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智元
智能+中国主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从互联网+迈向智能+新纪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发展,关注人机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革命对人类社会与文明进化的影响,领航中国新智能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硅星GenAI  ·  DeepSeek-R1深度思考火出圈; ... ·  13 小时前  
硅星GenAI  ·  DeepSeek-R1深度思考火出圈; ... ·  13 小时前  
黄建同学  ·  这个项目的codebase是基于Open-R ... ·  昨天  
黄建同学  ·  话说,AI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单Agent v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智元

52岁美国男子密谋7年,用AI写歌诈骗1000万美金!或面临60年监禁

新智元  · 公众号  · AI  · 2024-09-09 12:59

正文



新智元报道

编辑:Frey
【新智元导读】 AI造就「音乐家」谋生新手段?伪乐队、伪音乐、伪听众,一条龙「全栈」式全能「音乐制作人」?

AI音乐圈最大诈骗案,终于有了结果。
上周三,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音乐家」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因涉嫌欺诈而被起诉。
据悉,2017~2024年间,他将数十万首AI制作的歌曲上传到多家流媒体平台,并「雇佣」上千个机器人来增加流量,期间用网络代理掩盖活动,躲避「追踪」。
截止被捕前,他一共收取了数百万美元的「不义之财」!
而且,还有许多音乐公司的CEO们,也竟是背后主谋。
这件事可谓是轰动了整个Reddit社区,话题热度直冲热榜。

在逃的AI「音乐制作人」


「音乐制作人」Smith以涉嫌诈骗罪被逮捕,他被指控,涉嫌伪造「AI乐队」并生成「AI伪音乐」,并骗取媒体平台数百万版税。
司法部披露了,这名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科尼利厄斯的52岁男子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长达7年的「周密」犯罪计划。
据悉他涉嫌诈骗金额超1000万美元,在Spotify、Amazon Music和Apple Music等多个平台上伪造了数千个AI帐户。
起诉书称,他使用这些AI账户自动流式传输放置在平台上的AI音乐,每天生成多达661,440次流式传输。
当前,调查人员一共指控了他的三项罪名,「电汇欺诈」、「共谋实施电汇欺诈」和「共谋洗钱」,每项指控最高面临20年的监禁处罚。
这意味着如果所有罪名成立,他或面临最高60年的监禁,要在监狱度过余生了。
众所周知,真实的艺术家们常靠Spotify等音乐媒体服务平台,凭借「流量」获取勉强维持生计的收益。
据Spotify统计,每年播放1到1,000次的曲目平均每月仅能产生0.03美元。通常,曲目单次播放可赚取0.003美元,单曲每月平均收入约0.25美元。这些微薄的报酬常低至「艺术家们无法从发行商处提现」。
而Smith却在其它两名「在逃」同谋(一名音乐推广人和一家AI音乐公司的CEO)的帮助下创作了「数十万首歌曲」,并「欺诈性地传播这些伪歌曲」。
「我们需要快速获得大量歌曲」,在2018年Smith给其所谓的同谋发的电子邮件中,他声称,「以围绕这些家伙现在都在使用的反欺诈政策来运作」。
大约在同一时间,这家AI音乐公司的CEO,开始每周向Smith提供「数千首歌曲」。随后Smith会借助AI为这些「蹩脚的曲调」生成大量伪听众。
「请记住我们在这里所做的音乐工作」在CEO给被告的电子邮件中,他声称「这不是音乐」,而是「即时音乐」。

文字游戏,披着艺术外衣的Token?


据司法部报道,这位AI音乐公司的CEO最初给Smith提供的歌曲文件名都由随机数字和字母组成,如「n_7a2b2d74-1621-4385-895d-b1e4af78d860.mp3」等「乱码」标题。
当其被上传到媒体平台后,Smith会将歌曲名称改为符合「命名惯例」的模式,如「Zygotes」、「Zygotic」和「Zyme Bedewing」等。
这些命名方式正如艺术家们惯用的模式,从普通的「Calvin Mann」到「Calorie Even」、「Calms Scorching」 和「Calypso Xored」等「讳莫如深」的词。

AI僵尸粉,真假流量,版权「纷争」


据悉,Smith使用AI机器人为这些伪歌曲伪造流量,为歌曲带来了将近数十亿次的播放量。
这种无意义的流量最终变现到Smith这类「罪犯」囊中的现象,催生了媒体平台对版税支付、「人工」流媒体和「功能噪音」的制约政策。
据Pitchfork报道,从年初开始,Spotify官宣将「取消对年度播放量少于1,000次的歌曲的付款」,旨在遏制欺诈流和减少对此类「噪音」内容的支付。
可笑的是,作为「嫌疑犯」,当《纽约时报》针对这些有据可查的欺诈和流媒体平台操纵指控联系Smith时,他还「厚颜无耻」地发表了一份滑稽的侮辱性声明。
「这绝对是错误和疯狂的!」他在声明中反驳道,「绝对没有欺诈行为!我该如何对此提出上诉?」

频频被「戏弄」的Spotify


事实上,Smith并不是个例,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
AI时代,生成音乐已是易事。Spotify仿佛早已被批量生产劣质作品的「伪音乐家」们「玩坏」。
此前,Slate同样也报道过,「一群煽动乌合之众的乡村音乐迷」本质上是一场被策划的「流媒体窃取计划」,他们将AI翻唱混入原本正当的音乐播放列表中,「顺手牵羊」式夸大流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