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推动改革创新的社会智库。致力于中国未来改革创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深圳乃至全国的改革创新,提高社会创新意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咨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发布  ·  沉浸式体验!新业态激活深圳新消费 ·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突发公告!深铁又出手!拟借出28亿元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这宝石犹如彩虹,美得惊艳!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罗保铭,被逮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

百位深圳改革人物马福元:八十年代特区著名的国有企业改革家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  · 公众号  · 深圳  · 2018-01-11 08:00

正文


马福元是深圳赛格集团的创始人,在全国率先实行国企董事会制度,转换内部机制,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


他开拓创建的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创办了华强北电子市场,让中国电子工业走向世界。他是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奠基人。


2015年逝世,享年84岁。



百位深圳改革人物中,

有些改革者已先后离世,

让我们先来细读他们的改革故事,

重温他们的改革历程。

缅怀与纪念他们,

让我们在新的时代,砥砺前行。




福元是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奠基人,

是深圳电子工业杀出一条血路的代表性人物,

是中国电子一条街华强北的主要创始人,

是中国电子工业走向世界市场的率先开拓者。


01

站在全球的风口浪尖看世界


当人们谈起蛇口,会想到袁庚,因为袁庚开创了蛇口改革开放的新纪元;


而当人们谈起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创业与发展,会想到马福元,因为马福元撑起了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一片天。


2017年3月9日,在赛格老员工自发组织的“激情澎湃的岁月——回忆与马福元先生共同奋斗的日子”座谈会上,原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曲华深情地说:


马福元同志,既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特区探路的旗手,也是率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走向世界的旗舰。”


早在 1983年,马福元作为电子工业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就来到深圳调查研究电子工业发展情况。1984年后,他又率领电子部工作组来深圳帮助制定电子工业发展规划。


1983年的华强北。


1985年7月,马福元担任电子部驻深圳办事处主任,应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邀请,特别是梁湘书记向电子工业部的点名邀请,马福元担当起了组建深圳电子集团的重任。


自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马福元站在全球竞争的风口浪尖 ,以大无畏的创新精神和改革开放的大手笔,描绘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蓝图,支撑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1985年, 深圳电子工业总公司( 赛格集团前身 )成立,瞅准市场机会,筹划元器件配套市场。


马福元所倡导的战略与策略、改革与创新,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仍然禁锢人们思想的年代,就像是摧枯拉朽的长空闪电。


自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很快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大、企业多、产品先进、电子产品出口创汇高的城市。

1985年, 广东省副省长、深圳市市长 李灏 为深圳电子工业公司成立题写贺词。


如今,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一个拥有自主创新主体、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企业与品牌产品的产业集群,和一个技术起点高、自主创新力量强、自我配套能力强、质量好效益高、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合理并逐步趋向协调化和高度化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02

石破惊天的改革与创新


马福元是深圳特区最早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体的拓荒者之一。 他主持并开展的一系列改革与创新活动,在当时海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 企业模式创新 ·


1985年9月,经 深圳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 马福元组建了深圳电子集团。这是全国第一个企业集团,拥有企业158家,干部职工近3万人。


这一举措,革新了当时横向经济联合组织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


1985年,在以 省市所属 和部属 的电子企业为基础,吸收其他部门所属电子企业参加的方式,深圳电子集团公司成立。 谷牧、李铁映、梁湘、李灏等出席。


· 行业组织创新 ·


1986年3月,为了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介组织, 马福元 在深圳创办了第一个电子行业协会。


这是 深圳最早建立的行业协会,也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的非政府组织。


· 境外办企创新 ·


1986年4月,马福元突破计划体制的束缚,在香港创办深业赛格有限公司等系列公司。


进驻香港后,赛格 以突飞猛进的势头 迅速打入国际市场,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铸造了桥头堡。


·
人才激励创新
·


1986年5月,马福元在深圳大学首次创办SEG奖学金,此后,又分别在若干高校创办SEG奖学金。


这成为中国企业与大学合作的典范,为产学研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人才培训创新
·


为了赢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企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马福元 率先于1986年10月 创建了中国企业最早的培训机构—— 赛格培训中心。


其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输送了大批人才


1987年,马福元在赛格高科技电子工业区奠基仪式上。


· 产业配套创新
·


1987年9月,马福元在深圳创办电视机、收录机、电话机三个配套联合体,简称“三机配套联合体”。


这使得小型企业的分散战术成为联合战略的托拉斯。


1988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视察深圳电子集团公司,并题词。


·
战略产业创新
·


1987年11月,马福元与美国公司合作,在深圳创办深爱半导体有限公司,这个项目填补了我国微电子工业前道工序的空白,对我国电子整机配套和外销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他还先后创办了赛格日立彩管项目、中康玻壳项目、超大微电子项目等。


一方面,这使深圳电子产业开始拥有自己的战略产业;一方面,这为集团多个企业利用资本市场铺垫了美好的未来。


1989年,深圳赛格日立彩色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成立,项目总投资1.6亿美元,年产量160万只彩色显像管。图为赛格日立生产车间。


· 经营模式创新
·


1988年1月,马福元创新了企业集团董事局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赛格集团率先成立第一届董事会,并引入“锦上添花”的竞争机制,赛格模式成为当时社会与媒体关注的热点。


·
深港合作创新
·


1988年2月,马福元创办了深港电子工业间第一个经济协作组织。


由深圳电子行业协会与香港电子协会共同建立的深港电子协进委员会,马福元担任主席。


· 电子配套创新
·


1988年3月,马福元在深圳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大型电子配套市场——赛格电子配套市场。


这不仅为今天华强北世界性的电子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更为中国电子信息的基础性产业——元器件的生产与交换,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格局。


·
银团贷款与科技园区创新
·


1986-1988年间,马福元聘请中外多个银行作为集团公司的金融顾问单位,并通过负债经营方式组织多家银行贷款。


这不仅解决了当时发展电子工业的资金来源,更是创新了银团贷款的模式。


1986年,马福元开始着手创办深圳赛格科技园,大手笔地促成规模经济的聚集与形成。


赛格科技园位于深圳华强北路 1015号,由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于 1992年3 月竣工


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科技产业园区,为企业奠定了140万平方米土地资源的发展基础。


·
发展战略与经营方针创新
·


1986年,马福元制定了 “立足深圳,依托内地,走向世界” “对内‘借鸡生蛋 ,对外‘借船出海 的发展战略。


这个被称为“三点一线”和“两借”战略,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同时,马福元还提出了“以市场带技术,以技术求效益,以效益促发展”的经营方针,通过转变市场观念并“围着市场转”,来指导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如今, 华强北的硬件基础使深圳成为创客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地。


·
研发方式与人才观念创新
·


1986年,马福元在研究开发上提出了灵活多样的多种方式。 包括合资开发、引进开发、客座开发、转让开发、入股开发、重点开发、国外开发、联合开发等多种研发新模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