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皇宋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仁宗 赵祯,宝元二年至皇祐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铸,非年号钱。钱文有篆书,楷书对钱,光背。有小平、折二两种,有铁钱。篆书中另有 九叠篆者,极其罕有,为古泉大珍,皇宋通宝之九叠篆在版别众多的皇宋通宝钱币中,有一种俗称“皇宋九叠篆”的钱币尤为珍贵。九叠篆又称上方大篆,秦汉无此制,唐宋以来多用于官印上面。九叠篆是以小篆为基础,笔画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曲屈平满”是九叠篆书法最大的特点。折叠多寡,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繁简而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称之为九叠,“乃以九为数之终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折叠之多。九叠篆盛行于唐、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将这种“九叠篆”用于钱文,在数千种古钱币中,“皇宋通宝”仅为孤例,故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稀世珍品。关于皇宋通宝九叠篆的铸造背景,现今钱币学家一般认为该钱币为“置样钱”,或“开炉钱”,应不是正用品流通钱币。
皇宋元宝钱,南宋理宗宝佑元年至六年 (1253~1258)铸币,其主铸品钱文篆书,成对钱,光背无文。篆书版皇宋元宝小平钱,旋读。“天”字“元”“宝”字从“缶”历谱所载其形制计有小平、折二两种,亦有铁钱发行。在皇宋元宝钱中,篆书稍少。本品钱直径3cm,重约8g,包浆紧实,凝重而纯真,钱体沧桑之感鲜明,一派耄耋老相。其铸体精整,边缘和地章,自不必细述,可感铸制之精道,官炉风采彰显。钱文篆书,书意正点而端美,布局协调,为皇宋元宝篆书之本色。一言以蔽之,综合主要方面辨识,其乃大开门之银钱,难以置疑矣。
卢人骐是惠城区收藏家协会会员。去年他在一位古董商那里看到了“皇宋通宝”,一个月后方下定决心花费近980万元购得。后来,已是宝贝主人的卢人骐心里还是忐忑不安,于是将图片传给我国著名钱币专家、鉴赏家董大勇鉴定,董大勇称虽没有看到实物,但是初步印象较好。第五届大型民间文物艺术品鉴定会在深圳举行期间,听说有古钱币鉴定专家到场,卢人骐带着“皇宋通宝”到了深圳。潘世杰看过古钱无数,当卢人骐拿出“皇宋通宝”时,潘世杰足足看了半个小时,称这枚古钱币为“九叠篆皇宋通宝”,是他见到的第10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藏品出手鉴定请联系付经理18869500028
郑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