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孤独的阅读者
把顶尖大学的思维与能力训练普及给每个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宝玉xp  ·  回复@千里虽遥:你如果只是让 AI ... ·  21 小时前  
宝玉xp  ·  哈哈,自从 DeepSeek ... ·  昨天  
宝玉xp  ·  GitHub ... ·  2 天前  
爱可可-爱生活  ·  通俗版解读 查看图片-20250207085827 ·  2 天前  
人工智能那点事  ·  一店铺未按要求彻夜亮灯被撬锁开灯?多方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孤独的阅读者

无法躬身入此局

孤独的阅读者  · 公众号  ·  · 2024-11-29 20:00

正文


本文选自船长的 「惊奇短信」

▼免费订阅「惊奇短信」更多内容 ▼



嘿,今天的信将会是世俗气十足的一封。我想认真地跟你聊一聊这个现象:

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的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诫在外打拼追求梦想的孩子,考公考研后早日返乡,进入体制内过上“稳定”的生活。 一般还会伴随着这样几个核心论点: 工作要是在私企就是不务正业,事业要是在国外就是枪林弹雨、谈恋爱要是找体制外的对象就是不为下一代着想。

而我今天写给你的答案,并非是我日常的批判与讽刺,而是一个我从未跟你分享过的思考角度。

首先我要从两个故事写起。



我成长在辽河三角洲的一个四线沿海石油城,我们这种人被称为“石油子弟”。

在这个小城里,年轻人如果考上了大学前往远方求学,背负的不仅仅是父母二人的期待,而是整个家族几十人的殷切顾盼。

这里最富有的人群是二十万的油企职员和公务员。玄黑的石油被磕头机从地里抽出来,进入石化厂被炼成汽油、柴油和沥青,在没有任何竞争的情况下让全国人民为那人为制造的高居不下的油价和过路费埋单。

巨额盈余的一部分变成工资奖金进入百无聊赖的石油企业职员的口袋里,一部分变成地方税收然后被打到政府公务员的工资卡上。


税收如果不够,有至少三种做法:

要么卖地,要么管富省要转移支付,要么让城投公司向商业银行借贷, 银行拿欠条去央行再贴现,央行把欠条记作资产,然后造钱记作负债,钱到了商业银行后变成贷款发给城投公司,城投拿钱投基建,基建承包商拿到钱再给下游承包商最终通过农民工辛苦钱的形式流入民间。

总之,这些钱随后被拥有大量空闲时间的国企职员、公务员和红顶承包商花在了餐饮、洗浴和KTV上,养活了数万烧烤摊摊主、洗浴中心的服务生、KTV的保安。他们继续把这些上等人赏赐的微薄收入一分一毛地攒起来,给孩子报早教、英语和奥数,养活了培训业的数万培训师。这些私营部门的边缘人期待孩子们有朝一日考上好大学,或者学石油钻探、或者考公,然后回来挤进石油人和公务员的光荣队伍里。

然而,这往往是幻想。 因为无论是石油企业的岗位、公务员的名额、承包商的标的,都早已被本就是石油职员、公务员和承包商的父母锁定, shì xí 给自己的孩子。

听起来熟悉么?这个故事放到两汉,叫做豪族荫蔽;放到魏晋,叫做门阀政治;放到唐宋,叫士族门第;放到明清,叫乡绅社会。秦制悠悠两千载,除了叫法不同,一切皆如磐石。



后来我赴京求学,浸淫在了另一个叙事中。

这个大都市的地下没有石油,也就没有能随便喷出来的财富。这个城市最富有的人职业千奇百怪,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他们会讲故事,他们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吸引到这个国度最聪明的人和最热的钱,然后靠这些人和钱把这个故事变成现实;这个现实反过来变成了让人茅塞顿开的故事,激励聪明且有野心的人也学会了讲故事,拉人、拉钱,变成现实,再次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你是谁的小舅子还是大侄女好像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能够证明你曾经把画的饼烙出来的战绩。

