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奇遇电影
电影即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互联网思维  ·  央视吐槽烂片的毒舌功夫,你们这些骂《749 ... ·  3 天前  
张小北  ·  转发微博-20241007190027 ·  5 天前  
娱乐硬糖  ·  国剧的审美疲劳,要靠主旋律剧拯救了? ·  1 周前  
娱乐硬糖  ·  国剧的审美疲劳,要靠主旋律剧拯救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奇遇电影

写《我的前半生》的亦舒,也有个鲜为人知的前半生

奇遇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8-03 22:58

正文


编辑_鲸鱼

原载公众号「D纪录」(ID:WorlDocs)



最近,《我的前半生》播得火热。不知从哪天开始,周围的男女老幼,似乎都在追这部剧。


最近热播的这部电视剧改编自亦舒的同名小说


人们看这类剧,总喜欢把里面的人物套到现实生活里,对号入座,大发感慨。但也许《前半生》的观众们还不知道,写了这个故事的亦舒,真有个被她自己所遗弃的前半生。




亦舒的前半生



「你好,是我。蔡边村,你的儿子。一个中年男子在镜头前练习着这句话。


这个场景来自一部名叫《母亲节》Mother’s Day)的纪录片。它参加了2013年德国的「注意柏林」影展,讲述了导演蔡边村寻找生母的亲身经历。


纪录片《母亲节》海报


电影在影展放映后,没有在当地激起多大反应,却在隔洋相望的中国造成了轰动。


这是因为,片中导演苦苦寻觅的亲母,正是知名女作家,亦舒。


蔡边村说他最后一次见母亲,是11岁那年。「那天母亲买了机械人给我,(我们)一起看了电影《007》。


但之后的30年,母亲一直没有与他联系。他寄给母亲的信件也从未有过回音。


蔡边村手上,与母亲有关的唯一一件物品,是他在香港翻箱倒柜才找到的一张黑白照片。


亦舒与婴儿蔡边村,照片在香港翻箱倒柜找出来的,这几乎是亦舒和蔡边村作为“母子”的唯一存证


照片里的亦舒,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慈爱地喂着还是婴儿的蔡边村。二人俨然是一副亲密的母子的形象。


笑的那么幸福的亦舒,为何长达三十多年拒不认子呢?


少女时期的亦舒,14、5岁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她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美女作家


故事要从四十多年前的一个男人,蔡浩泉说起。


香港著名诗人蔡炎培见证了亦舒与蔡浩泉从相知相交,再到形同陌路的整个过程。


当那段13年的往事又被提起的时候,蔡生已经78岁。但他说起亦舒与蔡浩泉,仍是不胜唏嘘。


「我和浩泉是沙煲兄弟(指如兄弟般亲近的好朋友),五个老友租了北角锦屏街一个400呎的单位写小说。亦舒那时住在滨海街,很近,上来探班,浩泉是出版社主编,写文字、画插画一手包办。


老人还说,起初蔡对亦舒很冷淡,但亦舒为人很好胜,你越不理睬她,她越要引起你注意,那时……大家都知道亦舒追浩泉。


后排右起:冯兆荣、蔡浩泉、钱梓祥、谢世清、卢文敏;前排右起:蔡炎培、云碧琳


蔡浩泉的好友,作家许迪锵在多年前为蔡写的文章里也说:「(阿蔡)就是那种典型的文艺青年,哪个女人年轻时爱的不是文艺青年?


当年17岁的亦舒疯狂倒追蔡浩泉,「甚至以自杀威胁。之后,蔡终于被这份热情打动了。


两人的关系,真有点像亦舒笔下的爱情故事。他们一个是内敛又有才华的穷书生,一个是主动热情的年轻才女。完全是郎才女貌的一对。


蔡浩泉为亦舒小说《情结》所作的封面


香港六七暴动的时候,街上一片动荡,但两人一往情深。亦舒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与蔡浩泉闪婚。


蔡炎培回忆的婚宴是这样的,「在尖沙咀乐宮摆了一围,请圈內朋友吃了顿饭。


这之后没多久,亦舒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边村。这是蔡浩泉番禺家乡的名称。「他们两个带上仍抱在手里的阿村上来《明报》探班,我还记得亦舒一身麻衣纱裤,好飘逸。


可惜的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只维持了短短三年,婚后两人常为钱财吵架,性格刚烈的亦舒最终狠下心来,离开了。


蔡浩泉(左)


著名作家倪匡是亦舒的哥哥,谈起两人关系的破裂,倪匡曾表示:「我不怪蔡浩泉,这个人顶有艺术气质,直至现在还不停大哥前大哥后地叫着我,亦舒的脾气不好,男人受不了,乃人之常情。


亦舒(原名:倪亦舒)和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是亲兄妹


最初的几年,亦舒仍会间歇探望父子。但之后,蔡浩泉另娶,亦舒也疯狂迷恋上香港男艺员岳华。不愿再与前夫有任何瓜葛的她,干脆连亲生儿子也一并断绝了来往。


于是,这段亦舒不愿记起的这段人生历史,仿佛被她彻底删除了。在作品里,她不再提起儿子。故此,除了部份老读者,很多人都以为亦舒只有一个独生女。


亦舒与岳华的恋事轰动全港,甚至上了《明报周刊》的封面




蔡边村的前半生



离婚后的蔡浩泉,与儿子蔡边村相依为命,还一度失业赋闲在家。后来,他找到了一份在报馆上夜班的工作。


边村自念幼儿园开始,就被交给祖母照管。父子二人虽然同住一屋,但因为作息完全相反,不常相见。


便条纸成了常用的交流工具,但他们的感情依然很好。蔡浩泉在自己的专栏,时不时会提到自己与儿子的生活趣事。


1989年,因为父亲而爱上画画的蔡边村,远赴德国学习艺术。他先在柏林艺术大学和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美术,接着回柏林艺术大学学习电影,并在柏林留居至今。


