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EDU投资人俱乐部
i-EDU教育产业投资人俱乐部是一家布局海外教育投资的教育垂直媒体研究机构。由超过300名投资人、30家上市公司、45家VC、32家PE及12家券商组成。通过打造媒体属性的智库,融合一二级市场投融资数据,成为教育行业投融资信息服务供应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黄建同学  ·  吴恩达的《评估AI ... ·  15 小时前  
平安芜湖  ·  警惕AI换脸拐骗! ·  23 小时前  
平安芜湖  ·  警惕AI换脸拐骗! ·  23 小时前  
黄建同学  ·  Figure AI 投资者 Chris ... ·  昨天  
泉安安海在线  ·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最新通告 ·  2 天前  
泉安安海在线  ·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最新通告 ·  2 天前  
命里有票  ·  用DeepSeek和豆包分别计算了一个日期问 ... ·  3 天前  
命里有票  ·  用DeepSeek和豆包分别计算了一个日期问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EDU投资人俱乐部

朗播网创始人兼CEO杜昶旭:标准化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 i-EDU专访

iEDU投资人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18-09-06 11:30

正文


“对于消费者来说,同一型号的手机芯片、体系机构、形状都是一致的,但手机界面允许个人进行个性化设置,例如字体大小、图片、背景。因此, 标准化和个性化本身不存在矛盾 ,认为标准化会导致个性化丧失,大概率是把学习这件事简单等同于上课。”

投资人懂教育吗?目前很多投资公司设立专门看教育团队,进行一系列专门研究。而在朗播网创始人兼CEO杜昶旭看来, 投资人对行业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 那作为已有11年教育领域创业经验的杜昶旭又对行业有着怎样的理解呢?近日, i-EDU专访朗播网创始人兼CEO杜昶旭, 倾听他和他理解中的教育行业。


目录

一、标准化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 “没有人蠢得很别致”

  • “麦当劳”式的学习中心

  • AI要跑在某一应用层

二、在线教育问题何解?

  • 2017年实现收支平衡

  • 在线教育如何生成线下基因

三、行业融资逻辑

  • 7年独立运作之路

  • 下一步融资计划

  • 从行业的角度看行业


标准化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没有人蠢得很别致”


如果说标准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那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如何满足?对此,杜昶旭表示,个体都认为自己需要得到个性化对待,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个性化问题,大多数学生的错误都不是千差万别的,而是具有一致性。对于家长或学生来讲,看到的是自身的问题,但作为老师来讲,看到的是大范围学生的共性问题,换句话说, 真正个性化诉求并没有那么强。

此外,多数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上课,小班教学就可以实现个性化。因此,把课外辅导的班级容量一而再再而三的减少,进行了一系列的纵向切分。但在杜昶旭看来,学习过程应该被横向切分,把学生共性问题提取出来,之后再进行个性分析。他强调, 横向切分解决共性问题,就是知识传达的过程 ,是共性的。而课后知识内化的过程,是因人而异的。例如,很多人使用的手机都是苹果,但每个人的壁纸,安装的APP等各有不同,这就是个性化,但一部手机,其芯片是标准的,没必要为每个人定制专属芯片。


“麦当劳”式的学习中心


谈及教育公平,多数人认为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把一线城市的教师资源传递到偏远山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但老师本身是非标准存在,老师和老师之间客观上存在差异,因此,即使在真正的一线城市,也并未实现绝对的教育公平。

与此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明显的数据断层,老师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而家长也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得到最好的对待,这也造成客观和主观上的不公平。因此,同一家教育企业,不同的学习中心,会有严重的品质差异。对此杜昶旭对i-EDU表示, 从朗播网的角度来看,希望把可以标准化的部分全部标准化。把教师教学过程尽可能系统化,制定一套专门且严格的运行规则,让所有人在这接受到的教育,品质上都是一样的, 类似于去肯德基或者麦当劳买东西,无论哪家店,其品质都是稳定的,或者说内容容差率是可以被接受的。


AI要跑在某一应用层


人工智能是一种技术和算法,只有跑在一定的应用级之上,才能赋予行业价值。 AI在整个教育系统里,主要运用在测评、数据采集决策、语音翻译等标准化数据模型领域。

在测评方面,利用AI绘制神经网络模型,让测评效率更高;而在数据采集决策方面,通过采集学生行为数据,导入人工智能引擎,动态规划学习途径,对未来行为做出指导和预期;同时还可实现自然语言识别处理,包括翻译等。而朗播网也正是在践行着这样的行业观点。

“所有的智适应技术一定是用在某一确定领域当中的某一环节,所有的算法都必须跑在标准化的数学模型上,这是AI技术的基础, 如果想用AI完全代替老师,是不可能的,因为老师是非标准化的,技术解决的一定是在标准模型上的事。” 杜昶旭对i-EDU强调。


在线教育问题何解?


2017年实现收支平衡


有观点认为,对在线教育而言,广告投放已成为一片血海。对于在线教育而言,大部分资金贡献给流量推广平台。在线教育盈利难上加难,但朗播网在2017年即实现收支平衡。对此,杜昶旭表示,对于大部分在线公司而言,其营销成本已达到50%,但朗播网2014年到2017年的线下投放主要聚焦在大学聚集地, 且未来1-2年,依然选择通过内容增加用户对品牌好感度 ,但在品牌构建上,会有很多动作,希望把朗播网做成真正意义上比较强势,比较有特色的品牌。

另外,很多的在线教育公司如果只是把线下服务搬到线上,仍然没有办法解决师资成本问题,因此对在线教育而言,师资也是较大开支,但朗播网已形成标准的产品模型,因此后期的边界成本很低,只需要基于技术和数据进行更多、更新的迭代。


在线教育如何生成线下基因


线上教育和线下是两套逻辑,线上转线下,其原有的运营逻辑或许会成为负担,而朗播网在2017年推出朗播 Inside 系统,对线下机构输出整套解决方案,包括产品以及机构的后台服务。基于此系统,朗播网线下合作机构只需提供场地和管理人员,从而实现完全的线上教育+线下的“托管”学校方式。杜昶旭告诉i-EDU,朗播Inside下一步规划是在线下找较大合作方,联合推出线下的朗播Inside学习中心。


行业融资逻辑


7年独立运作之路




朗播网在2008年上线,而到2015年5月份才进行第一笔融资,7年的时间,对于朗播网来说,是完全独立运作的7年。对此,杜昶旭表示,在早年间也有资本方找到公司,但是当时首先不知道拿这笔钱做什么,又害怕资本方的进入会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有影响和干预,再加上,当时用户端对在线学习并没有很好的认知,所以一直到2015年才开始融资。

“任何技术,都跑在标准化模型之上,而这一模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搭建,包括基于这一模型的延伸产品。 在独立运作的7年时间里,朗播网致力于搭建底层逻辑,即语言学习的能力图谱。”杜昶旭对i-EDU强调。


下一步融资计划


今年上半年,很多教育融资项目从营收与估值匹配来看,存在相当大的泡沫。而到下半年募集资金情况较多,很多基金公司情况不是很好,资本市场较冷,再加上央行资管新规新政出台,对整个投资影响较大,所以下半年投资趋紧是必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