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围炉,冬日煮酒,仪式感满格。捧一杯馥郁的热红酒,浅抿小酌,暖身御寒,如“液体毛毯”。果香先至,桂皮、八角、月桂芬芳随之而来……香气流动。饮热红酒的习惯遍布欧洲,其中以冬季寒冷的北欧,最为人所熟知。
“认识知觉感悟”,味觉口感这种本能,其实是超越中西的。徐老师说过,西方人虽然不懂中医药理,但本能地觉得肉桂与冰激凌比较搭,做果酱时又本能地加些丁香肉桂。结合内经所讲:“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在一个地区能形成风俗的饮食习惯,背后必有其关乎健康养生的道理,热红酒也自不例外。
应该溯源到古罗马,他们对红葡萄酒的爱,除了微微上头带来的快乐,还因为水源常被污染,饮用酒精更安全。尤其在严峻天气饮用,能够驱寒保暖。因此当古罗马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后,普及了热红酒,配方越来越丰富。加入不同香料药草,味觉层次多样,且提升了保健效果。
后欧洲盛行“体液学说”,医生们觉得葡萄酒干冷,添入香料与糖,加热再喝对人体更健康。中世纪黑死病肆虐,这种药酒就成为了全民保健,类似“生命之水”。
古希腊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非常喜欢用红酒治疗各种疾病,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消化问题、利尿改善膀胱问题、消炎、头痛、心脏病、用作药引等。
而中医的角度看,葡萄酒属于果酒,阳气不如威士忌、白酒等粮食酒旺盛,偏寒性。但性味而言,酒性辛热,葡萄兼具酸寒、滋阴收敛的功能,红酒自带了君臣佐使。
饮热红酒,给人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浑身暖烘烘,同时口感酸酸甜甜,口舌生津。那这款热饮是否真有疗效?
虽然听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常规的组合搭配原理,竟然与桂枝汤异曲同工。
桂枝汤称“群方之首,配伍简单,其中有3味也是居家易得。既辛温发散,又酸敛收阴。外感风寒、怕风怕冷出虚汗、脾胃虚寒都适用。
桂枝+生姜+甘草大枣—辛甘化阳
白芍+甘草大枣—酸甘化阴
对照热红酒 ,姑且可以看作,用水果红酒替代了白芍。
肉桂丁香等+生姜+糖—辛甘化阳
红酒水果+糖—酸甘化阴
尤其是当红酒加热后,超过78度,酒精挥发大部分。略为鼓舞肝气,发散风寒湿气,又不至于给身体增加燥热负担。
这样一来,东西方古文明在这锅香汤之中交相辉映,不谋而合。
古代欧洲,香料来自神秘的东方,相对稀有。贵族们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添加,也是种财力展示。因此热红酒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称谓与风味,没有所谓最完美的配方。
分享的属于个人心水配比,可根据喜好自行调整(文末有制作视频),其中有几类常用香料:
温中降逆,用于治疗胃寒引起的呃逆、呕吐等症状。
温肾助阳,适用于肾虚阳痿、腰膝酸冷等症状。
温补肾阳,引火归元。适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等症状。
散寒止痛,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寒痹腰痛等症状。
助气化,肉桂还能助气化,用于治疗气血寒滞之症。
温中行气,用于治疗心腹胀痛、虚泻、冷痢等症状。
消食涩肠止泻,适用于呕吐、宿食不消、食少呕吐等症状。
发汗解表,用于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症状。
温中止呕,用于胃寒呕吐,搭配其他药材使用,如与肉豆蔻配伍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
改善记忆力,疏通头部与大脑供血。杀菌消炎,祛痰。
利尿,缓解痛风、水肿、肾结石。
当时上西餐课时,双利西厨王德利老师分享了制作的重点:
煮热红酒,最好选取酒体饱满,果味浓郁的。价格不必贵,层次丰富的高价好酒反而糟蹋,同时还未必有平价红酒的效果。
从外行视角看,其实选喝上去有些涩,但同时有明显果味香气的酒就可以了。这次选用一瓶产地智利的酒,口感香气都还不错,属于略超标。
在与香料同煮的阶段,只需倒入半瓶。因为熬煮后口感像饮料,失去酒的香气。最后阶段再倒入剩余酒体,升温至50度即可。
一道法式甜点——热红酒啤梨,穿插在流程中,一举两得。肉桂橙皮,黄姜八角,中和了一些梨子的酸寒,香甜酥软。浸泡许久,带些酒的暖热,老少皆宜。
小提示:需调理身体严格忌口的朋友,建议先收藏保存。待身体有余地,再行制作品鉴红酒啤梨~
不啰嗦,上视频~制作过程供参考
新年快乐,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