蔡浩泉患癌期间,蔡边村陪伴左右


父亲蔡浩泉不幸患癌后,蔡边村连忙回港陪伴左右。在父亲病重时,他还拍下《老蔡的电影》作为纪念。


2000年,蔡浩泉已然去世。而仅在数年前,蔡边村与女友诞下女儿,初尝为人父的喜悦。


这些事,令他重新思索起自己的母亲。体会过对女儿挂念之意的他不明白,自己的亲生母亲为什么从来没有找过他。


蔡边村的女兒Odessa。/ 图片来源:苹果日报


所以,他决定拍摄一部纪录片,边拍边找妈妈。


「44岁的我,去寻找65岁的母亲,并不算太迟,因为,我有一摞摞问題要问她。


亦舒在她的专栏里流露过对女儿的爱意,但面对亲身儿子,她为何像个透明人,连信都不愿回一封。


面对人生憾事,蔡边村难以释怀。人到中年,他決定主动去寻找答案。


《母亲节》,就是他寻找的真实记录。影片结合动画与老照片,揭开了一个家族的秘密。


但将自己的伤疤暴露在镜头面前,终究是一件艰难的事。


这就有了开篇处提到的一幕。蔡边村面对镜头,近距离自拍,他说,「你好,是我。蔡边村,你的儿子。


这是他为了面对母亲,才反复练习的开场白。


寻母之旅辗转于香港、柏林、温哥华。蔡边村拍继母,拍朋友,拍已逝的父亲,拍自己的女兒Odessa与女友,还拍了父母的共同好友,作家西西。


从人与人的牵连里,他试图寻找到关于母亲的真相。


曾与导演蔡边村合作过《宫保鸡丁》的演员、作家陈思宏透露,拍纪录片之前,蔡并不知道生母是一位名人。


「我们曾在Thalia书店巧遇,当时他正在童书区看漫画。我们就在漫画区旁聊着,当时他以广东话说‘我发现我妈妈是亦舒,我猜了好久才发现是亦舒’,然后就在书店里小声地尖叫。


蔡边村想过多种可能。母亲也许会拒绝见面,又也许会说,「等你电话很久了,我们一起去吃点心,我知道市内有一间很好的店子。


显然,后一个才是蔡边村希冀的美好结局。


已是中年的蔡边村




他们的后半生



但事实终究是残酷的。


纪录片的结尾,蔡边村人在温哥华,非常意外地拍到了不回他信件的妈妈。


陈思宏写道,「那是个极大的巧合,却非常短暂。亦舒找到了。但亦舒依然是亦舒,那位曾是无数人崇拜的作家。而她并没有变成蔡边村的母亲。


蔡边村反复练习的开场白,也没能派上用场。同样徒然的,是已为人父的他,怀揣的一箩筐问题。


在片尾,蔡边村运用一个迂回的象征,与缺位的母亲一起,在温哥华度过了一天。那是蔡边村心里的梦想。


最后,画面回到了女儿Odessa在柏林学校舞台上的表演。蔡边村从自己对爱的理解,和他对亲情的理解上,试着去谅解他那不愿意相认的母亲。


实际上,亦舒对待儿子的态度,之前也有一些侧面的反映。


倪震在一篇短文里说过,他姑姑最怕儿子有一天要来找她。


「姑姑亦舒,十多岁便出走结婚,生下小朋友;可惜,几年便离婚收场。凡事必须付出代价,姑姑多年来都有阴影,人怕出名猪怕肥,怕小表弟有天会上门要钱。


亦舒各年龄阶段的照片


另外,还有人找出亦舒写过的一个短篇《妈》。这是一个关于年轻人寻找母亲的故事。里面的一句话被猜测是亦舒不愿见儿子的原因。


「你母亲已经浪费了她的前半生,现在你又要去浪费她的后半生?


不会吧...亦舒真的有这么冷血吗?


曾经,她在自己的早期作品里,也稍微保留过与儿子之间的温存。


1975年,小草出版社出版的《我之试写室》有一篇名为《年不好过》的文章,在里面,亦舒说到:


「过年有什么意思呢?一家三口足足奔波了二日二夜,睡沒好睡,吃沒好吃,穿沒好穿。


她继而说到,新年里唯一的快乐,就是「看见儿子穿起新衣服,居然似模似样,笑嘻嘻的露着四只大门牙,走来走去,够健、够顽皮。


像所有母亲一样,亦舒看着小儿子不禁会想,「明年今日,一定会讲话了吧?


2013年5月15日,亦舒在微博上发了一篇文字,出自她自己的短篇小说《妈》。这算是她对外界质疑的回应。


小宝,相信我,我是爱你的。我怀你的时候是那么年轻,但是我要你活着,甚至我亲生的母亲叫我去打胎,我不肯,我掩着肚子痛苦,我要你生下来,我只有十八岁。


亦舒在微博的回应


于是,故事的结局,兜兜转转的寻觅,依旧是回到了原点。


生活继续。亦舒还是亦舒,蔡边村还是蔡边村。这对母子,现在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平稳地踏入了他们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