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笔记侠
-1~6岁CEO都在看的第一手笔记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笔记侠

下一个万亿级市场,来了!

笔记侠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4-10 22:5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内容来源: 网络信息汇编
| 贾宁 排版 | 沐言
第 8909 篇深度好文:4683 字 | 13 分钟 阅读

创新英雄之旅

笔记君说:


你发现了吗?2025年,AI正在从“能用”走向“好用”。


比尔·盖茨早就预言:“AI技术的普及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耳机和智能眼镜将成为AI硬件的两个重点领域。”


现在,这句话正在变成现实。


因为AI硬件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寒武纪大爆发”——从智能眼镜到宠物机器人,从录音神器到睡眠戒指,无数新物种涌现。


更惊人的是,这个市场将以每年38%的速度狂奔,2030年规模突破4741亿美元。


这意味着什么?


没有AI加持的硬件,就像不带电的灯泡,注定被淘汰。


十年前移动互联网改造了硬件,今天AI大模型要“重做一遍硬件”。


创业者们甚至说:“现在不押注AI硬件,等于错过移动互联网初期的iPhone。”


2025年,无疑是AI+硬件的爆发之年。


今天,我们就用三个问题,拆解这场AI硬件运动:


一、 AI+硬件,开启下一个万亿市场


AI大模型正在悄悄“钻”进我们的生活。它们不再躲在电脑屏幕后面敲代码,而是变成了你的“隐形管家”:


你戴的AI眼镜,能自动导航指路, 耳朵上的“耳机”能实时翻译30国语言,连手腕上的手表都在监测你的健康数据,更酷的是,去年开始,AI甚至学会了“哄人开心”——会抱抱的机器人、会吹气的猫咪玩具纷纷登场,硬核科技突然变得很治愈。


今年1月的CES(美国消费电子展)更是AI硬件的盛大赛场。展会中,AI硬件的数量和应用深度远超往年,仿佛在预演新一年AI技术如何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


日本团队Yukai Engineering搞了个抱抱机器人Mirumi,能伸长胳膊搂住你的包包,还会跟人对视互动。今年7月在日本开卖,只要70美元。


图源:网络

同一家公司还出了个“降温神器”吹气猫,挂在杯子上三分钟能把开水从88℃吹到71℃,五分钟内冷却至66℃。会模拟人的呼吸,提供强力和轻柔等多种模式,明年上市,定价25美元。



图源:网络

最绝的是日本Mixi公司在展会上推出的水滴状对话机器人Romy,能唱30首歌、做150种表情,被摸头会害羞,对人类的触摸非常敏感,包括喜悦、悲伤、惊讶等各种情绪。它装了GPT-4o,连菜谱都能教——这哪是机器人。


图源:网络

美国初创公司Tombot发布了下一代机器宠物——造了只全自动拉布拉多猎犬小狗机器人Jennie,不掉毛、24小时暖心陪聊。专治三类人的孤独:孩子写作业时缺个“学伴”,老人独居时少个“话搭子”,甚至能缓解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焦虑。


Jennie能够精准地听取呼唤和命令,模仿宠物的自然声音,实现人脸识别和环境识别等功能。Jennie的所有技能都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升级,确保用户始终能够享受到最新的功能体验。


图源:网络

在AI+硬件赛道上,国内创业者们也纷纷崭露头角,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敏锐度。


其中,原阿里巴巴达摩院XR实验室产品和业务负责人李健涛,于2023年11月加入机智连接Plaud,研发了一款名为“AI录音机”的产品。AI录音机薄得像信用卡,往手机背后一贴,开会录音自动转文字+划重点,智能整理记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该产品销售已过亿,成为AI+硬件赛道上的佼佼者。


除了李健涛之外,前安克CEO助理谢羽佳今年三月成立三耳猫科技,专攻AI儿童玩具。这位服务过Ecoflow、云鲸、拓竹、追觅、华米等硬件圈顶流的创业者,直接把儿童玩具升级成“AI育儿师”,该项目已获得一线风投基金的投资。


此外,原华米科技两位副总裁毛汉勇和顾岩也在去年2月底成立了星宠未来科技公司,带着基于AI技术和智能可穿戴的宠物硬件产品杀入海外,为宠物主人带来更加便捷和智能的宠物管理体验。


前美团副总裁包塔今年7月刚成立奇点灵智科技,他把AI大模型塞进儿童玩具里。这不是普通玩具,是能和孩子真实对话的智能玩伴,通过AI聊天互动+益智游戏,直接把玩具变成了会讲故事的“小老师”。


