黑产链# ... ·  6 天前  
36氪  ·  杨植麟回应不了一切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探客Tanker

极客张小龙:熬了23年,微信要做成互联网黑洞

探客Tanker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19 21:17

正文


“微信号:kejizhushou”这个是我们科技最前线美女编辑的个人微信号,欢迎大家集体勾搭!

来源:创业最前线(chuangyezuiqianxian)


有人问:乔布斯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张小龙答:说明纯粹也能成功。


01


1994 年秋,一个25 岁的湖南小伙研究生毕业,斗志昂扬地前往广州,投身到互联网大潮。


1996年末,这个小伙子已被圈内扣上“技术天才”的帽子,三番五次拉他去演讲,性格腼腆的他拒绝了一切沙龙分享会,他有点厌倦待在大公司做螺丝钉的生活,正琢磨着怎么做一款属于自己的软件。


无数个夜晚,他一边抽烟一边敲击键盘,偶尔站到窗前伸伸懒腰,看着对面的灯一盏一盏灭下去,掐灭烟头,继续回身雕琢自己的作品。为了将程序变小几百字节,他眉头微蹙,经常敲掉一整晚的时间。


1997年1月某日,他右手抚着鼠标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长舒一口气——怀胎三月的第一个孩子终于生出来了。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拥有400万用户的Foxmail邮箱软件,而腾讯当时只有10万用户。


Foxmail 轻便灵活、运行稳定还完全免费,当时一推向市场就成了爆款。


Foxmail界面

 

Foxmail有多火?


Foxmail上线后,张小龙每天都会收到几十封邮件,点赞、提意见、探讨……多玩网创始人李学凌曾描述:“在1997年,只要你站在黄庄路口,大喊一声,我是 Foxmail 张小龙,一定会有一大群人围上来,让你签名。”


然而,这种快乐很快就被耗尽,张小龙发现自己被繁琐的维护工作捆住了手脚,这让他陷入了迷惘。最后,为了照顾好第一个孩子Foxmail,张小龙把工作辞了。


虽然Foxmail让他名声大噪,但因为完全免费他一毛钱都没赚到,张小龙成无业游民后靠给别人写点程序赚钱糊口。最困难时,甚至想将软件送给朋友管理,自己去美国打工。因为在美国免费软件的开发者可以靠广告和赞助养活自己。人民日报当时发文《免费软件饿着肚子挥洒冲动》把张小龙描述为“互联网大潮涌动下的悲剧人物”。


事情很快有了转机。


1998 年 9 月,雷军托人联系到张小龙想买Foxmail 。张小龙给出15万的报价,雷军同意了。但彼时雷军出任金山总经理才一个月,琐事缠身,负责接洽的人竟也把这事给忘了,一忘就是两年,两年后,Foxmail 涨到了1200万。



见过雷军没几个月,周鸿祎经人引荐第一次在广州见到了张小龙,当时张小龙和十几个人挤在一间破办公室内,烟雾缭绕,此后两人成为了朋友。


周鸿祎每次到广州就会拉着张小龙一起去买盗版碟,因为已在广州生活了五年的张小龙,不会讲粤语也不会砍价,一直被当“水鱼”宰。周鸿祎说:张小龙什么都看,但他总是会忘记他看过什么买过什么,下一次再买碟时你会发现他买的还和上次一样。


周鸿祎看来,张小龙甚至有些木讷,完全没有灵性。



混熟了之后,周鸿祎常会批驳张小龙:Foxmail 没有商业模式,必须加广告,要盈利!


张小龙就问:为什么非要盈利?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


每一次争论,都是张小龙以长时间的沉默来结束。导致后来张小龙把微信做成后,周鸿祎很疑惑:“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就做出了微信呢?”


