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局财经
大格局下的经济和商业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李时珍草本足浴包:睡前泡泡脚,轻松赶走老湿寒 ... ·  3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云南旧影1938年,丽江古城保山腾冲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局财经

她已经不在了

解局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6-11 16:00

正文

来源:罗文益(ID:wenyidehua)

我说我采访过一位在KTV坐过台的姑娘,她有些精神方面的疾病,也住过院,半个月没联系之后,没想到突传噩耗,说是人已经不在了。跳水,自杀。

如果是她直接说的,我可能不信,但是用她微信的人(可能是她爸爸或者妈妈,我没问),直接给我发来了她的死亡证明,盖了红章:

说实话,哪怕是现在,看着这张图、她的死亡证明,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作为一个大老爷们儿,昨天一想到这事儿就流泪,现在打字还不利索。

因为这是 一个活生生的,我认识的人,还在很年轻的时候(98年的姑娘),就自杀了

最折磨我的是,她在自杀的前一天,5月16号,还跟我聊过天,她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那有没有相关的文章是关于即将死去的人遇到死神的”,忘了我当时在做什么,可能有点忙,我只简单回复了一句:“没看过这样的”:

说实话,现在我看到这个截图,还是忍不住流泪,因为在第二天的晚上,她就跳河了。

我为什么回复的这么简单、冷淡?因为这位姑娘在线上是个话痨,给我发了很多她看的书的图片,特别是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很多都是哲学、量子力学方面的,经常直接拍照、截图发我。

她有时候会问一堆问题,连着十几个。所以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真以为又是她在哪本书里看到的什么哲学问题。

没想到, 她是问给自己的

所以这两天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知道这是她问给自己的、是我们最后一次交流,我该怎么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我好好说话,或者问她为什么要问关于死亡的问题,就能探知到她可能要自杀?是不是就可以挽救这位朋友的一条命?

又或者说,她之所以在死前问我这个问题,是不是正是在向我求救?哪怕心灰意冷到极点,仍然有一部分的她还想要活下去,还在暗示我?

一直想,一直想。

也许,如果我是一个心理咨询师,而不是一个没什么耐心的朋友,我可能真的救她,但是对不起,郑雯婷姑娘,我没有识别出来你轻生的念头,我辜负了你的生命。

这里我说下我怎么跟这位姑娘相识的,希望有类似经历、体验的朋友,去找一找当地社区,或者专业点的心理咨询师,乃至于三甲医院, 我本人虽然看过一点心理方面的书,但是真的不懂,也不是很有耐心,请不要相信我,以为和我聊聊就能排解,希望你们能找那些专业的人,让他们来救助你

事情的起源还是在疫情刚结束的时候,我那时候心情也非常差,听了几期播客之后,想着不如做做播客,和不同的人聊聊。然后我在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说希望有想聊的朋友来找我。

当时加我的人不少,郑姑娘是其中之一,加的时候说自己是在KTV坐台的,问我有没有兴趣谈,我当然有兴趣,然后我们就加了微信。

加了微信之后,我们就通过腾讯会议开始聊。我本来想着,大家第一次语音,可能还放不开,没想到郑姑娘非常热情,甚至有点亢奋,跟我讲她的经历。

事先声明:我聊这些不是为了博眼球,我个人认为她的工作很正常,我也没有歧视过她。

她本人分享自身经历的时候是非常热情直接的,而且我们开始也是奔着公开对谈、公开分享的目的去的。(可惜那次采访的录音不在了,没有设置云端保存,因为本来只是测试通信状况而已,却一直聊了一个多小时。)

比如说,KTV的工作是怎么展开的。坐台的公主们和KTV之间,维持的是一种松散的联合,到了下午就和上班一样,自行过来;KTV只提供酒水,坐台的公主们等于是做酒的销售,有客人打赏或者要出去过夜,大头的钱基本上是公主拿的。

另外,KTV还会培训公主,由老一代有经验的人教下一代,教的内容就是如何拿捏客人、从客人身上捞到更多的钱,包括让他们买酒水之类。

当然,来KTV的男的,也都不是新手,他们也有很多感情骗子,通过话术欺骗这些公主们的感情、身体乃至于钱。

在我个人看来,很多在KTV从事相关职业的姑娘,身世大多不佳, 很多人是非常缺爱的 ,这些老嫖客们欺骗他们,也是有可能的。

拿郑姑娘来说,她就被骗过,对方来KTV消费,但是又说自己没钱,然后施展情感攻势,竟然能骗她跟自己一起同居,甚至连同居的被子、牙刷,都是郑姑娘自己购买的。一直到后来,这位渣男,也没给她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回馈。