从这些创业者们选择的产品来看,目前“AI大模型+小硬件”创业方向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功能性产品与情感类产品。前者给眼镜、鼠标、耳机、录音机、手环等传统产品加上AI功能;后者为AI儿童玩具、智能宠物等产品,直接把情绪价值拉满。


在业内人士看来,移动互联网红利见顶,机会难寻,而AI硬件尚处于早期阶段,是入局的好时机,像刚发现的新大陆。从产业来看,AI硬件是AI发展的下一阶段,通过大模型赋能终端硬件,极有可能开启下一波AI应用浪潮。


想要在AI硬件圈杀出重围,得先想明白三件事:技术迭代能不能快人一步(这是入场券)、用户体验能不能让人“用了就回不去”(这是用户粘合剂)、品牌能不能在用户心里种下认知(这是护城河),短期拼手速,长期拼内功,值得所有AI硬件创业者注意。


二、 国外有哪些AI+硬件产品的成功案例?


1.智能戒指Oura:睡眠监测专家,估值高达52亿美元

Oura智能戒指是国外的一款热门产品,专注于睡眠监测。这款戒指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睡眠质量、身体活动、压力水平,以及心率、皮肤温度和血氧饱和度等关键身体指标。睡醒直接给你一份“睡眠体检报告”、个性化建议以及教育视频和音频,帮助他们改善睡眠质量。


图源: Oura官网


Oura 4戒指的售价为349美元,外加每月5.99美元的订阅费。这款戒指已经售出了250多万枚,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翻一番,达到5亿美元。Oura在去年年底完成了一轮2亿美元的D轮融资,估值高达52亿美元。


2.AI 卡片录音机Plaud Note:高效录音整理工具,年化收入1亿美元


前面提到 李健涛创办的Plaud Note是一款能够贴在iPhone背面的AI卡片录音机,它集成了大模型技术,能够实现录音、整理和摘要等功能。用户在录音时,可以通过APP进行同传,并带有时间轴;录完后,Plaud Note能够通过AI对录音内容进行整理、提炼、摘要。


Plaud Note已经交付超过30万台,年化收入达到1亿美元,连续两年实现了10倍的增长。现在连录音机都要收月费了,用户需要订阅9.9美元/月的软件会员,才能享受完整服务。Plaud Note通过增加服务包、套餐等多种手段,从众筹早鸟价89美元涨到15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57元),也照样狂卖。


3. 智能宠物追踪器Tractive:宠物健康守护者,订阅服务ARR超过1亿美元

Tractive是给猫狗戴的GPS追踪器,宠物溜出预设的安全区域,立马通知宠物主。Tractive还推出了订阅模式,为宠物提供健康监测服务,例如体温、心率、活动量等,并通过AI算法生成健康报告,提供疾病预警。


图源: Tractive官网


仅2024年,Tractive订阅服务的ARR(年度常规收入)就超过了1亿美元,不包括硬件销售收入。


4. 智能喂鸟器Bird Buddy:鸟类识别专家,每月6美元

Bird Buddy是一家斯洛文尼亚的公司,其核心产品是智能喂鸟器。这款喂鸟器通过高清摄像头和AI技术,能够识别出后院到访的每一只小鸟,并为其拍照留念。爱鸟人士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自家后院的“小鸟访客”,甚至还能为它们起昵称。Bird Buddy曾创造过仅一天时间就众筹了超过160万美元的纪录。


“Bird Buddy”, tecnología para la observación de aves | Metro Libre

图源: Bird Buddy官网

三、 “百镜大战”,花落谁家?


在AI消费电子的广阔天地中,有一颗璀璨的明星正在冉冉升起,那就是AI眼镜。


AI眼镜直接化身行走的智能终端,AR显示、语音操控、环境感知全塞进镜框里。戴上这样一副眼镜,你就像是拥有了一位随身的智能助手,它可以帮你播放音乐、查询信息、实时翻译、甚至还能识别物体。


这一切,只需要你动动嘴皮子,发出简单的语音指令,眼镜就会乖乖地执行你的命令。


根据QYResearch的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AI眼镜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27亿美元,2030年将飙升至17.2亿美元,以每年15.3%的复合增长率迅速膨胀。这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吸引着众多中国企业纷纷涌入这个赛道,展开激烈的竞争。


国内有四路玩家参与到这场“百镜大战”。


传统手机厂商带着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供应链优势杀入战场;互联网大厂拿着自身的用户基础和数据优势精准打击;AR/VR厂商拿出沉浸式体验的大招;一群AI眼镜创企和跨界企业以创新的理念灵活操作。


