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是最近的一个新闻真的让我感到十分痛心。
孩子出生不过3天,父母以5万价格把孩子卖出
等到警方抓到他们的时候,竟然说是因为没有能力抚养
这样毁三观的言论真的让人跌破眼镜。
网友纷纷评论:没有能力养那为什么还要生呢!
“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就觉得十分可怕”,之前网上流传的这句话,真的是十分贴切。
本以为这样的事情是少数,但是人民日报发过这样一组数据:
中国有50万事实孤儿!
!
“事实孤儿”就是因为父母未能尽到抚养义务,而被迫成为事实上的孤儿。
这些父母,明明有能力,却在孩子很小时候就将他抛弃。
什么时候,放弃一个孩子的生命成了如此轻而易举的事情?
孩子有先天性疾病,丢掉
自己超员被查,把孩子丢掉
甚至孩子不听话,丢掉
.........
每次看这样的新闻,我都心痛不已,但是这样的新闻却常常出现,同样是父母,你们怎么舍得呢?
也许,有没有资格成为父母,很多时候并不是从物质条件、环境因素来考量,而是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一个新生命。
还记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何以为家》,它可是赚足了我的眼泪,讲述的也是这样一个“生而不养”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赞恩生活在
贫民窟中,多年来与父母和兄弟姐妹七口人一起挤在一个破旧的阁楼里。
赞恩和弟弟妹妹们从未上过学,每天除了打零工和贩卖手工果汁外,还不时受到父母的辱骂和殴打。
最后赞恩为了自己11岁就被卖给房东的妹妹,进了监狱,在监狱中了解到自己可以起诉不负责任的父母,于是果断把父母告上了法庭!
虽然电影经过了艺术加工,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可能不能一直状告自己父母,但这何尝不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呢,我想也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事情了吧。
电影的最后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
我希望大人们能听一听我的话,我希望那些无力照顾孩子的人,不要再生了,生下来也不过是另一个我。
这句话也送给那些还没有想明白的父母,不养就不要生了。
同样是《何以为家》里面的黑人女工拉希尔,
她是
没有合法身份的
单亲妈妈,但她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孩子。
上班时候把他藏在厕所,趁着休息的功夫偷偷去喂奶。
没钱买,就捡来别人剩下的生日蛋糕,给孩子庆祝。
本来自己的生活就够困难了,还是收留赞恩,多一张口吃饭。
所以,贫穷并不是借口,只要你想,就能对孩子好。
除去电影,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事情,哪怕已经被生活压弯了腰,再苦再累,也不能委屈了孩子。
《请回答1988》中有两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
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任然是我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声,也触动心弦。
没有人天生会当父母,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但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孩子。
在所有的恐惧中,对孩子来说最可怕的就是被抛弃吧。
所以,再苦再难,也让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吧,因为有爱的地方就是家。
除了无情的抛弃孩子,我想对一个孩子最大的伤害
是:
孩子在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看不见,而在孩子长大以后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却步步紧跟。
之前网上有
一则
吵得沸沸扬扬的“拒养”事件,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
浙江绍兴王女士,年轻的时候生了三个孩子。因为超生要罚款,家庭条件一般,她就把最小的孩子送给别人养了。
狗血的事情来了:小儿子在养父母的培养下,过得最好,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这个时候,王女士就想着,自己另外的两个儿子经济不富裕,要求小儿子要给钱赡养。
理由是:老伴去世前生病欠下外债,自己现在行动不便。而儿子小张现在年薪55万,比两个哥哥有钱。
这位小儿子拒绝了亲生母亲的要求,于是她向媒体求助了。
这位王女士只想着:我生下了你,凭什么不可以带我享福?
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生孩子到底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