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经济100人
深度报道新经济各行业领导者的科技新媒体。由《创京东》、《九败一胜》作者李志刚和他的小伙伴们打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昨天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昨天  
大江网  ·  突发!日本火山爆炸性喷发 ·  4 天前  
疆土  ·  日本流感病例超950万人!药品短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经济100人

你,为什么创业?

新经济100人  · 公众号  ·  · 2019-03-04 11:28

正文



撰稿  |  李志刚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创业?

近三年,我与上千位创业者有过深入交流。有人功成名就,有人苦苦挣扎,但所有人都说:「创业,真不是人干的事儿。」

你,为什么要创业?这个问题或许已经被问了无数遍,但现在它更值得创业者深思:我们坚持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以终为始,想清楚了为什么出发,才知道目的地在哪。


我想以匿名的方式,分享几个真实的创业故事,希望对正在创业的你有所启发。


第一位CEO,做过十多年的个人站长。他从没打过工,从大学起就在折腾创业。他不喜欢跟人说话,感觉自己跟别人交流有障碍。现在最多的朋友,还是当年的那些站长们。

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创业,但是创业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拿订单、要资源。最焦虑的时候,后脑勺的头发不是一根根,而是一撮撮地掉。结果,这个内向的人,硬生生被逼着学会跟人打交道了。

让自己的缺点暴露无遗, 在极端环境的逼迫下,他才能感觉到高速的自我成长。

这几年他最高兴的时刻,是每逢节假日,把老婆送回老家。他说:「一个人在公司加班太爽了,没人打扰,我可以连续干十几个小时。」

他不觉得辛苦,也不觉得疲劳,反而会有点兴奋。


这位创业者需要一个拥抱,这是他第四次创业了。

去年有家公司想谈收购,被他一口回绝,「这是我的命根子,绝不可能卖。」

对他而言,这是事业,不是生意。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保持996的加班节奏,直到家庭出现变故。

这种近乎偏执的生活方式,让他深深地陷入了自我怀疑:这么做值得吗?这种人生选择对不对?他访遍天下名医,挂过1000元的专家号,医生也没法给他答案。

后来,他辗转找到我,希望能得到解答。

我:「你热爱创业吗?」

他:「我太热爱创业了」,说完两眼放光。

「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你既然选择了它,那就去干吧!」,我说完,他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

临走前,这位壮汉向我提了一个请求:志刚老师,我能不能抱一抱你?

抱完,他满足地离开了。

创业意味着抉择,是生活的取舍。 如果你想过和别人不一样的生活,就意味着要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代价。


这位CEO,创业十年,全年无休。他把四五百万元的个人积蓄全投进了公司,至今还和老婆孩子租着房子。

孩子两岁,他刚抱上没过两分钟,心里不踏实,第三分钟立即把孩子交给家人,投入工作,「我必须要开始干活了。」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七八年,他乐此不疲。

他说:「 在我眼里,房子 只是房本,其实不能给我带来快乐或者幸福。


本命年那一年,这位创业者差点就过不下去了。

那一年,连续三个月,每个月都碰到一件大事。

因为工艺问题,他先是报废了500万元的货,求爷爷告奶奶的,三伏天在冷库里穿着军大衣干了俩礼拜,分拣出一些还能用的物料,尽可能挽回点损失。

然后开拓了个新客户,因为经验不足,客户拒收,大几百万元的货全部损毁。

第三个月,一个台湾客户要货,他用6个月把样品做出来了,共10公斤,测试没问题。上生产线是整整10吨的产品,结果又被拒收。

那一年,他还有位客户自杀了,欠他的500多万元再也没追回来。

他说: 「谁告诉你创业容易,都是骗你的。」


像这样的创业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在中国,平均每天至少诞生一万家创业公司,一旦寒冬来临,他们之中只有10%能撑过18个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