图片

不过,现在的AI眼镜还是“偏科生”——续航低,重量重,功能虽繁多但不精准,用户体验看似多样却不舒服。


即便是在技术上堪称佼佼者的Meta,长时间佩戴后,耳朵和眼睛的不适感总是如影随形。而除了拍照录像这些基础功能,用户有时甚至会感到智能眼镜的存在感并不强。


在这片看似挑战重重的市场中,中国科技企业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活力和潜力。过去,我们的优势在于强大的供应链,我们擅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如今,除了供应链优势和工程师红利,我们在技术方面的实力也日益增强,底气越来越足。


谁说中国造不出高精尖?以星纪魅族、雷鸟创新、Rokid、XREAL、INMO为代表的AR眼镜五小龙,已经在国内AR眼镜市场中形成了主要的竞争格局,且并没有比美国公司落后多少,产品的进阶空间极具想象。


根据IDC报告,XREAL更是连续三年稳居全球AR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2024年全球市占率预计将达到近37.7%,超过了第二至第四名的总和。而且,XREAL还成为了全球AR/VR市场TOP5公司中唯一的AR厂商。


这里面更值得关注的,是“杭州六小龙”之一的Rokid(灵伴科技)这家公司。今年2月,创始人祝铭明戴着他们自主研发的AR眼镜Rokid Glasses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脱稿”演讲,让他们一下“火到出圈”。


图源:Rokid 官网


祝铭明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不能一直戴着的产品肯定不是刚需。这几年Meta-Rayban的尝试,加上AI的能力,我相信几年内就会让AI眼镜成为刚需产品。最重要的是你对产品的定义不能有太大偏差,你要做的是让用户更干脆地掏钱,而不是说服他掏钱。”


“举个例子,Rokid今天很热闹是因为提词器,但大部分人不会为提词器买单,这是传播点,不是卖点,卖点是AI、刚需,是让你在它没电时候也愿意戴的眼镜。”


他说:“Rokid十年来就没打过一场准备充分的战争,因为整个行业都不成熟。但乔布斯说, 永远选择春天的技术,如果你选择秋冬的技术,你会发现什么都可以准备得很充分,但你会很缺乏想象力。



眼镜能不能取代手机成为新终端?大家所期望的那般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是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结语


2025年AI硬件融合进入全面爆发期,这不是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卡位战。


当AI硬件渗透率超过30%临界点,家庭等场景正在发生质变。


当硬件成为数据入口,软件定义服务价值,未来几年我们将见证N个优秀AI硬件的诞生。


可以说, AI+ 硬件主导的“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2025年5月11日-18日,由笔记侠发起的GBE(全球商业探索之旅)美国站“创新英雄之旅”,将围绕“AI和出海”这两大课题,以“科技创新英雄”和“出海创新英雄”为主题,给中国企业的AI和全球化经营带来借鉴思考。


我们会深入体验Meta这家全球社交巨头跨界进入元宇宙的创新之举。在虚拟体验馆中,我们将亲身感受Meta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社交平台的前沿应用,并探索Meta在智能眼镜产品上的持续创新细节。


本次8天7晚的游学,笔记侠创始人&第五代企业家组织发起人柯洲带队。


我们将走进硅谷,带领大家一起了解未来 AI 产业的趋势,识别万物+AI时代我们的机遇与挑战,掌握智能商业落地应用和发展与投资机会。


链接全球先进思想,拓展中国商业边界。


现在,笔记侠也想邀请你,与我们同行。


如果,你对探索全球商业真相和本质的一线游学感兴趣,欢迎你加入我们,在全球商业背景下审视和探讨中国商业发展。


具体咨询报名可扫下方海报二维码,添加主理人详细沟通。



参考资料:

1.《CES 2025观察:AI+硬件百家争鸣,但百亿爆品仍为时尚早?》于盈Carol
2.《AI硬件的赚钱逻辑变了!不靠硬件靠订阅,毛利率堪比软件公司》,乌鸦智能说
3.《蛇年,哪16个赛道最具赚钱效应?》,虎嗅APP
4.《看遍CES2025:从23个AI硬件,看透AI落地的三个趋势》,乌鸦智能说
5.《从技术突围到市场卡位,谁能穿越“百镜大战”周期?》,财经
6.《灵伴科技:“会提词”的AI眼镜支持镜片定制 有AI识物等功能》,红网 7.《对话Rokid祝铭明:AI眼镜的战场只有中国》,暗涌Waves
8.《从脱稿演讲爆红到产业联姻 ,AR眼镜正式迈入主舞台》,智能相对论



好文阅读 推荐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