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太空
腾讯太空官方微信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开春,Burberry格子奢花第一名 ·  2 天前  
植物星球  ·  立春,樱花初开,狼尾蕨绿 ·  4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3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太空

周末科幻 | 同年同月同日生(上)

腾讯太空  · 公众号  · 探索  · 2018-08-05 20:20

正文

这是一个关于平行空间的故事。

候鸟彗星15年飞临滨海市一次,三十岁的冯星泽出生时赶上了候鸟彗星,15岁又看见了彗星,30岁时又看见了彗星,一生似乎与彗星有着某种缘分。

15岁时,他遇见了秦珊,但是很快便失去了这个姑娘的任何消息。虽然只是匆匆几日的缘分,但是这个姑娘,却是大龄单身青年冯星泽梦里不可磨灭的影子。

候鸟彗星再次来临,已经是电台记者的冯星泽,忽然听见电台里一个叫秦珊的姑娘,给他点了一首老歌。他仿佛抓住了一丝光亮,于是开始寻找秦珊的踪迹。然而,播报过新闻的电台同事们,却丝毫不知秦珊曾打来电话。

……

1

这辆绿色老吉普车,除了收音机和后视镜,已经没什么值得我留恋的了。

驶离都市,我关了空调,右手握着方向盘,左手摇下左侧的玻璃,又咸又潮的海风吹了进来。空调的压缩机可能在三个月之前就有了毛病,如果速度提不到80很难在吉普车内感受到清凉。

这辆十几年的老车,伺候过我爸和我两代人。如今我开着它去做采访,总会被人当成老古董围观。我和老爸商量着买辆新车,他说:你有钱你自己看着办。

我有钱还用跟您商量?

我爸嘿嘿一笑,我妈则默契的回头把眼一瞪:媳妇呢?没媳妇,就甭提换车的事。

三十多年的老夫妻,这“催婚连环手”配合打得无可挑剔。

吉普车在海滨大道飞驰,椰树在深蓝的海天幕布上向后撤退。今天的云层很厚。

“从我们直播室大楼的窗户望去,今天的云层很厚啊……”收音机里,主播周伟将我心中的话传达给了滨海市的百万听众,他嗓音极富磁性,低沉又有魅力,“东南地区由于受台风影响短期内将无法迎接候鸟彗星的回归,不过我国其他地区,只要无云,都能欣赏到这十五年一次的天文盛况,朋友们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给我们留言,今天的主题是‘我与候鸟的故事’,谈谈你记忆里十五年前,或者三十年前,甚至四十五年前有关候鸟彗星的故事。”

另一位主播佳佳则用清澈的嗓音接道:“我们滨海市的市民也不用遗憾,据气象台刚刚发来的消息,阴雨天还将持续三到五天,而候鸟彗星的可观看周期是七天,您只需耐心等待几天,也能赶上个彗星尾巴。”

“是了,大家可以现在微博和朋友圈里,看看别人拍的,先过过瘾罢!下面,是本台记者对紫金山天文台天文专家的采访……”

我猛地将油门踩到底,吉普车嚎叫一声窜了出去,真恨不得撞死周伟这王八蛋。

现在电台也搞了视频直播,本来只需要打个电话的事,如今也要去当面采访。候鸟彗星的报道,成为了全国媒体的热点话题,滨海交通广播的“一路同行”栏目,作为东南沿海收听率最高的电台,自然要博个好彩头。

我昨天在去南京的路上奔波一整日,流了一整天的汗,好不容易搞来了对天文专家的采访,结果这孙子只报了个“本台记者”,连名字也不给我上。


离家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父母想必已经置备了一桌的晚饭,等我回去。

会买生日蛋糕吗?

如果有个姐姐或者妹妹来操持,或许这么办。爸妈应该还是会以长寿面来作为我三十岁生日的庆贺,传统又内涵,主要是简单又省钱。

要说,我和候鸟彗星还有一段“孽缘”。

我出生的那天,正是这颗彗星在滨海市上空经过,三十年前的中国老百姓还是普遍愚昧,多把彗星当成了扫把星,而我的降生,对于当年根儿在农村的家庭来说,并非吉兆。

也正巧,我出生第三天,老叔养了两年的牛就丢了;我满月的时候,做饭的厨房走了火,烧掉了半扇窗子。尤其是我的爷爷奶奶,有很多年都过不去这个坎,看见我就跟眼里进了针似的不舒服。

直到我上了小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通人情世故的大伯父借此向家人解释,冯星泽哪里是什么扫把星哦,这明明是文曲星。

或许是受了这句话的暗示,也是为了摆脱我作为扫把星的噩运,接下来,我一路高分猛进斩将过关,上了重点高中,又考上名牌大学,后来又进入媒体行业当了记者,真正靠着笔杆子卖字为生了,我爷爷更加坚定了我是“文曲星”的推断。

周伟的声音钻进我耳朵,“一位叫‘宝贝轩’的朋友留言说,上一次的候鸟来临之时她刚上小学,那时候听了新闻,一家人搬着桌子,摆上了酒菜,隔着墙招呼邻里乡亲过来,一边喝酒吃饭,聊着闲天儿,一边看着彗星,那滋味儿,无比惬意,可是如今生活在城市之中,就再也难以体会了……”

“嗯,再看看我这一位,昵称为迪丽冷巴朋友……”

“这是冬天的迪丽热巴吧。”

“哈哈,冷巴说,上次欣赏彗星的时候,还是高中补习的时候,我是住校生,听说彗星要来,学生们都自发的不上晚自习,全都蹲在操场墙根下面等着彗星……”

“老师不管么?”

“老师也一起看呐……彗星刚刚出现在宿舍楼顶端的时候,整个操场都沸腾了,我现在还记得那欢呼,那咋呼……”

周伟接下去说,“有意思了,这里还有一位点歌的朋友。”

“把咱们当点歌台啦?”

