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教育之江
传递科学和谐教育理念,提供权威教育政策资讯,打造高效教育服务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教育之江

洗“搪缸”、跳竹马、做滚灯……浙江娃:“非遗版”春节,“非一般”好玩!②

教育之江  · 公众号  ·  · 2025-02-09 08:47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多个小朋友在春节期间体验不同的非遗项目的过程和感受,包括展示非遗项目的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文章的关键点包括不同非遗项目的介绍、小朋友们的体验和感受、以及年味的传承和延续。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非遗项目的介绍

文章介绍了包括打铁花、洗搪缸、吹糖人、篆刻印章、剪纸、手绘唐卡、非遗拓印、跳竹马和制作滚灯等多个非遗项目。

关键观点2: 小朋友们的体验和感受

文章描述了小朋友们参与非遗项目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包括触摸非遗文化的过程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憧憬。

关键观点3: 年味的传承和延续

文章强调了年味的传承和延续,通过非遗项目的体验和传统习俗的延续,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之之

阿江,你看春晚了吗?开场1分钟里展示了16种非遗,真是太震撼了!

是啊,根本看不够,我还去亲身体验了其中的“打铁花”呢!

阿江

之之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这个年可谓是氛围满满,到处洋溢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寒假

浙江娃的“非遗版”春节

过得“非一般”精彩

快跟之之阿江一起去看





摸狮头

金语辰

德清县实验学校


每逢新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舞狮表演成为街头巷尾最吸睛的节目。威风 凛凛的狮子在锣鼓喧天中闪亮登场,或腾跃,或翻滚,或憨态可掬地摇头摆尾,一招一式都透着灵动劲儿。


按照传统习俗,人们纷纷上前,虔诚地伸手抚摸狮头。这一摸,是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摸摸狮头,寓意鸿运当头,迎来吉祥如意。这一小小的举动,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在年复一年的传承中,成为国人记忆深处的温暖印记,让春节的年味儿愈发醇厚。


写“福”字

魏秋月

诸暨市枫桥镇洄村中心村幼儿园


马上要过年了,姥爷说新年家里要贴“福”字,贴了“福”字,全家有福!我让姥爷教我写“福”字,这是我第一次拿毛笔写字,妈妈说等我再长大一点就可以跟姥爷学习书法啦!等我学会了,过年的“福”字都让我来写!


洗“搪缸”

徐以诺

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


外婆家在杭州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那里虽然也属于杭州,但是风俗习惯却不太一样。每年过年,外婆都会做很多美食——炸肉丸子、水磨圆子、八宝菜、卤豆干、卤冬笋、卤猪肚,每一种都是年夜饭桌上的“畅销美食”。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年夜饭前的“铁锅炖”,这里叫洗“搪缸”。


妈妈跟我说,这里有个习俗,每年除夕的白天都要烧一大锅洗澡水泡澡,寓意洗去一年所有的尘埃和烦心事,迎来新年新气象。我听了,不禁兴奋起来,对这种习俗增添了几分憧憬。


一进外婆家,我便听见了浴室里哗哗的水声,我立刻冲进了浴室,想看看这传说中的铁锅洗澡到底是什么样的。只见浴室里水汽缭绕,像仙境一样,透过水汽定睛一看,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大铁锅,正在冒着热气。


“水够热了吗?还要烧吗?”只听外公在外面喊。外婆用手探了探,大喊了一声:“差不多了,别加柴了,灶里的烧完就好了。”


我倒吸一口凉气,心想:什么?加柴?烧火!是要把我炖了吗?外婆似乎看出了我的诧异,一边帮我脱衣服一边说:“放心,不会把我乖孙炖了!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就不烧了,洗的时候坐在锅里,把这块木板垫到身体下面,这样就不怕烫屁屁啦!冬天的时候山里冷,这样洗能让身体暖和很久,对身体好,你妈妈从小洗到大呢。”我高兴地一下子蹦到了水里,“哇,可真舒服呀!”我放松地眯起眼睛,躺在大铁锅里。外婆拿来了毛巾,给我搓背,一边搓背一边用家乡话哼起了歌谣:搓一搓,铜钱多,冲一冲,百事通,泡一泡,福气到,洗一洗,精神好。


洗完澡的我顿时感觉神清气爽,热血沸腾,年夜饭也吃得更香啦!


洗“搪缸”可真有意思,我听妈妈说它正在申遗,真希望能成功,也盼望着天天都能洗“搪缸”!


吹糖人

柳丁墨宸

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


新年到,年味越来越浓了。我的家乡在古城临海,这里到处是红红的灯笼,还有热闹的集市。我的年味是“静谧又热烈的”,它藏在贴窗花、写春联、吹糖人的细节里,我太喜欢过年的感觉啦!