02


1999年末,腾讯这家深圳小公司员工集体团建,结果被迎接千禧年的人潮堵在路上,动弹不得。马化腾因为OICQ出了点小问题,一人在公司扮演唯一客服安抚用户。


他经验丰富,最开始OICQ没人聊天,马化腾自己换女孩头像上阵陪聊,竟然稳住了当晚的全部用户。


或许当时在网上,他遇见过一个没有头像,名叫Allen的账号,向对方打了声招呼却没得到回应。这个Allen用户的中文名叫张小龙。


也几乎在同时,一个叫李彦宏的年轻人在北京大学资源宾馆租了两个房间,一个当卧室一个当办公室,几人在床上盘腿而坐讨论百度的雏形,期间用Foxmail发过数封邮件。


2001年4月,博大公司1200万收购 Foxmail,任命张小龙为首席技术官。


消息宣布后的第一个夜晚,张小龙为自己第一个孩子写了一封信:“在我的心中,它是有灵魂的,因为它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时的意识。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反悔的冲动。”



在被博大收购后的5年,他在江湖上几乎销声匿迹,与他同一时代的很多程序员、产品经理也是在这5年成为互联网大佬。


03


2005年,腾讯并购博大,张小龙为作品陪嫁,踏进腾讯。


当时,腾讯内忧外患,一边面临着 MSN 的威胁,一边是国内社交软件业战火纷飞。邮箱一直是软肋,用户体验差到马化腾自己都不愿意用。但马化腾用Foxmail,他也记得Allen,张小龙顺理成章接手了QQ邮箱。


一位接近张小龙的人士说,张小龙刚加入腾讯时,每周要去深圳参加例会,他总是以“起不来”为借口不去。马化腾说:“以后让我的秘书叫你起来。”后来张小龙又说:“路上太堵,怕赶不上。”于是马化腾每星期都派车来接张小龙,直到他再也找不出任何借口。


5年的蛰伏或许削弱了张小龙的少年气,磨合期是痛苦的。


刚掌舵QQ邮箱,张小龙一味模仿MSN和Gmail加上客户端思维,新一代 QQ 邮箱差到被网友黑出翔,各种被吊打。


  张小龙和他的团队


2006年初的一天,张小龙伫立在迪拜帆船酒店一幅画面前,对团队说道:“我们要做一个七星级邮箱。”话音刚落,下面就传来零星的笑声。


此后张小龙迅速调整战略,他将快速简洁确定为产品核心,把QQ邮箱的内核全部推倒重写,他找到了一个痛点:当时大部分邮箱发送不了超大附件,发送大文件的速度堪比蜗牛,给人们的工作带来巨大不便。针对这一需求,QQ邮箱率先升级到支持2G超大附件的发送。


这一改变彻底激活了大量休眠账户,QQ邮箱的用户量开始快速攀升。两年后QQ邮箱重获新生,荣膺腾讯公司七星级产品。


QQmail的成功,却让张小龙感觉到焦灼。因为邮箱对于大数量的普通网民而言,依然是一个门槛极高的产品。张小龙用不到两年时间,体验「阅读空间」观察用户的行为和交互习惯;尝试QQ邮箱广播……于是,又有了QQ邮箱漂流瓶。

2010年9月,QQ漂流瓶正式上线。这款应用因为捕捉到大多数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通过陌生人交友这一方式来迎合众人的需求,获得了空前成功,每天的发送量迅速攀升到1亿次,直接将QQ邮箱送上全国第一。



2011年,张小龙回母校时说,漂流瓶的创意源于自己大学时代失败的社交经历。在那个男女比例高达 7:1 的工科院校,孤独是张小龙和室友们的常态。


漂流瓶的成功是张小龙的一次重生,之前他关注的是技术,之后“人性需求”成了产品的新核心。


04


2010年10月,一款基于手机通讯录,实现免费短信聊天的「kik 」App上线仅15天就斩获100万用户。某天晚上,张小龙在看 Kik 时心情变得焦灼:移动互联网将会有一个新的 IM,而这种新的 IM 会对 QQ 造成极大威胁。


必须提前阻击腾讯的潜在对手,于是连夜给马化腾写了封邮件,建议腾讯做这一块业务。


马化腾也没睡,很快给他回了封邮件:马上就做。


“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张小龙回忆说。


这封邮件成了微信的开始。可是,包括张小龙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要把微信做成什么样,13名团队成员中还有一半是实习生。


当时,腾讯内部有3个团队在做微信类产品,另外两个是手机QQ团队和Q信团队,由资深元老领衔。与外部竞争相比,来自内部的竞争更让张小龙头痛,张小龙的团队无论在人脉、资源还是经验方面都处于下风,集团的大多数人觉得他过不了“内部关”。


微信类产品在短信上与运营商(移动、联通)存在直接竞争关系,腾讯是靠移动做大的(移动梦网),担心得罪客户的刘成敏选择妥协,勒令手下放缓开发,同时致电张小龙,希望等他和运营商沟通好再发布。

