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作品邀请展
田沁鑫导演作品
《聆听弘一》
“民国艺术之父”李叔同或“一代高僧大德”弘一法师,在青春靓丽、衣着时髦的民国广播人口中不断被提及,并被剧中人以“戏中戏”的方式装扮演绎,但他的具体形象,始终未在舞台上出现,仅以剪影或肖像,在颇具先锋气质的多媒体影像构建的一个个场景中,与观众谋面。
演出时间: 2017.08.31-09.03/19:30
演出剧场: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演出票价:100-580
套票优惠:本场演出480、400两档票价尽享2张85折,3张及以上8折。
购票:http://m.chncpa.org/product-1036400.html
话剧《聆听弘一》是中国戏剧舞台上别开生面的一部创新作品,是田沁鑫导演在话剧《北京法源寺》之后又一部重磅戏剧作品,也是田沁鑫导演对弘一法师的一次回应允诺。
人生有很多怕,怕苦难,怕孤独,怕没面子,怕没爱,怕失败,怕高压,怕伤害,也怕承担,最怕责任,怕诽谤,亦怕是非,怕诋毁,怕不信任,最怕背信,怕各种爱而不得,很多最怕,怕生病,怕没钱,怕死亡。
可我也希求美好,希求很多宽容,很多饶恕,大量赞美,尽力爱护,骄人成绩,诸多帮助,更多信任,很多友爱,很多金钱,很多权利,很多爱情能得,很多做事通畅,很多诸事圆满成功,很多自由幸福快乐,很多梦想可以实现,很多贪婪能够得逞。很多………什么。
创作《聆听弘一》中,有很多发问,也有感悟和感动,
李叔同,是一面光辉的镜子,他照见了我所有的不勇敢!
李叔同“
以戒为师
”,“
精良做人
"!在纷繁的人世中,平衡到欲望的自控力,自觉在妄想的存在中。
做人,弘一法师说,少点儿欲望和贪婪!
李叔同“
悲欣交集
”,苦,是世界的底色,是真相。那么,有什么突破?“欣”,是喜乐之解。苦之后,有解脱?抑或苦的时候也能得自在?
全部的放下,我做不到,李叔同做到了。
就像他告别人世之前写到:“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无怨、无悔、无恨的最终告别。
话剧《聆听弘一》
我认识了一个饱满的人生,李叔同。
领略了一场“悲欣交集"的送别,弘一法师。”
导演:田沁鑫
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的舞台剧。多面弘一,将在同一个舞台上出现。打破线性时间的格局,以非同一般的方式,出现立体感知的大师。与其说是一台舞台剧,不如说是一堂勾连各种独特舞台手段,让观众现场得到人生开示的“大师课”。
祖籍浙江,生于天津,出身豪门,自小饱读诗书,诗词、书画、篆刻、文学、音乐、戏剧均卓有建树。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等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奇才,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中国采用图文广告艺术的第一人,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刊物,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话剧社。
弘一法师
(1880-1942)
俗名 李叔同
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
谈“民国”才子,必谈李叔同,
谈佛教律学,必谈弘一法师。
从李叔同到弘一,送别半世红尘的风流炽烈,焕然半世菩提的傲骨慈悲。
做才子,他身世显贵,家族号称津门富甲,弱冠之年便名震上海滩,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样样精通;
做僧侣,他一念入佛门,修行佛家最苦的律宗,作为世俗与佛门的桥梁,积极排解世人的误会,让人们对佛教与佛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锦衣玉食的大才子,到孤灯素餐的大法师,这是厌倦红尘的一念之变,还是命中注定的落叶归根?
弘一法师 李叔同
8.13抗战爆发,上海的“华界”遭日军轰炸,大量被毁。上海的租界,即“孤岛文化”却呈现出畸形的蓬勃。电影、出版、娱乐等产业,纷纷躲入租界,狂放发展。由百货公司的富二代们,创立推动了中国广播业的兴起。
网络播客“坏蛋调频”为这段历史,创作了一档可听、可看的专题节目,在“田氏戏剧”的舞台空间结构里,当下与民国,时空错落,崇高与堕落,亦步亦趋。“坏蛋”穿梭,“撞见”一代高僧......
不同演员,不同心境,不同时空,不同境界。对同一人物进行多面展示,观众将透过本剧,看到最不拘一格的表达方式。而对于演员的选择,将会大大出乎观众的意料。但这意料之外,在该剧的独特性面前,又尽在情理之中。
这台戏里,没有一代高僧的训诫。
“坚持不让弘一法师出场,是不希望把戏做成传记,所以采用‘聆听’的方式——由广播剧演员带出弘一法师的诗、与亲友的书信、朋友回忆他的话,以及他的佛法主张。这样就不会出现大家妄言法师,或者我打妄语去编撰法师。”
——导演 田沁鑫
《聆听弘一》,猜测与史实相伴,寻找与装扮相生。七嘴八舌拼凑出来的弘一法师,渐次成为丰富而立体的传奇。
田沁鑫导演是当今戏剧界最重要、最富有创造力的导演,在她的艺术感召下,此次集合大量艺术家、学者、佛教大德参与《聆听弘一》,聚力共同营造重要文化影响事件。
《聆听弘一》特约深受网友喜爱的网络播客“坏蛋调频”的创始人兼主播之一伍叁伍伍,“萝卜电台”主理人罗兵参加演出。
传递时代文化精神。
——中央电视台
从来不复制他人,也不重复自己的导演田沁鑫,带着一众青年演员,找寻到走进弘一法师灵魂世界的通道。
——《北京青年报》
在各种IP被争抢的当下,做一部浸润中国文化精神的话剧,田沁鑫直言非常有压力,而压力主要来自当下整个时代商业大潮的冲击。但她的态度不是顺从,也不是回避,而是突围。
——《新闻晨报》
舞台上自始至终并没有出现弘一法师的形象。你能看到的,是电台的电波穿越时空勾连起的当代和民国。两个时空中,电台主播为创作《聆听弘一》磨破嘴皮,广播剧里饰演弘一法师的演员沉迷于角色无法自拔,上海富商千里迢迢奔到福建拜访弘一却只能从侍者口中得知大师的一点点信息……这一点点一滴滴,汇聚在一起,拼凑出一个渐渐清晰的弘一法师。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