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知识精选
带你走进地理知识的殿堂,天文、地质、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等,大家多多推广,希望能给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地理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14 小时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14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春日旅行第一站,去看大地的“五线谱” ·  22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9张图,带你看中国最美冰瀑!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 ...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冰上转场你见过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知识精选

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地理知识精选  · 公众号  · 地理  · 2018-08-20 11:17

正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古往今来,桂林山水一直因其奇俊秀美、独一无二的山川与江湖而闻名于世。而阳朔十里画廊,更是一步一风景,触目皆画面。骑车漫游于这条位于阳朔月亮山的长约十里的山径,游人们将欣赏到沿途如诗如画,秀丽奇异的风景,仿佛置身于偌大的自然美术馆中欣赏一幅幅传世画卷一般。这便是十里画廊的由来,而创造了一幅幅神奇画作的伟大画家,便是大自然,如果要给这些画家们划分出一个艺术流派,那一定非“喀斯特地貌”派莫属。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喀斯特(Karst),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至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

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溶洞。这种奇妙的自然作用,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现为:CaCO3+CO2+H2O=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如果受热或遇周围压强突然变小时,其中溶解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此时的反应方程式为:Ca(HCO3)2 =CaCO3↓+CO2↑+H2O。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加之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

我国喀斯特现象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2400年前。距今约400年前的徐宏祖(徐霞客)已专门研究并记述了南方喀斯特地形与洞穴。

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给人类留下的宝贵礼物,无论是峰林、石芽还是溶洞、峡谷,它们不仅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资源探索带来可贵资料,还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而阳朔十里画廊,群峰挺拔,峰丛林立,风姿多态的喀斯特景观星罗棋布,地下洞系密集交织。地表的秀丽山林与地下的钟乳石笋交相辉映,构成了大自然“奇峰、奇洞、美石”的奇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