参与到这个循环的人口袋开始鼓起来,但这些用来消费的现金只有一小部分进入了烧烤摊、洗浴中心、KTV和英语奥数培训,大部分进入了艺术展、音乐会、茶道、文旅、夜店等等。

一言以蔽之,小城的消费讲究的是门第与血缘纽带的熟人局气,大城的消费讲究的是画大饼和烙大饼的陌生人扩列。



其实,两个故事哪个更让人窒息真的不好说。只是这两个故事背后,藏着一个原理。


我们总是把中国以“城市-乡村” 二元结构来划分

  • 城市居民: 市场化观念、工业化生产、陌生人社会、商业与兴趣导向的人际纽带

  • 乡村居民: 传统观念、农业或手工生产、熟人社会、血缘与家族导向的人际纽带



然而,这种划分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幻觉——仿佛只要人们从农村大院搬到了小区居民楼里,“现代性”的社会观念大礼包就会如约而至,最终传统的乡村社会像孤岛一样陷入城市的汪洋中绝望地等待被淹没。

事实与之完全相反——真正能在社会心理层面实现现代城市化的,其实只有北上广深与寥寥可数的十几座新一线城市。在大都市与乡村之间,夹着一个真正的中国:小城与县镇。在这封信里,我简称其为“县镇”(包括二三四线城市+县城+小镇)。

即,在我的眼中,与其说中国是“城市-乡村”二元结构,不如说是“都市-县镇-乡村”三元结构。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县镇更像都市,还是更像乡村?“ 就有了明确的答案:县镇形似都市而神似乡村。

造就中国基本盘的民众大多都生于长于这县镇的汪洋大海中。 每一个县镇都是“现代性”这个看似摧枯拉朽的武器,近百年来却强攻不下的门阀社会。每一个出生在门阀家族里的年轻人都是大大小小世家领袖眼中补给的兵源。血亲、联姻、朋党这三个词太过刺眼,于是便隐藏在这三个问题里:你爸妈是做什么的?你有房有车有编制么?你认识那谁吧?

那么,在这个原理下,我们就有了一种对于这封信最开始的那个现象的解读。

这种苦口婆心劝诫自己孩子归顺体制的县镇父母,无非只有两种: 深谙豪族荫蔽之道的门阀中人,和不明就里充满幻想的县镇边缘人。他们在我眼中,其实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如果说后者是完全沉浸在梦乡中的熟睡者,那前者就是在秦制浩荡的春秋大梦中梦到自己清醒的……熟睡者。(我尽量忍住不嘲讽)

如果一个人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除了依附门阀社会这一选项外,没有见过任何一种其他的可能性,那么这唯一的选项,就是对他而言最好的选项。 这些含辛茹苦的父母,在苦口婆心推销这唯一的选项时,我有一切理由相信,他们在毫无保留地想给孩子们提供他们压箱底的人生底牌。

而我也能从最为共情的角度理解,这些从小就被安排着一切、没有导游就不会旅游、没有卷子就不会学习、没有指令就不会工作、没有口号就不会呐喊、没有标准答案就不敢犯错的年轻人,最终活成了父母的一个子集。


写到这里,我还是想起了令人唏嘘的往事。 我一瞥这大千世界与星辰大海后,曾向家人决绝地表示,我不会回归那偏安一隅的小城门第,不要那故人们争得头破血流打下来的门阀纽带,父辈们视若珍宝的——就让懂得珍惜的同龄人们去继承吧。 恕我读了太多有毒的书、交过太多屁股歪了的朋友、走过太多曲径邪路、见过太多大厦将倾前的狂欢盛宴,无法躬身入此红楼一梦局。




▼免费订阅「惊奇短信」更多内容 ▼


🔎公众号文章精选
「灰犀牛」正在冲过来
一千字道破我的知识结构(你也可以
特朗普当选了,然后呢?
书生气与匪气的融贯
有意萧条(太阳底下无新事
......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深度长文更新









极简日程表


往期课程开放目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