篆刻印章

孙浩喆

中国轻纺城小学


寒假里,在小桥流水的书圣故里街区,妈妈带着我走进了西街的何国堂根雕艺术创作室,店里摆满了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根雕、木雕、竹雕作品,店主是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何国堂,他从事根雕、木雕技艺已有20多个年头。


何老师先给我讲解了印章篆刻成品需要经过构思、打磨、篆刻、抛光等步骤。我拿到材料后,跟着何老师一步一步进行着,在他的细心教导下,历经半小时,刻有福字的印章完成了。虽然成品没有那么完美,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我通过亲自动手体验民间非遗文化技艺,理解了作为手艺人“工匠精神”的难能可贵,也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剪纸

蒋馨然

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


“咔嗒、咔嗒”,老榆木窗棂外的风呼呼吹着,太奶奶的银剪刀在红纸上跳起了舞。我托着腮帮子,看那些细碎的纸屑像梅花瓣似的,一片片落在青砖地上。


腊月廿八那天,太奶奶说要教我剪“百蝶戏春”。她布满皱纹的手指捻着红纸,剪刀尖轻轻一挑,一只振翅的蝴蝶就活了过来。“剪纸要心静、手稳。”太奶奶的声音像檐角融化的雪水,清凌凌的。可我总把蝴蝶的触须剪断,急得直咬嘴唇。太奶奶笑着往我嘴里塞了颗麦芽糖:“急不得,你听——”


剪刀开合的节奏忽然慢了下来,像是踩着雪地的脚步。我这才发现,太奶奶剪出的每道弧线都藏着韵律。当第十只蝴蝶破茧而出时,厨房里飘来了饭菜的香味,混着红纸淡淡的檀木味道,在暖融融的屋里织成一张网。


大年三十贴窗花时,我踮着脚把自己剪的“福”字贴在玻璃上。太奶奶站在我身后,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咱们家的剪纸手艺,可算有传承人了!”她忽然轻轻哼起小时候哄我睡觉的民谣:“二月二,龙抬头,剪个春燕来梳头……”


年夜饭的饺子在锅里翻腾,我摸着窗花上凸起的纹路,突然明白太奶奶说的“老手艺里住着魂儿”。那些剪纸的纹样,不就是祖祖辈辈对春天的期盼吗?当十二点的钟声撞碎夜空,我看到烟花在窗花的蝴蝶翅膀上绽放。


手绘唐卡

周墨

杭州市嘉绿苑小学


2025年新年之际,我和爸爸妈妈体验了“非遗”唐卡制作。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非遗”拓印

王一剑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的东一414寝室门口,贴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印的福字,承载着古老技艺的温度与新春祈愿。


非遗拓印传承文化记忆,福字寓意吉祥,二者结合,既彰显对传统瑰宝的尊崇,也为寝室添团圆、幸福的年味,祈愿新岁顺遂,庇佑一室安宁。


跳竹马

季晗琪

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


淳安竹马,是浙江省淳安县传统的舞蹈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始于南宋,俗称跳竹马。竹马分红、黄、绿、白、黑五种,常由三男两女或者两男三女组成,以古装人物装扮,跳、走(阵)、唱、念俱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正月初三,我有幸亲眼目睹了竹马舞的表演:外婆的村子里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身着戏服,手持竹马,有红黄绿白黑,脸上都画着彩绘,还有敲锣打鼓的助力。他们来到了村民之家的祠堂,随着锣鼓的节奏,表演者或跑或跳,或唱或演,一会以碎步、快步模拟骑马前行、奔跑、跳跃,一会双脚交替快速移动,身体微微起伏,展现马的奔腾之姿;还有表演者突然止步,身体后仰,缰绳拉紧,表现马被勒住的瞬间。


他们的队形也有很多,有长蛇阵、方阵还有圆圈舞等。只见红马从黑马上面一跃而起,挥舞着马鞭,嘴里还唱着歌曲,脚下铿锵有力,动作矫健,表情特别丰富,我瞬间有一种惊怯的感觉。但当一曲结束,马匹统一整队,嘴里唱起了对新年的祝福,我又感觉到欢喜无比。


他们挨家挨户地去跳竹马,给每个家庭送去祝福!他们的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充满了故事,这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做滚灯

倪嘉聪

诸暨市马剑镇中心小学


我在过年期间制作“非遗”滚灯,在玩耍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年味故事未完待续

欢迎继续和我们分享你的快乐

投稿邮箱:

zjsjytwx@163.com




责任编辑 | 陶可颖 蔡寅霁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省教育厅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全省新春第一会精神


» 甜丝丝、香喷喷、火热热……浙江娃:“非遗版”春节,“非一般”好玩!①


» 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浙江9个案例入选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


» 跨省转学“一网通办”,严查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教育部最新发布→


» 寒假余额已不足!这份“收心指南”请查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