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在线
为全国的心脏医生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解答医生临床问题,为基层医生与三甲医院心脏医生之间顺畅沟通搭建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假期结束好几天了,我还没回过神来…… ·  2 天前  
书单来了  ·  我给生活提供了这么多笑料 ·  3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11 日,宜柔软 ·  2 天前  
老铁股道  ·  A股:真牛逼,杀疯了! ·  2 天前  
老铁股道  ·  A股:真牛逼,杀疯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心在线

GW-ICC 2024报道 | 国际联合论坛:针对性预防和疾病管理

心在线  · 公众号  ·  · 2024-12-09 17:30

正文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对公共卫生系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传统的“一刀切”预防策略在降低CVD风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效果有限,且无法满足个体化需求。随着对CVD病理生理机制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精准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性预防管理应运而生。11月9日,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国际联合论坛——针对性预防和疾病管理成功举行。本次论坛围绕替泽帕肽的降血压作用, 社区家庭血压干预研究, 循环蛋白在心血管代谢疾病中的作用, 蛋白质组学预测心房颤动以及Heart期刊介绍等多个角度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剑桥大学纳菲尔德妇女与生殖健康部 Kazem Rahimi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王继光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曾春雨教授 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蒋宏峰教授 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


首位讲者是耶鲁大学医学院 Harlan M. Krumholz教授 ,他讲述的内容围绕替泽帕肽的降血压作用这一主题展开。主要讨论了Tirzepatide在肥胖人群中的使用及其对血压、血脂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者通过试验发现,Tirzepatide在减少体重、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总胆固醇、LDL、HDL以及甘油三酯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对血压的降低效果,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人群中,Tirzepatide导致血压显著下降,且效果在整体人群中较为一致,而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人群中,其效果可能因药物剂量调整而受限。研究还发现,Tirzepatide的降压效果部分由体重减轻引起,但也有约30%的未解释因素,提示药物可能具有除减重外的其他心血管健康促进作用。此外教授提到在中国进行的相关试验也显示了类似的效果,尽管中国人群的饮食背景与美国不同。最后,研究者提出对于无肥胖但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未来可能探索Tirzepatide的独立降压效果。


接下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 李燕教授 带来社区家庭血压干预研究的精彩讲述。主要围绕家庭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其临床价值展开,介绍了家庭血压监测在提高高血压意识、诊断准确性和控制率方面的作用。教授提到,家庭血压监测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控制率有显著关联,且被多个国家的高血压指南推荐。然而,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标准化报告缺乏、患者使用不当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授介绍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家庭血压监测数据传输和报告系统,该系统可自动生成标准化报告,已在上海等地的临床实践中应用。此外还提到了正在进行的“社区高血压干预试验”,旨在探究较低的家庭血压目标是否与更好的临床结果相关联,并促进标准化家庭血压监测在社区医院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


随后北京大学医学部 庞云捷教授 介绍了循环蛋白在心血管代谢疾病中的作用。主要介绍了近期发表在《Heart》杂志上关于循环蛋白质在心血管代谢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该研究通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探讨了循环蛋白质与心血管代谢疾病之间的关联。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方法、结果和未来工作。主要目的是评估循环蛋白质与心血管代谢疾病之间关联的方向和强度,为潜在生物机制和药物靶点的研究提供线索和参考。研究结果包括:在观察性研究中发现了560种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相关的蛋白质,一些蛋白质表现出多效性,即一个蛋白质与多种心血管代谢疾病相关;部分关键蛋白质在模型性能上优于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并具有临床意义水平的改善;部分蛋白质已获得治疗批准,可能成为未来药物开发的候选靶点。未来工作将进一步研究循环蛋白质标记物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系,并比较中国东亚和欧洲人群的遗传关联。


下一位讲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秦献辉教授 讲述了蛋白质组学预测心房颤动。主要探讨了利用蛋白质组学预测心房颤动(AF)风险的可行性。教授从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方面展开,强调了AF作为最常见的心脏疾病及其导致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指出传统工具在预测AF未来事件上的局限性。教授介绍了蛋白质组学技术通过识别蛋白质表达水平和修饰趋势来早期检测疾病,并提到了一些与AF相关的血浆蛋白质研究。此外还介绍了在英国生物银行研究中开发的基于蛋白质的AF风险评分模型,并与传统临床和多基因风险评分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模型在预测AF风险方面具有优越的预测价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