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种可穿戴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电池续航时间短。目前的电池还不够强大,像Apple Watch也无法兼顾轻巧的外观设计和一天以上的续航时间。
对于戴在手腕上的贵重物品而言,倒也够用,但要进一步规模化,实现可穿戴产业所设想的智能服饰、智能鞋履和智能首饰,恐怕就不太可能了。
如此说来,欧莱雅新出的UV Sense可就神乎其技了。它永远都无需充电,也没有内置电池,可以直接贴合人体,并能连续运行四周时间。阳光是它的感应对象,也是它的动力来源。
[欧莱雅供图]
UV Sense由欧莱雅携手可穿戴技术公司MC10及设计工作室Fuseproject共同开发,可以像美甲贴片一样直接贴在指甲上,随时随地测量你的身体所接收的紫外线强度。
通过NFC(近场通信)技术,可同步Sense和手机,读取紫外线数据。产品的数字界面将通过另一组数据显示。
2016年6月,欧莱雅推出首款名为My UV Patch的智能皮肤贴。大小和一片创可贴差不多,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白色变成蓝色,是首款面向主流消费者的可伸缩电子产品,将这款皮肤贴贴在任何一块皮肤上,掏出手机给它拍张照片,你就能查看具体的紫外线辐照数据。(点这里阅读)
欧莱雅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免费发放了100万片这种智能皮肤贴片。
UV Sense的尺寸更小,操作更简单。从技术角度讲,UV Sense几乎零成本。它由一小块聚合物内置三个组件构成:一个传感器、一个电容器和一根天线。
紫外线所包含的能量可自然激活传感器,测量数据储存于电容器内。(没错,电容器和电池一样,也能储存能量,但它不是利用化学物质,而是通过控制电场储能。缺点是电容器储能较少,但对于UV Sense这种低功率产品而言绰绰有余。)
接着,天线将数据传输到手机上,其动力则来源于手机的无线电信号。
[欧莱雅供图]
当然了,这项技术只是构建UV Sense所涉及的众多难题之一。除此之外,它还必须拥有完美的用户体验和工业设计,而这就是Fuseproject伊夫·贝哈尔(Yves Béhar)团队的责任了。
“我们经常设想一个技术更为独立分散的时代。”贝哈尔说道。他的作品包括Jawbone Up智能手环等标志性的可穿戴电子产品。
“在UV Sense身上,我们绝对朝着这个时代迈进了几步,至少做到了如此袖珍的尺寸。”
然而,袖珍不代表隐形。“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问题,这么小巧的产品如何使用?该放在哪里?怎样才能不丢失?它又如何融入你的日常活动?”贝哈尔说道。
Fuseproject首先思考UV Sense适合放置在人体的哪个部位。贴在脸上,会被鸭舌帽遮挡。贴在手腕上,会被上衣覆盖。
最佳位置莫过于人手,更具体地说,是手指甲,这是人体永远裸露在外的一部分。
更棒的是,指甲质地坚硬,而且不会出汗,也就是说,UV Sense带黏性的底部可一次性粘附几个星期。
“指甲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部位。因为对女性而言,它可以做美容修饰,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成美甲。”贝哈尔说道。他指出,UV Sense将提供多种多样的设计选择。
“此外,它还能作为装饰品,贴在眼镜、手表或闺蜜同款手链上。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万能的。不是每个人都会把它贴在指甲上,夏天外出接触阳光时,你还可以把它贴在配饰上。”
退一步看,对贝哈尔而言,UV Sense代表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新型可穿戴设备。它是无需电池的一次性传感器。
这种最简方案是Apple Watch的反面,后者测量各种生物识别数据,提供无数花里胡哨的功能,贝哈尔把它比拟为一台执行多重任务的笔记本电脑。
[欧莱雅供图]
“如果你想兼顾更多传感器。那就需要更大的尺寸和电池电量。”贝哈尔指出。
“但我设想的是这样一个空间:所有传感器各有专门用途,结合起来可全天应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和家中的各个角落,摆放在最理想的位置,彼此互联,为你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就未来的可穿戴技术而言,这是一种可行的设想,迷你、不起眼的贴片,哪里合适贴哪里,只跟踪至关重要的个人健康信息。
但消费数据显示,在购买可穿戴设备几个月后,很多人新鲜劲头一过就弃用了。
那么这一切努力真的有意义吗?或许有吧。毕竟这些紫外线传感器改变了不少人的日常行为习惯。
在早期紫外线贴片的试用测试中,34%的使用者提高了涂抹防晒霜的频率,37%的人表示他们更经常待在阴凉处了。此类行为如果能够坚持数月、甚至数年,给皮肤带来的健康益处不难想象。
如此有用的 UV Sense价格究竟如何呢?欧莱雅表示“会低于 50 美元”,也就是说只需花费人民币 330 元即可拥有。如果你想尝试,今年夏天可以先在美国购买,全球发售大概要等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