“你听啊——周伟、佳佳你们好,一直很喜欢这个节目。今天是我三十岁的生日,我想点一首歌送给一位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朋友……”

“哟,这个有意思,同年同月同日生。”

“我们相识的时候,是十五年前候鸟彗星来临的那几天,但是彗星离开之后,他也如彗星杳然无踪……”

我开始注意聆听广播。

却听周伟接着念道:“……十五年来,不知他过的好不好,今天听到你们这个节目,又让我想起了他,所以希望你们能帮我放一首陈慧娴的《人生何处不相逢》送给他,送给我们的青春。”

我愣住了。

“她没留下自己和对方的名字吗?”

“留了……他的名字叫冯星泽……”

“女孩呢?”

秦珊,我心中默念着两个字。

“昵称是秦珊,这应该就是真名字吧?”

“好的,下面,我们就替这位昵称秦珊的朋友,把《人生何处不相逢》送给这冯星泽,祝他和秦珊,生日快乐!”

“那是不是一会儿得附赠一首生日歌?”

“别废话了,放歌吧……”

2

“随浪随风飘荡

随着一生里的浪

你我在重叠那一刹

顷刻各在一方

……

某月某日也许再可跟你

共聚重拾往事

无奈重遇那天存在永远

他方的晚空更是遥远

……”

眼泪模糊了双眼,心口剧烈的跳动。我一个右打把,硬生生的将车停在马路右侧两棵椰树之间,拉了手刹,这才敢大口的喘着粗气。从窗畔驶过的后车抗议似的按着喇叭,我无心理会。

十五年了,我终于又有了她的消息。

我赶紧拨通手机,极力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

“老于……你帮我联系一下后台留言那个秦珊,问问她的联系方式。”

“你谁啊?”

“我?星泽!”

“哦?”

“你问到了立刻告诉我,立刻!”

老于挂了电话。

将车在楼下停好,已经是七点半,还不算晚,不过天空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

我爸妈自打结婚,就住在镇子中学分配的这栋三层小楼里。楼房的面积六十平米,我直到上初中,都用的是楼道的公共厕所,后来学校又整修了教工宿舍楼,房间里才第一次有了抽水马桶。

穿过爬山虎张牙舞爪的单元门,我踩着破旧的楼梯匆匆上了三楼,可刚走到二楼楼梯拐角,就听到了河东狮吼。

“冯主任,我已经对你彻底绝望了,我不需要你任何的辩解,更不相信你的任何承诺……”

我爸一腔的怨愤:“我说没有就没有!还要我怎么解释?”

怎么着?难不成我爸临近退休的年纪,还枯木逢了第二春?

“算了,儿子回来了,我什么都不说了!”

我爸回头看着站在门口的我,遇见救星似的:“你妈抽风,别搭理她!”

我妈腾地从厨房两步跳了过来,指着厕所道:“星泽,你也知道你爸这肺病,这才从医院出来几天呐,可你去厕所里闻闻,这烟味儿,都赶得上小区门口新疆烤肉了!”两道看破一切的眼光穿透厚厚的镜片怒视我爸,“还不承认!”

没出桃色事件就好。

“爸,您就少抽几根,不行么?我这总是在外边,回来也不方便,就自觉点吧,为人师表的……”

我爸一脸的无奈,摆了摆手,“算了算了,我不跟命运做无意义的抗争,以后我再上厕所,一定全程自拍小视频!自证清白。”

“自己若不自觉,反正难受的不是别人!”

我看着一脸郁闷的老爸,轻声安慰:“我妈是为您好。”

“我没抽!没抽!就没抽!”

“行,您没抽……”

我妈却吼道:“唠叨什么呢,过来吃饭!”

桌角,还有一捆熟悉的红线。

“我都三十了,不用了吧?”

我妈似笑非笑:“媳妇呢?”


3

“联系了吗?”

电话里传来老于瓮声瓮气的嗓音,“联系谁?我这开车呢,你长话短说。”

“秦珊,你联系了没?”

“秦珊?谁?”

我压了压心头的火,“秦珊!刚才给我留言的那个……”

“行了行了,明天台里说。”

“于总管,我交待你的事,你上你点心行吗?”

“有交警,我不跟你废话了,明天见……”老于挂了电话。

秦珊,是我青春记忆中的昙花,惊鸿般乍现,留香十五年。

那是十五年前的八月。即将升入初三,所以那个暑假都是在学校补课。我所在的滨海二中是一所重点中学,离家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所以三年里都是住宿。

暑假补课的,只有初三和高三两个年级。我性格比较孤僻,有一股好学生的清高,一般晚自习之前的一个小时,即六点到七点之间,我都会自己一个人晃荡,有时候拿着随身听听听音乐或者广播,很少与人交流。

候鸟彗星来的那天,是我的生日。我妈特意还从老家的镇子里赶来学校,将一袋煮好的鸡蛋和一条红线交给我。

“成家之前的所有生日,都得系手腕。”

“我住校呢,这个太扎眼了,老师问起来怎么办。”

“那怎么了?辟邪不行啊!”

我无奈,只得将红线塞进校服裤兜儿里。一天也没想起将那红线系在手上。

“你也过生日?”

傍晚的时候,我站在学校东部的一座碎石头上,望着院墙外面的东山。东山之后便是大海,不过翻过墙头,能看到五厘米左右长的海面。秦珊站在碎石头下问我。

我看到她右手腕也系着一圈红线。

“你怎么没系上?”她登上碎石头。她也穿着初三的校服,个子跟我差不多高,一头蘑菇发,瓜子脸蛋,白净秀丽。

“你家也是这风俗?”我问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