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雪涛宏观笔记
发布天风宏观团队原创研究。我们不做新闻式的点评,不做几十页的长篇,只做最好的“轻深度”——抓热点、破难题、重逻辑、短篇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雪涛宏观笔记

出口“转正”之后(天风宏观宋雪涛)

雪涛宏观笔记  · 公众号  ·  · 2023-12-08 17: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出口向上的动能不断增强,考虑到价格拖累减弱,美国需求回暖等,我们预计明年出口中枢或在5%左右。

文:天风宏观宋雪涛/联系人孙永乐

在低基数和外需好转的作用下 ,11月出口同比增速较10月回升6.9个百分点至0.5%,结束了今年5月份以来的负增。11月出口环比增速与2017年-2021年均值水平的差距从10月的5.1个百分点收敛至2.4个百分点。出口景气度逐步回升。

第一,今年以来中国出口份额保持稳定。

2023年1-9月,中国出口占主要国家的份额为20.7%,略高于去年同期的20.6%。

中国出口份额的提升主要受益于中间品和资本品的占比上升。 2023年1-7月,中国资本品和中间品在主要国家中的占比相比2019年分别提高了2.1个和2.6个百分点,消费品的出口份额则下滑了0.6个百分点。

2023年1-10月,中国出口乘用车359.8万辆,超过了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2023年1-11月,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对中国出口的拉动率为1.4%。

第二,美国补库存需求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不断增强。

11月美国和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率相比10月分别上行了2.3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是本月中国出口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近两个月美国PMI等部分指标有所回落,但美国经济韧性的逻辑并没有打破 ,三季度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相比二季度回升2个百分点至-0.65%,10月员工平均时薪同比增速依旧维持在4%以上,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企稳在5%以上。

消费电子、家具、纺织服装等商品逐渐从去库存转向补库存,驱动中国相关商品出口改善(详见 《哪些商品出口将受益于美国补库存?》 )。

11月中国手机出口同比增速较10月上升32.8个百分点至54.6%,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速上升28.7个百分点至12%,家具及其零件上行12.7个百分点至3.6%。

对美出口如期好转的同时,欧盟正在拖累中国出口,11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速下滑了2个百分点至-14.5%。

虽然中国出口以欧美为主,但美国占核心地位 (详见 《哪些商品出口将受益于美国补库存?》 ),美国需求决定了中国出口的方向,欧盟只是影响出口的斜率。

第三,今年出口依然超预期,而且现实体感比数据表现更好。 当前出口增速受到了价格下滑、人民币汇率贬值等因素的拖累。(详见 《出口仍然是今年经济的亮点》 )所以出口数量同比增速会高于人民币口径出口增速,也高于美元口径出口增速。

但从出口数量上看,今年出口数量同比增速表现并不弱,10月中国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的增速分别为-9.7%和7.4%,出口数量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转正。

往后看,出口价格有望回暖。

随着进口需求回升,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已经企稳回升。从历史经验上看,美国进口商品价格一般会领先于中国出口商品价格6个月左右。这意味着后续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或有望好转,价格对出口增速的拖累也会放缓。

外需也有望维持韧性。 相比于经济状况,库存水平对出口的影响或更为明显。我们预计尽管欧盟经济持续走弱,但美国经济不衰退并开启补库存会成为后续中国出口和全球需求的核心支撑。世界银行和IMF也将2024年全球贸易实际增长率从2023年的1.7%和0.9%分别提高至2024年的2.8%和3.5%。

总的来看,依靠着份额端的韧性,今年中国出口表现并不弱,在7月出口增速见底后,出口向上的动能不断增强。

明年, 随着出口价格见底回升、美国补库存带动全球贸易增速回升、中国份额端韧性延续以及今年的低基数,我们预计明年全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有望上行至5%左右。 出口对明年经济的支撑相比今年也有望进一步走强。


风险提示

美国补库存力度低于预期,海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中国需求不及预期

团队介绍

宋雪涛 | 宏观首席研究员

中证协培训讲师,保险资管业协会百人。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人民银行研究局访问研究员,CF40特邀研究员,发表有CF40专著、学术论文、央行工作论文等。2018、2019、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前15名),2021年金牛奖最佳分析师(第3),2020、2021年Wind金牌分析师(第3)、上证报最佳分析师(第5),2019、2020、2021年新浪金麒麟分析师,2020年21世纪金牌分析师(第5),2020、2021年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向静姝 | 研究员

曾任职于英仕曼投资旗下核心量化对冲基金AHL。 伦敦商学院硕士。主要负责美国经济、全球央行和美股美债研究。


林   彦 | 研究员

曾任职于弘尚资产(红杉资本在中国的证券资产管理平台)量化投研部门,负责商品期货投资条线。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和基本面量化研究。


张   伟 | 研究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经济政策和利率研究。

孙永乐 | 研究员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主要负责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流动性研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