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求职百科
猎聘旗下专业猎头、资深HR和职业生涯导师,教你超实用的求职技巧,解决你的各种职场困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满血回归!右滑开启川大新学期 ·  14 小时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满血回归!右滑开启川大新学期 ·  14 小时前  
防骗大数据  ·  急急如律令,事关DeepSeek使用! ·  20 小时前  
中国安全生产网  ·  官方通报,2死2伤!警惕→ ·  22 小时前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2 天前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求职百科

keep 被曝大批裁员,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求职百科  · 公众号  ·  · 2019-10-28 13:00

正文


整理 | 职伴君



事情始末:10月24日,有媒体爆料健身APP“Keep”开始了一轮大裁员,涉及人数或有300人。Keep方面表示,网上传的300人不是真实数据,此轮优化实际占800人的10%-15%。 (来源:新京报)




1



我本来以为会拿销售 市场 运营开刀 ,而程序员靠技术吃饭,没想到程序员才被裁员了,不过也有道理后台已经是成熟的后台了,已经学会自己维护自己了,不需要程序员维护了。 唉,winter is coming!


一共800多人的公司,裁员那么多,说明公司业务出了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不赚钱,虽然keep本身是做的挺好的APP,还是没有做好商业化啊!


keep裁员一部分肯定跟整体经济下行有关,更大的原因是keep产品自身的行业形态有关。


keep盈利的业务只有: 广告 电商 卖课三板斧, 用户量有了,但是属于卖吆喝不赚钱的。


虽然也说搞什么人工智能之类的健身房vento,但是他最大的问题,还是从线上到线下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 健身,这个东西,是反人性的,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各种焦虑,根本不可能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投入。


美国人有经常运动的习惯。 中国虽然发展很快,但比例还没有那么高。 并且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白领,平均每天只有2.2小时的可自由支配时间,与美国的5.5小时相差甚远。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运动大数据行业研究报告》对国内运动人群进行了画像。 其中,30岁以上用户占比64.6%,企业管理人员占比43.3%,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占比41.3%,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占79.7%。


老板确实有时间去运动, 我等民工每天996,没空运动, 人均GDP不到1w美元,没钱运动。


2018年中国人均GDP为6.46万人民币,美国为6.2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4.35万。


图源:国家统计局


——@Apollo



2



老公之前是keep程序员,说全是业务的开发需求,有点太简单且常规了,对于他职业发展不利 (毕竟30岁以下是程序员的黄金期)。


在keep两个月平薪接了另外一家的offer,leader说给加薪10%,但是他还是走了,因为他觉得以keep的技术氛围来说,1年以后可能知识架构和成长变化不会特别的明显。 如果不能保持在新鲜事物、新鲜技术的好奇心并且持续学习,那很容易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如果keep裁员这件事是真的,那么各位应该意识到,在互联网公司和追求安逸一定程度上是互斥的。 但是遇到裁员也不必恐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据我所知,现在的就业环境有些尴尬: 公司招不到人,求职者找不到心仪的公司。 所以并不是没有好工作了,互联网公司的岗位流动性是最大的。


我身边被辞退/离职后到了更好的公司、得到了更高薪水的人也不在少数。 虽然大形势不好,但是不必过度悲观。


这个社会就是很残酷,优胜劣汰,我相信如果技术很棒的伙伴们,一定可以找到比现在的工作更高的薪资,这恰好是一个让自己重新奋斗的机会。


但如果实在无法承担互联网的压力和速度,可以考虑一下技术员、公务员什么的,毕竟身体健康重要!


——@土土麦




3



这都什么风气,裁员就裁员,有啥不好意思的? 先到劳动部门申报,通告媒体,召开员工大会。


然后,管理层就老老实实承认,就是因为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经营不善,公司扛不住了。 所以,对不住大家了,咱们好聚好散,按法律的规定,该补偿大家的一分也不会少。


管理层也要坦荡的承认,公司到这一步,错不在大家,都是管理层对形势估计不足,战略方向不对,所以才有了今天结局。


同时,管理层也应感谢各位的一路相伴,一路努力。 诸位都是最好的员工。 今天的失败,是管理层的失败,是公司的失败,而不是诸位的失败。


这才是一个爷们该有的样子。


而不是像现在,管理层不敢抗责任,不愿承认失败,而是尽玩弄话术,美其名曰“优化”。


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所有的错不在管理层,而是基层的员工不给力,不尽心,所以才会有现在的困境。 因此,那些被“优化”掉的员工是咎由自取,是他们应得的惩罚。


这也在向外暗示着,那些没有被“优化”的员工才是这个企业真正的栋梁,而被“优化”掉的则不是。


这本质上是对被裁员工的污名化,令他们本就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


所以,看到这则新闻,我就一下子想到了李清照的那句诗: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瞧瞧,这才叫担当!


好多人diss我,说我没见识,一看就没开过公司。


又说如果管理层承认公司的失败,会导致公司的估值大跌,除了融不来新的资金外,还会使老股东的利益受损。


这都是些什么奇谈怪论?职场20年,我亲身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裁员也有4次了。但是,我所经历的裁员,每次都是公司到劳动部门申报,召开员工大会 (或者通知工会), 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赔偿。


这个过程还需要解释和辩解吗? 这是法律的规定呀!


真是奇了怪了? 什么时候,法律都可以讨价还价了? 还美其名曰“国情”,美其名曰“见识”。


所以,我说这是一种坏风气有错吗。 裁员不叫裁员,叫“优化”,谁能过给我解释下整个过程怎么操作的?


员工和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不申报裁员,那么就是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时候的赔偿,按照法律规定可是2n呀,同志们。


所以,说风凉话的人,动动脑子,这一波操作 (所谓的“优化”), 真的符合法律精神?如果不符合,这不是坏风气是什么。


还有,说企业坦诚裁员,管理层承认失误会导致股东利益受损。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你的经济学在哪里学的?


就整个社会的经济来说,最高效的方法就是直接让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被自然淘汰,然后让资金流向优质的企业。 这才是一个社会中,资金最高效的配置方式。


这样做,既最有利于整个社会生产力向上发展,也有利于最大化资本收益,和最大化社会就业。


而不是像有些企业玩弄话术,刻意隐瞒,最后弄的满盘皆输。


如果连这基本的经济原理都想不明白,就请回忆下曾经的ofo,锤子手机,都是死拖硬扛之辈,到最后都坑害了多少人? 从股东,管理层,客户,再到员工,全都输的底裤都不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