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
(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
张大千 1963年作 嘉藕图
1960年前后算是张大千艺术生命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它是张大千由工笔、写意等中国传统画技法进入欧美式的泼墨泼彩画法的分水岭,而以是年所作、三年后以14万美元售与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社的《大泼墨荷花通景屏》为开山之作,又以1962年所作《青城山四通景屏》奠定基础,至于1965年的《瑞士雪山》、1968年的《长江万里》卷而达其巅峰。
尽管此后他仍多有中国传统画创作,且已臻于化境,但最能概括他的艺术特色的仍莫过于泼墨泼彩之法的大量应用;
而且,更重要的是,张大千此时期后以中国传统画法创作的作品,也多受泼墨泼彩技法的影响而融汇了许多的意象元素,这只要从其前后同一题材作品如荷花、山水等的技法变迁即可窥豹一斑,此幅画赠故人李德英的《嘉藕图》便是其中力作。
尽管在荷叶经脉、荷茎、荷瓣的勾勒、刻画上,此幅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小写意中国画技法,但在荷叶的铺排渲染、尤其是作为背景的荷叶的夸饰上已经明显有了泼彩的成分,与他1975年创作的《泼彩朱荷》屏风极相仿佛,尽管似略显稚嫩,但与早年所创作的同一题材作品如署为乙亥(1935年)作的《五色荷花》之类则有了明显的不同。
此外,就形式尺幅而言,一般以为,在进入泼墨泼彩之前,张大千作品少用巨幅,而创新泼墨泼彩技法之后,所作则多用巨幅,据统计,张氏作品中尺幅最巨的前十位都诞生于此期后。
就此而言,此幅创作于1963年的、兼具前后两种艺术风格的《嘉藕图》虽在题材上与此前所作仍有沿袭,但从其艺术技法和所采尺幅看,完全可视为张大千此一艺术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品。
《嘉藕图》之重要,还在于它是张大千画赠李德英五十大寿的贺礼,见证了他与其至交好友深厚情谊。
上款李德英即张大千红粉知己李秋君七弟李祖莱妻子。
张大千与李秋君知己经年,即对李秋君兄弟亦依李氏口吻,如他在《与祖莱德英书》中直呼李祖莱李德英“七弟”“弟媳”,在另一幅赠李德英五十寿的《阆苑山君》题款则径呼李德英为“七娣”;
而张大千去国后,在港展览作品皆委托李氏夫妇代办,可见双方私交之深。
《嘉藕图》为香港首屈一指的华人收藏家张宗宪先生旧藏,张氏对此极为珍爱,视为“镇宅之宝”。
据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已故著名油画家陈逸飞先生曾为张先生作油画肖像,张氏即取张大千此幅作为背景,可见宝爱之深;
而这显然与画幅中暗寓之意有关:
画幅中一枝荷花开得尤其灿烂,衬以旁边几朵仍含苞待放的花蕾,极寓“一枝独秀”意,甚为少见。
业务联系电话:15899791715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投稿及广告推广合作请联系:
廖伟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经典
(直接点击标题可进入浏览)
书画高清资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倾仰情深——赵孟頫手札高清大图全集
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虽远为慰——王羲之传本手札墨迹十三帖
极感远意——黄庭坚手札大全
名家访谈
【对话名家】補砚斋访谈录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上)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下)
经典专题
《石渠宝笈》特展布重量级展品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