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熊辉之前,我虽然知道深圳这个城市的发展很快,却从未认真了解过深圳;我虽然在房产投资圈子里混了几年,却从未认真了解过其中各种神奇的玩法。在这些方面,熊辉可以说是我的老师。
图:2017年7月30日,熊辉在慕道社北京的活动上演讲。
2017
年的
2
月份,我创立了我的社群:慕道社。因为创立了这个社群,我认识了很多神奇的人。熊辉就是其中一个。
第一次见到熊辉,是在
2017
年
3
月
25
日的慕道社深圳聚会上。随后,
5
月
20
日,慕道社在上海的别墅轰趴上,我们才开始了解这个人。
那天的轰趴聚会上,有一个成员分享的环节。其中,有一位成员是比特币大矿工,分享了他如何通过思考,白手起家,获得巨额财富的经历,另外一位成员,是腾讯的高级产品经理,分享了腾讯公司的发展经历,和互联网产品的设计逻辑,还有一位成员,是某个肿瘤医院的外科医生,他从医生的专业角度为我们分享了保持身体健康的原则。当天的分享都非常精彩。
那天的分享中,最精彩的内容要数熊辉对于深圳房产市场,和房产买卖操作手法的分析。这个分享时间不长,只有半个小时。但是听了这场分享,我才知道我对房产市场是多么的无知。
在认识熊辉之前,我虽然知道深圳这个城市的发展很快,却从未认真了解过深圳;我虽然在房产投资圈子里混了几年,却从未认真了解过其中各种神奇的玩法。在这些方面,熊辉可以说是我的老师。
熊辉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之一。聪明到了什么程度?感觉整个深圳的房产市场就像是他的游乐场。这样神奇的人,一定做房产很长时间了吧?不是的。正好相反,他进入房产界的时间非常短,
3
年前才涉及房产市场。
这是让人十分惊讶的一件事。据他说,
3
年前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拥有十几家店面的店主,不需要每天工作,也有几百万的收入。那一年深圳的房产特别的火爆,他就对房产产生了兴趣。因为不用坐班,所以他经常开着车去深圳的每个地方去看盘。然后就这样,他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把深圳所有的楼盘都看了一遍。
这本身很了不起,但是熊辉的聪明不止于此。
2017
年
10
月
1
日,我们慕道社举行了深圳房产投资的活动,我邀请了他作为我们的演讲嘉宾。随后,我们的好几位成员都跟随着他去深圳几个区域踩盘。他们向我反馈说:跟着熊辉踩盘的收获,远远不是了解几个区域,几个小区这么简单。他们学会了熊辉总结的一整套
看盘技巧和方法论
。
这是我很佩服熊辉的一点:永远挑战自己,寻找新的财富之路,并且努力钻研,迅速成为行家。不仅如此,他还在投资的哲学上给我很大的启发。他经常讲一句话:
投资就是做数学题
。我觉得,这个理念非常有用,可以给很多人参考。
这个思想为什么有用?因为它能解决投资这件事情上,很多人的一个共同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他们把
“
我
”
这个东西看得太重了。
人活在世界上,必须要有自尊。但是自尊是一把双刃剑。在某些时候,情绪化的,非理性的自尊,非但不能给人带来好处,反而会害了一个人。投资领域,太强的自尊心和执念,会带来非常大的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期,社会上存在一个鄙视链:做公务员的看不起做生意的,认为做生意是投机倒把的奸商。做生意的看不起炒股的,认为炒股是赌博一样的投机。而炒股的则看不上炒房的,认为炒房是下九流,是毫无技术含量的赚钱。
正因为这个
“
鄙视链
”
的存在,很多人才在房产价格的巨大上涨的时代,坚定地选择了看空房产,踏空了一个十几年的上涨行情,错过了几百上千万的收入。尤其是那些中老年人,做了一辈子公务员,或者做了一辈子生意,现在让他去转行做那个他曾经看不起的另一个行业,例如说炒房,让他当小学生,从
ABC
开始学起,他心里一万个不愿意。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的执念太深,想到
“
我
”
太多,太考虑
“
面子
”
问题,而让
“
里子
”
受到了伤害。
正确的方式,则是把投资仅仅看作是投资而已。不要把
“
我
”
代入进去。我感觉到很无用,很惭愧,很羞耻,
OK
,知道了,但是这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投资本身究竟好不好,收益高不高,风险大不大,我对趋势的把握是否正确。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当你面对一道数学等式的时候,例如
2+7=9
,你是否会感觉到恐惧?你是否会感觉到厌恶?你是否会感觉到羞耻?我想肯定不会。所以当你把投资仅仅看成是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去除对于投资的一切杂念,从投资本身来看待投资这件事情。
为什么我们必须去除一切杂念,心中空无一物地看待投资这件事情?因为投资是一种以获取财富为目的的,高度竞争的游戏。如果你偏离了获取财富这个目的,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哪怕是投资领域的顶级高手,在做一件投资决策的时候,如果掺杂了感情或者其他东西,都会导致惨败,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