但是郑姑娘的态度,给我一种奇怪的“ 无所谓 ”,被骗了感情、骗了身子,乃至于骗了买被子的钱,都无所谓,甚至让她觉得有点可笑。

现在想来,访谈中,她一直在笑场、一直在说话,整个人给我的感觉是能量特别充足。

她还笑着讲了她一个朋友的故事,也是她的同事,也是被来KTV的渣男给骗了的,最后她朋友还被骗到和那个渣男一起去山上挖竹笋……说到这个故事,她一直在狂笑,觉得她朋友实在是太傻了。

那次访谈挺轻松,主要聊的话题基本上就这些,后来我们就转在微信上聊了。

我当时不知道她的长相、不知道她的名字(她不愿意说),也不知道她的年龄,她对我来说还挺模糊的。

转微信聊天之后,主要是她在发,感觉倾诉的欲望很强,总想要找人说话。

可惜我这人喜欢独处,很讨厌在线上一直聊,所以跟她聊的时候,我回复的一般都不及时。但是为了不让她觉得太过寂寞,我又拉了一位也是搞写作的女性朋友,建了一个三人群,在里面聊天。

但是郑姑娘的聊天欲望实在太强了,看到我们没人说话,还会发一些很碎片的、没有逻辑的话,一发几十条。我们俩也不知道怎么回,于是那个群也渐渐冷掉了。

直到后来我们一起经历了一个大事件,就是她的堕胎。

她被一个男的骗了,听对方的话没有做安全措施,结果怀了孕,一开始她自己不知道是没察觉还是觉得无所谓,直到孩子已经几个月了,才回到家里,决定要不要打胎。

这时候,在我们三个人的群里,她的家庭、她过往的经历才一点点浮现。

首先,我们知道她的家在浙江农村,家里有一个妈妈,在外面打工,拉扯她和她的弟弟;但是她妈妈、爸爸和她的关系很差,父母也离婚了,她妈妈经常把她关在房子里,甚至还会没收她的手机,不让她出门。

其次,她说自己 因为这次怀孕,恐怕又要进精神病院了 ,她说自己已经去过几次了,都是被她妈妈强行送进去的;而且她之前也尝试过自杀,现在怀孕之后,连村里的干部都来了,好像是在监视她。

这次虽然她是未婚先孕,但是她妈妈不想让她打胎,因为这样可以让她“有了孩子就安定下来”,所以把她锁在了家里,然后自己出门去工作了。

当时我们都支持她打胎,因为她这个情况,说实话,孩子生下来,不管是考虑到遗传,还是她所处的环境,对她和孩子都增加了苦难,我当时想着也许她以后甚至有伤害自己孩子的可能。所以我和我朋友都建议联系那些村里的干部,以及妇联,让他们帮自己一把,让自己可以打胎。

其实我当时主要的情绪是愤怒,因为 她作为一个精神上有病症的人,被人骗炮、怀孕,对方应该是违法的 。但是听她说,两个人是真爱,对方也穷,也说要给一点钱,大概是打胎的钱吧。

再后来,她的手机好像被没收了,我们也断了联系。等到恢复联系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她已经打了胎,但是也到精神病院去关了一阵子。

如今来看,这里面至少有三层失责:

1. 医院失责 。郑姑娘是一个有精神病史、自杀经历的人,我不清楚医院怎么判定,但她显然需要长期的治疗与专业的陪护,但还是很快就出了院,回到了家里;

2. 社区失责 。她村里面已经知道了她的情况,也上过门,为什么没有继续关注?就算没事儿找她聊聊天,给她一点关爱又怎么了?

3. 家人失责 。当然,我觉得这个不好说,可能也不是失责,因为我们都是从她嘴里知道他妈妈如何的,这层转述可能不实;我也了解过一些家里有重度抑郁症、精神类疾病的家庭,做他们的家人也是相当不容易,也不好判断这里面的是非。但遗憾的是,如果她接受了专业的治疗而不是待在家里,是不是也有好转的可能?

当然,现在说这些,也晚了。

活着的人,每个人都在问,都在捶胸顿足,但是天地白茫茫一片,没有任何回答。

对她父母来说来说,一个26岁的孩子自杀去世,我光想想就觉得天地无色——中年丧女,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是莫大之悲、天大的惩罚。

对我来说,这两天也一直感到内疚、痛苦,在她人生的最后阶段、在她自杀的前一天,我是她问的最后一个朋友吗?是她在当时唯一的一个朋友吗?我的冷淡回复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怎么排解。

希望有和她类似经历的朋友、心理压力大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专业的医生;而如果你识别出来的你身边有这些特征的朋友,也不要歧视人家,让他们可以接受专业的治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