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生活在三四五线城市的年轻人,生活稳定,工作轻松,拥有值得羡慕的生活品质。相比一二线城市,他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娱乐和消费,这也促成小镇青年经济的繁荣。
小镇青年的崛起,是城镇化效应缩影。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1世纪初开始,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超过60%。每年平均有1千多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地区,成为消费主力军。
而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逐渐成熟,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改变,线下支付的便利性也使得传统食杂店与现代连锁超市的差距越来越小,相比去较远的大型超市采购,如今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在“3公里生活圈”的小型店铺,比如社区店、便利店等。尼尔森零售普查数据显示,相比2017年,小超市、便利店在2018年分别增长7%和14%。
作为当局者的品牌商和零售商,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更敏捷的捕捉快速变化的消费形态?
2020年,尼尔森将全新上线零售研究指数产品,其在覆盖区域上,将拓展至全省市覆盖,包括20个省份和4个直辖市的城市区域和农村。人口覆盖率由原先的55%增加至93%,社会零售总额的覆盖率从72%增加至95%;细分维度方面,新增10个省份“大型连锁店”(大卖场和超市)和“邻里店”(小超市、便利店及自助食杂店)细分。另有8个省份新增母婴渠道细分。
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显示,与2017年相比,快消品类整体销售额在2018年增长6%,其中下线城市销售额增长9.3%,而一二线的城市的销售额增长率仅为2%。
三线以下城市在人数上远超一二线城市,这个群体的体量势不可挡。随着中国消费力下沉,中国阶梯式消费结构也将逐渐抹平。未来机遇和增长潜力将在具有人口优势的三线以下城市凸显。
在此次升级中,尼尔森在拓展城市和农村区域执行的零售统计调查显示,快消品零售总店数覆盖率增加85%,从原来的320万家店,增加到590万家。其中一二线城市区域覆盖的店铺数为240万家,而三四线城市为350万家。相比一二线城市较高的城镇化率,三四线城市显然拥有更大发展空间,巨大的消费人口与广阔的地理空间,使得下线城市的消费趋势成为了品牌商与零售商布局未来的关键。而尼尔森此次升级,将覆盖更多下线城市的快消品零售店铺数量,使得品牌商与零售商在城镇化进程的演变中,提前布局,及时发现商业机遇,调整商业策略。
如今,人们普遍更注重生活便利性,追求多样化、高品质、体验式的消费,而小型零售业态刚好能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深入更多场景,围绕消费者的生活或工作附近的百米范围,随时随地提供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购物场所。尼尔森零售研究发现,在此次升级中,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线以下的城市,小型规模邻里店的店铺数量增量都远远超过大型超市。
尼尔森升级后的零售研究指数产品在省份上拆分的“大型连锁店”和“邻里店”,将助力客户更精准地监测主要客户的表现和小型店铺的市场趋势。母婴渠道持续推出各省细分,至2021年将完成所有20个省份细分,助力布局母婴市场,发现不同品牌销售的地域特征。
中国城镇化进程之快,促进零售业态的快速更迭,曾经现代渠道与传统渠道的明显划分,显然已在科技推进的变革下渐渐模糊。新增邻里店与大卖场拆分,能帮助品牌商更好地跟踪两种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从而在变幻莫测的消费偏好中,更好的制定商业策略。另外,对于快速发展的母婴渠道,新增的省份拆分,也可以助力品牌商更好的发现地域机会,了解不同区域的销售状况,从而制定更适合当地的销售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