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月13日下午,“财新网”发布了一个重要消息——内蒙古包头市的地铁项目被中央叫停!
这意味着,官方对“三线城市”修建地铁的态度转趋谨慎,开始考虑经济效益、特别是金融风险。这还可能意味着,未来官方在“大基建”上将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
据“财新网”报道,包头地铁项目被叫停,原因和经过是这样的:
今年8月初,中央代表团参加内蒙古自治区70周年大庆。领导人转达中央意见,包头地铁建设所需资金达300多亿元,投资额较大,与包头市财政收入不匹配,建议把地铁工程停下来,节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此后,包头市紧急叫停了正在建设的地铁项目。
而根据公开资料,包头是继呼和浩特之后第二个修建地铁的内蒙城市,动工时间是2017年5月21日,据“央广网”当时的报道:
包头市地铁项目规划6条线路(见下图),共182.5公里,全网共设车站125座。今年开工建设1号线和2号线一期,建设期是五年,其中1号线工程西起包钢,东至包头机场,2号线一期工程南起沼潭南,北至新贤城。远期将建设3号线和4号线;远景将建设5号线、6号线和2号线二期,形成三横三纵格局,基本将城区主干道全部覆盖,形成包头“半小时经济圈”。
据称,包头近期地铁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就达到了305.52亿元。其中,资本金占40%,计122.21亿元,由包头市财政资金筹措,其他资金通过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但事实上,包头的财政状况并不理想。根据当地的统计公报,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71.2亿元,支出为415.2亿元,本来就是赤字财政,靠转移支付维持。2017年,包头的财政收入出现了大幅下滑的态势。根据当地统计局的数据,1到8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7亿元,同比下降21.6%。
在这种情况下勉为其难上地铁项目,而且还要建设“三横三纵”,将成为未来财政的大包袱。
众所周知,内蒙是一个地广人稀的自治区,其常住人口只有2520万人,跟上海相当。其中城镇人口只有1542万人,远远不及上海。即便是这样的一个经济、人口“小省”,还分了三个中心:鄂尔多斯、包头和呼和浩特:
城市 | GDP(亿) | 常住人口(万人) | 小学生(万人) |
鄂尔多斯 | 4418 | 206 | 13.5 |
包头 | 3868 | 286 | 13.9 |
呼和浩特 | 3174 | 309 | 17.5 |
注:表内数据截至2016年末,来自各城市统计公报。
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包头和呼和浩特的经济总量,只不过相当于北上深较大的区,其常住人口总量比北上深较大的区还少一些。更重要的是从2010年到2016年,如果用“小学生在校人数”来考察,只有鄂尔多斯人口是增长的,呼和浩特基本上是零增长,包头则出现了下滑。
上图:如果用小学生人数考察人口,内蒙绝大多数城市都人口流失。
在包头,2008年的时候小学生人数为15.7万人,2010年减少到了14.3万人,2016年则减少到了13.9万人。这样一个总人口才286万人(城镇人口237万人)的、人口缓慢减少的地级市,在赤字“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拿出几百亿修地铁,未来将是一场“财务灾难”。至于地铁的利用率,恐怕也将是低效的。
所以,中央断然出手叫停包头地铁项目,是非常明智、及时的。
据此前媒体报道,为了拉动经济发展,国家先后批准了相当一批“三线城市”修建地铁(含轻轨)。下面就是规划中、或者已获准修建地铁(含轻轨)的“三线城市”的不完全名单:
广东:中山、珠海、江门、汕头、惠州、湛江;
广西:柳州、桂林;
福建:泉州、漳州;
浙江:湖州、嘉兴;
江苏:扬州、徐州、常州;
山东:淄博、烟台、潍坊、济宁、临沂;
河北:邯郸、秦皇岛、唐山、保定、张家口、廊坊;
黑龙江:大庆;
山西:大同;
河南:南阳、开封、新乡、焦作;
安徽:淮南、马鞍山、蚌埠、安庆;
江西:赣州、九江、上饶;
湖北:宜昌、襄阳、荆州、黄石;
湖南:常德、株洲、湘潭;
四川:绵阳、泸州、宜宾;
陕西:宝鸡、咸阳。
在上述城市里,有相当一批城市人口是严重流失的(用“小学生人数”考察),比如山西大同、广东湛江等。这些城市修建地铁(轻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随着楼市的降温,“大基建”(高铁、高速、机场、地铁、轻轨、管廊等)被认为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但“大基建”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考虑未来的使用效率和财务负担,不能引发地方的“财政危机”。人口数量偏少、密度偏低的城市,是没有可能支撑起高铁、地铁的。
叫停包头地铁,说明高层开始关注“大基建”的“经济效益”和“财政负担”问题。估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不具备条件的“三线城市”被叫停或者暂缓地铁(轻轨)项目。
这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防范金融风险都是好事,但对于一些行业或者上市公司(比如轻轨、地铁概念股)来说,可能构成短期利空。
【版权声明:本文为财经韬略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