  张小龙和他的团队


卯足了劲的张小龙却没有任何顾虑,他不管不顾地开发产品,哪怕得罪人,也绝不妥协,
这股偏执最终帮张小龙团队在“太子争夺战”中涉险过关。


于是整个团队争分夺秒,昼夜通宵开发。在工作区过道上低声讨论,饿了就叫外卖果腹,累了就停下来抽根烟,困了就地开始做俯卧撑提精神。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上线。


 

短短 8 个月微信就横扫了整个市场,比它炫的没它简单,比它简单的没它快。


微信产品总监曾鸣说:“这TM是个奇迹!张小龙没有方法论,也从来没有理性地说出过一二三四来。他提出一个观点,当时你会觉得也许这是对的,但是后来每次都被证实,这真是对的。”


作为13名创始团队成员之一,此后他对张小龙十分信服。


05


微信2.5发布的前一天,张小龙被任命为腾讯副总裁。这位少年得志、大器晚成的技术天才,用6年时间爬到了腾讯高层。


2011年10月1日,微信3.0上线,摇一摇成为核爆式的武器,日启动量很快超过1亿次。


 

“摇一摇”的“咔咔咔”声也是张小龙精心挑选并设计的,枪声的灵感可以追溯到他玩CS时的体验。他说“这个枪声,你可以说是一种性感的认识。对于男生来说,它甚至是有暴力的暗示,这很爽”。


2012年,张小龙提出一个新观点: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他越来越不像一个程序员,而是一个兜售概念的“忽悠大师”。自此以后,微信在移动互联网孤独求败。


2012 年 7 月 24 日,从下午 2 点多到半夜 11 点多,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做了 8 小时 20 分钟的演讲,178页的PPT,腾讯为此开设17个分会场,同步直播讲座,参加者超过1700人。


但张小龙这次演讲的结语是:“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


2013年,微信5.0推出“打飞机”,再次引爆全民参与。


2016 年,微信活跃用户已高达 6.97 亿,用户遍布世界,估值超过5000亿元。


随着用户数量暴增,微信的商业价值凸显。公司内外,张小龙面临巨大的压力。他不接受任何粗暴的广告植入,怕骚扰用户,影响他们的使用体验。基于这一理念,微信拒绝和所有营销公司、广告公司合作。


后来马化腾几番找张小龙做工作,他才迫于压力,同意在朋友圈投放广告。他坚持要求每次广告费必须在1000万以上,真正有实力、能做出漂亮广告的商家才能进来。


06


2017年,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9.38亿。


5月17日“微信实验室”开发的“搜一搜”、“看一看”两个新功能,让微信在聊天的同时,也能满足你搜索的需求了。微信全面掌控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也从侧面印证了马化腾想把微信打造为互联网黑洞的野心。


“好产品就应该是用完即走”成了张小龙一句客套话。

▲图片来源:网络


正如42章经(ID:myfortytwo)所说:每一代硬件平台背后都有一个超级应用。这个超级应用因为网络效应的存在,能够成为硬件平台之上的软件霸主,绑定绝大多数的用户,从而达到近乎于硬件平台一样的地位。


在中文世界里,这个超级应用就是微信,微信是凌驾于iOS与Android之上的、真正属于智能手机时代的霸主。现在,与其说微信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不如说微信已经几乎等同于移动互联网本身了。



48岁的张小龙被称为“微信教父”,早已封神,也是中国为数不多具有文艺气质的产品经理。他正式头衔是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


现在,张小龙除了每周一次的网球和每天深夜的《蓝莲花》音乐,没有什么别的嗜好,程序员时代的烟瘾一直保持了下来。


他依旧沉默的像个谜一样。


(以上内容纯属传说,不能对其真实性负责)


部分素材源自:

毒蛇科技(dushekeji)《从人民日报眼中的悲剧人物,到执掌5000亿帝国,这个技术天才熬了16年!》

品途网文章《张小龙:连接一切,包括世界》

华商韬略(ID: hstl8888)《16年前他被人民日报称为悲剧人物,如今他一手缔造5000亿帝国》(作者张静波)”

DT财经(ID:DTcaijing)《16年前,人民日报是这样评价张小龙》

以及知乎用户“和菜头”、“太空小孩”、《人物传记》等


附上张小龙公开课演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