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搜铺网
聚焦全国购物中心、商业地产,全面提供行业资讯、数据报告、开业项目盘点、品牌商拓展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9日最新蛋价(早报) ·  昨天  
电商头条  ·  拼多多搞短剧带货,黄峥火力全开 ·  2 天前  
模玩熊  ·  【福利】超多特价商品上架啦! ·  4 天前  
模玩熊  ·  【福利】超多特价商品上架啦!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搜铺网

李嘉诚之后,潘石屹也要“跑”了

搜铺网  · 公众号  · 电商  · 2020-03-13 14:25

正文


撰文 /联商网 张占英
头图 /来自张欣微博

前段时间,曾给美国大学捐款6个亿的潘石屹,面对武汉疫情的捐款为0被骂上热搜。

没过几天,SOHO中国要卖身的传闻再次让他站上了舆论风口。

据路透社3月10日报道,黑石集团正与SOHO中国就后者私有化进行谈判,交易价值40亿美元。消息指出,黑石集团提出的私有化报价为每股6港元,较3月9日收市价2.98港元/股高逾一倍。受消息影响,SOHO中国大涨37%后紧急停牌。

目前,SOHO中国董事会主席潘石屹及其夫人张欣持有该公司63.93%股权,消息称他们计划在与黑石达成交易后仍保留少量股份。

3月11日,SOHO中国针对私有化传闻发布回应公告称,正在与海外金融投资者洽谈,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其可能导致就本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份作出全面要约。

曾经高调宣称永远不卖核心资产的老潘,这次连公司都准备卖掉。如此决绝,老潘怕是真的要跑了。

潘石屹的保守基因

贫苦的出身以及发家时遭遇第一轮地产泡沫的经历,让潘石屹异常谨慎保守。这种保守基因从SOHO中国的两次转型就能看出来。

2012年8月16日,潘石屹宣布公司业务模式将从开发销售型物业转型为自持型物业租赁。简单来说,公司的盈利模式将从建房卖房变成自持物业收租。

那时的SOHO中国风头正劲,当年SOHO中国的营收153.05亿元,净利润105.85亿元,碾压日后崛起的融创中国和龙湖集团。

正是应该大展宏图的时候,潘石屹为何突然转型呢?

据悉,当时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启住房商品化以来最严的楼市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监管意识逐渐加强。一向保守谨慎的潘石屹,瞅准时机选择坐收租金,平平稳稳当个“包租公”。

这次转型,SOHO中国把全部的资金储备用来支撑转型过程中的开支。此后,SOHO中国几乎鲜有拿地。这直接导致了一个尴尬的结果:SOHO中国物业产品库存去化殆尽,营收严重缩水;曾经的百强房企,逐渐从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房地产年度榜单中消失。

2014年之后,房地产又迎来一轮上升周期。同期上市的碧桂园已经开始探讨后千亿时代的战略,而此时的SOHO中国营业额缩水到60亿元,同比下滑58%。

传统租房业务不赚钱,也没什么故事可讲,保守的潘石屹又把目光转向共享办公。

2014年,潘石屹频频接触互联网圈,先是造访雷军的小米公司,随后携妻子张欣远赴美国,造访Facebook、苹果公司和WeWork。同年11月,潘石屹对外宣布,开始筹备房地产和互联网结合,通过互联网来改变传统房地产行业。

2015年2月,SOHO 3Q 共享办公业务在北京正式启动,这是 SOHO中国的第二次转型。潘石屹想依靠3Q业务提升公司业绩,做国内最大的办公楼综合服务商。

然而,事与愿违,伴随着WeWork折戟IPO,SOHO 3Q也是风雨飘摇。在SOHO中国的财报中,3Q业务具体收益率有多少,一直没有披露过。曾经高调宣称要将SOHO 3Q分拆上市的计划也不再提起。

从散售模式转型“包租公”,从出租办公楼转型出租办公桌,谨慎保守而又看似精明的潘石屹把公司越做越小。如今,再与融创、龙湖以及碧桂园相比,SOHO中国已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难以望其项背。

清仓内地,转向海外

保守的潘石屹,一直看空中国楼市,在一手操持转型的同时,另一只手却不停地卖卖卖。

2014年以来,SOHO中国一直在出售中国内地的资产,据公开资料统计,其5年间累计出售资产套现近300亿元。


此外,2019年10月,有媒体报道称包括黑石集团在内的买方团计划接盘SOHO中国的三处项目。2019年底,传言进一步升级为SOHO中国考虑以80亿美元出售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至少八座办公大楼,资产总价值约达500亿~600亿元,拟出售项目几乎是SOHO中国的全部物业“家底”。买家团方面,包括黑石集团以及新加坡国有控股的GIC公司,有意收购SOHO中国在北京的光华路SOHO、望京SOHO塔3以及上海的SOHO复兴广场。当时,SOHO中国的公告未承认也未否认该消息。

至于为何不断出售SOHO中国项目,潘石屹在2017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SOHO自从决定销售物业以来,一直秉持做生意最基础的原则,就是低价买入、高价售出。”

没错,低价买高价卖,这是做生意人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些年,潘石屹在中国内地一直在卖,却没有买过一个项目或一块地。

诡异的是,潘石屹家族却不断在欧美购入商业地产。

2011年,潘石屹数亿美金投入纽约港务局长途巴士站办公大楼项目;

2012年,斥资6亿美金收购曼哈顿公园大道广场49%的股权;

2013年,潘石屹妻子张欣和巴西财团以14亿美金收购美国通用汽车大厦40%的股权。

此外,潘石屹之子潘瑞早在英国攻读雷丁亨利商学院房地产博士学位时,就成立了EREC Estates房地产公司,现已拥有多个大型地产项目。

关于海外投资的资金来源,潘石屹说纯属个人行为,与SOHO中国无关;张欣说来自家族信托,与SOHO中国无关。这样的回应纯属掩耳盗铃。但凡了解一些家族信托与SOHO中国之间的深度绑定关系,就知道“与SOHO中国无关”一说是完全不可能的。

近年来,潘石屹夫妇不断从SOHO中国获取大额分红。2006年至今,SOHO中国累计实施分红12次,金额达到207.78亿元。按照SOHO中国董事会主席潘石屹及其夫人张欣持有该公司63.93%股权计算,累计可以获得现金分红133亿元。这些钱,基本都进入了家族信托。

最近一段时间,潘石屹在转向海外方面也是动作频频。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9年12月18日至2020年1月14日,潘石屹密集注册了7家新公司,且公司股东均为注册在香港、台湾等地的公司,注册资本从150万元至2亿元不等,查询不到实控人的信息。

综合这一系列操作来看,潘石屹到底想要干什么似乎不言自明。

李嘉诚曾说过一句话:“我只是一个商人,不要用空洞道德来衡量我。”

潘石屹也曾经说过:“我是一个纯粹的商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