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视频: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体是产热的,即便在不活动的时候,也会产热,只有通过不断的散热,人体才能维持在正常的体温(37摄氏度左右)
今天我们谈谈人体降温的方式有哪些?
1、
传导
:其实就是直接接触冷的东西,带走热量,比如夏天游泳,水可以带走热量。
2、
对流
:说白了就是空气的流动,这也就是吹电扇为什么会又降温的作用。
3、
辐射
:就是热的物体会把热量向周围散发,当环境温度超过体温时,这种降温方式就会消失。
4、
蒸发
:就是出汗的方式降温,出汗的时候,汗水蒸发会带走身体的热量。
所以,中暑的预防措施就是:
1、
降低环境的温度
:不在高温的时候外出或者从事体力活动。在室内开启空调,降低室内温度。
2、
降低环境的湿度
:空调除湿在湿度大的闷热天气更有作用。
3、
增加环境的风力
:比如吹电扇,比如扇蒲扇。
4、
补充水分和盐分
:这个不用再解释了。
那么,中暑(这里说的是严重中暑:热射病)的急救措施是啥呢?
1、将患者脱离高温高湿的环境,通过
辐射
降温。
2、迅速降温,侵入冷水中,通过
传导
降温
3、或者身上泼冷水扇风,通过
对流
和
蒸发
降温。
4、补充水和电解质。如果已经昏迷,就静脉输注液体。
预防和治疗中暑有哪些
谣言(误区)
呢?
1、开空调室内外的温度差不能太大(有说不能超过10度)。
这是有条件的,重庆高温,室外温度高达45摄氏度,室内开空调把温度控制在35摄氏度以上吗?35摄氏度还是会导致中暑啊!另外,政府号召我们节电,也是把室内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啊!
2
、喝冰水会造成心梗。
首先心梗一定是有冠状动脉狭窄这个基础的,当然在狭窄的基础上冠脉痉挛确实可能造成心梗发作。那喝冰水会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吗?首先等冰水循环到冠状动脉早就不凉了,所以我觉得难!另外冰水是穿过食道进入胃的,在食道(这里距离冠状动脉比较近)里停留的时间太短。即便在胃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但胃和心脏之间还有肝脏隔开,所以传导降温也很难:
3、夏天不能喝冰水不能吃冰激凌。
难道冬天喝冰水吃冰激凌吗?这些东西既可以补充水分,也可以略微降低一些身体的温度(其实降低的实在有限),因为谁也不可能吃下大量的冰激凌或者喝下大量的冰水。当然,如果胃肠不好的人,确实吃完可能会拉肚子,我也不建议你吃。
北京一地接导游中暑死亡,中暑能不能喝冰水或冰镇饮料?
4、喝热茶解暑。
我不反对在空调房间里喝热茶;我也不反对在湿度低的天气里在背阴的地方喝热茶。但湿热的环境里还是别喝热茶了,喝凉茶倒是不错的选择。
5、喝藿香正气水预防和治疗中暑。
藿香正气水治疗的是阴暑(我们可以理解为夏天的感冒),不是我们这里说的中暑。另外,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酒精和烟草一样,是一类致癌物。而且酒精会造成进一步的脱水。酒精还可能会造成呕吐,这些都不利于中暑的急救。
秋老虎又发威,再谈中暑(热射病)是否应该使用藿香正气
6、喝冰可乐会造成吐血。
喝冰可乐的人很多,吐血的肯定有,但绝对是少数,而且这些少数人一定是有基础疾病的,或者因为剧烈的干呕和呕吐造成。喝可乐会有很多人打嗝,但呕吐的人应该很少。估计那些胃病的人也不敢喝冰可乐吧?
做好以下
五要五不要
,是预防中暑的法宝:
1、要做好预防:
出门要在早晨和天黑之后,因为中午和下午的气温最高,早上气温低我们都知道,天黑之后,没有阳光直射,也会降低中暑的概率。如果实在需要在阳光下活动,一定要遮阳!
2、要注意补充:
夏天出汗多,汗水里不仅仅有水,还有盐分,所以我们除了补充水分,还要注意补充盐分。建议大家出门的时候,可以携带或者购买含盐(电解质)的饮料,补充盐分:
3、要开空调:
高温天气,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可以改变小环境,如果在家中,一定要开空调。千万别舍命不舍财。很多老人都舍不得开空调,而且不开空调有各种借口!
4、要学会识别:
就是要及时识别自己是不是中暑。请注意轻度中暑(中暑早期)并没有什么特别特异的症状,常见的症状就是
乏力、
头晕、
口渴
等、所以
结合
外在因素就成为了关键:
温度高、湿度大、阳光直晒、体力活动、补水补盐不足
,这些都是外在因素。此时就要及时降温:在脱离高温环境的同时迅速降温(比如往患者身上洒水)。
5、要及时就医:
不要觉得中暑没啥事,休息一下就好,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因为这些基础病都会迅速导致病情急转直下。
请牢记,热射病的死亡率极高,万不可耽误时间。
神志不清、昏迷
,往往提示严重中暑(热射病)。
1、不要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劳动)
:活动会产生热量,活动越剧烈产生的热量越多。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无法有效散热,会导致热量在体内聚集,导致中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