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谷
生物谷致力于为生命科学领域科研人群、生物医药产业界人士分享非常新鲜的生命科学研究资讯、非常齐全的生物医药产业动态。在这里,趣味科普与行业干货齐飞,学术大咖与吃瓜群众同乐。还有更多精彩活动等着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7处最美园林,都去过的有福了 ·  20 小时前  
大皖新闻  ·  今晨,新疆连续地震! ·  昨天  
骏景农业  ·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  2 天前  
顾爷  ·  卢浮宫全攻略 ·  4 月前  
地理狗看世界  ·  地理狗目录——和世界交朋友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谷

论坛一嘉宾议程公开:类器官及器官芯片技术与药物筛选 | 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3月7-8日上海开幕!

生物谷  · 公众号  ·  · 2025-02-05 19:58

正文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研究及应用在近年来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类器官技术通过体外培养出具有器官特征和功能的微型组织,为疾病建模、药物筛选和精准医疗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同时,器官芯片作为一种集成化、高通量的体外模型,模拟了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为药物研发和毒性评估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全球范围内,政策导向正逐步加大对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研究的支持力度,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这一领域的创新发展。

继2021年以来,生物谷已经连续4年成功召开类器官大会,2025年我们的会议将继续立足于类器官及器官芯片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旨在探讨该技术在生物医药、再生医学、精准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次会议将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交流研究成果,探讨技术难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研究及应用迈向更高水平贡献力量。


01

会议介绍

INTRODUCTION 

会议名称|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

会议时间|3月7-8日

主办单位|生物谷、国际类器官研究协会ISoOR、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嘉定瑞金创新中心、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协同创新平台、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上海械谷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园区

支持单位|Journal of Organoid & Bioscience、 Organoid Research

大会规模|1000+人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02
论坛议程

论坛一:类器官及器官芯片技术与药物筛选

13:30-14:00 类器官药敏检测的中国专家共识

吴丽娟 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


14:00-14:30 Tecan类器官培养及高通量药物筛选自动化系统介绍

许风义 Tecan


14:30-15:00 胰腺癌原代类器官的优化构建及其在个性化TCR-T细胞治疗中的应用初探

王旭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5:00-15:30 TBD

普洛麦格


15:30-15:50 茶歇及观展


15:50-16:20 Organoid Biofabrication with Structural Mimicry and Functionalization(拟)

吴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16:20-16:50 类器官药物筛选主题(拟)

姚雪瑞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50-17:20 TBD

赛多利斯


17:20-17:50 TBD

TBD


17:50-18:30 墙报交流


03
嘉宾介绍
吴丽娟 主任医师

成都军区总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成都军区总医院实验医学中心主任,实验医学中心细胞与分子科主任,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委会全国委员,中国老年病学会检验医学专委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淋巴与造血恶性肿瘤专委会全国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专委会全国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委会感染与免疫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四川临床微生物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解放军科委会检验医学专委会全军委员,四川省医学会检验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四川微生态学专委会委员,全军及四川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职称评审专家,《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副主编等。

研究方向为:(1) 基于微球捕获技术的诊断用新型发光微球及其配套检测设备、蛋白组与基因组诊断试剂盒研发;(2) 基于固相芯片技术的新型基因诊断试剂盒研发。(3) 高湿环境暴露对人体生理机能、微生态菌群的影响、相关机制以及中草药防御措施研究。





许风义 应用支持

Tecan                         


在Tecan工作多年,负责实验室自动化的方案开发和售前售后支持,熟悉自动化在生命科学实验室各个方向的自动化。并参与过完整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研发的产品管理。之前有数年药企和CRO研发工作经验,熟悉药物筛选和药物开发流程。



王旭 研究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王旭研究员围绕肝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应用发育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的工具和技术,构建临床前动物和类器官模型,探索高通量药物筛选组学和个性化细胞、基因治疗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发表在Developmental Cell(单独第一)、Cancer Research(两篇独立通讯)、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通讯作者)、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两篇独立通讯)、Cancer Letters(第一作者) 等肿瘤研究领域的主流期刊中,累计IF>200分,获批专利两项。主持国自然面上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八项,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骨干。

2013年起,先后担任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研究员、课题组长,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胰腺肿瘤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获得中国动物学会“卡尔蔡司”优秀青年学者、上海医学院卓学储备人才,兼任中国微循环学会肿瘤专委会委员,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事,hLife编委,南京江宁药谷学院特聘专家。



吴洋 副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随后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1月,加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生物制造和3D打印领域。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B类。担任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副主编与 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编委。发表高水平SCI 文章40 余篇,包括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Biofabrica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谷歌H指数24。授权发明专利3项,美国专利1项。主编英文专著1部(Elsevier),参编专著 4 部,并被多家领域内知名杂志邀请为审稿人。



姚雪瑞 助理研究员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疾病细胞库的建立:通过重编程技术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获取干细胞,建立疾病细胞库。

2、类脑器官的构建与应用:诱导人类/患者的多能干细胞(ESCs/iPSCs)形成胚状体(EBs),引导其分化为外胚层并进一步发育为神经组织,最终形成模拟早期人类大脑发育的结构和层次,并表现出相关生理功能。利用类脑器官作为工具,探索神经发育障碍或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筛选。研究自闭症和帕金森病等病理条件下大脑突触连接的动态变化、神经发育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以及神经元的丢失或损伤,为帕金森病和自闭症的治疗提供神经生物学基础。

3、肿瘤类器官库的建立:在体外建立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库,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肿瘤进展和患者药物筛选。

(以上嘉宾按发言顺序排列)



相关会议链接




推荐文章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7处最美园林,都去过的有福了
20 小时前
大皖新闻  ·  今晨,新疆连续地震!
昨天
骏景农业  ·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2 天前
顾爷  ·  卢浮宫全攻略
4 月前
地理狗看世界  ·  地理狗目录——和世界交朋友
1 周前
何凯文考研英语  ·  重要通知:KK放大招出题了!赶快点开做!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