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石油地质学
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网  ·  3位中国学者亲历:在沙特做科研的那些年 ·  16 小时前  
科学网  ·  姚穆院士逝世 ·  2 天前  
果壳  ·  不是微信需要 DeepSeek,而是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石油地质学

准噶尔二叠有机碳埋藏的环境、机制和影响

石油地质学  · 公众号  · 科学  · 2024-11-24 00:01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对准噶尔盆地的二叠纪时期进行研究,涉及背景、构造演化与地层框架、古气候与古环境、有机碳的埋藏机制与效率及后果。通过深入研究,文章探讨了大规模有机碳埋藏的机制和后果,对准噶尔盆地的石油资源勘探和全球碳循环及气候演变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见解。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准噶尔盆地是一个典型的沉积盆地,富含石油资源,二叠纪地层记录了区域构造和古环境信息,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对象。

关键观点2: 构造演化与地层框架

基于放射性定年数据,提出了更新的地层框架,限定了两个主要石油源岩段的年龄。

关键观点3: 古气候与古环境

准噶尔盆地在早二叠世更干燥,中晚二叠世更湿润,存在短期气候变化。石油源岩段沉积期间以蒸发湖环境为主。

关键观点4: 有机碳埋藏机制

有机质的富集受生产、保存条件和无机沉积物稀释的影响。风城组和芦草沟组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和细菌。

关键观点5: 有机碳埋藏的效率与后果

计算了风城组和芦草沟组的有机碳埋藏率,发现其可能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演变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键观点6: 结论

文章深入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二叠纪时期的古环境和有机碳埋藏过程,及其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演变的潜在影响。


正文


1. **研究背景**:

- 准噶尔盆地是一个典型的“walled”沉积盆地,从古生代到新生代经历了漫长的盆地演化历史,富含石油资源。

- 二叠纪地层厚度达数千米,记录了区域构造和古环境信息,也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对象。

2. **构造演化与地层框架**:

- 基于放射性定年数据,提出了更新的地层框架, 限定了两个主要石油源岩段的年龄,分别为早二叠世的风城组和中二叠世的芦草沟组及等效层

3. **古气候与古环境**:

- 尽管整个 二叠纪时期全球呈现温暖和干燥趋势,但准噶尔盆地的气候在早二叠世更为干燥,中晚二叠世则更湿润,存在短期气候变化

- 在两个石油源岩段沉积期间,气候干燥且温度适中,以蒸发湖环境为主。

4. **有机碳埋藏机制**:

- 有机质的富集受到生产、保存条件和无机沉积物稀释的影响。

- 风城组和芦草沟组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和细菌,且以I型和II型有机质为主。

5. **有机碳埋藏的效率与后果**:

- 通过计算 风城组和芦草沟组的有机碳埋藏率,发现这些速率低于现代湖泊的平均值,但由于当时全球构造湖泊的广泛分布,湖泊环境的有机碳埋藏可能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演变产生了显著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