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审计厅公布的一则信息受到社会关注:某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最终实现成果转化0个。这一现象,再次引发人们对高校科研体制的讨论。
2020年10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高校“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将“破五唯”确立为教育改革的指导性原则。“破
五唯”体现国家扭转高校内急功近利倾向的意图,但“破五唯”也面临困难。
本文从“学科建设逻辑”切入,回顾国家层面的学科建设逻辑的演进历程,从国家、产业与大学关系的角度理解大学。计划经济时期的高校学科建设,遵照“按任务规划”的思路,优先满足现实需要、兼顾长期学科布局,明确“以任务带学科”,根据国家需求规划科技研发任务,且很多需求都表现为明确的产品形态。改革开放后,在国内需求和国际环境的驱动下,“任务导向”的建设逻辑逐渐被削弱,“以评促建”的思路应运而生,最终把大学引向“数量导向”的学科建设逻辑。“数量导向”和“五唯”严重挤压了真实的产业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指标式评估则在技术层面加速挤出效应。
欢迎点击下方标题阅读
虽然大学科研经费与人员投入获得长期增长,也在各类规模指标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是,这个中国创新系统中最大的蓄水池并未充分满足各方面关键诉求,也未能有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全局,甚至在新的“指挥棒”面前转型兴致不高。“破五唯”何以陷入这种困境?
▍
编辑手记
瓦格纳事件与俄罗斯的国家重建
《文化纵横》编辑部
▍
域外
印度何以成为“推特五常”
詹丹妮
急速成长中的美国青年左翼
杜泽虎
▍
封面选题
:
直面“技术-权力”时代
技术不仅在改变着治理手段,也在改变着运用这些手段的权力本身,它正在创造新的规则、制度与文化,以至于让人很难判断它究竟是被规制者,还是创造者。
平台发包制:当代中国平台治理的内在逻辑
胡凌
当人工智能学会编织“意义之网”
李晟
再造“数字后福特主义”
贾开
给技术治理做减法——再思城市治理的数智化
徐偲骕
▍
焦点
美国对华经济脱钩能走多远?
曹远征
俄乌冲突带来的滞胀提醒了世界,仅与俄罗斯的脱钩断链就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更遑论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脱钩断链。
▍
国富论
一个超级企业的崛起样本——中国商飞的坚强起飞之路
李巍
作为一家新兴的商用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已经走过了初创期最艰难的时刻,进入增强战略技术自主、构建安全供应链体系和提升量产能力的新阶段,一个新的代表中国工业实力的超级企业已经隐然成形。
▍
社会结构变迁
在乡农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压舱石
杨华
“关键在人”:当代中国干部群体透视
丰俊功
实际上,干部群体,尤其是基层干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着强烈的不满和反感。文山会海、督察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和过度留痕问题,消磨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到基层治理成效。
市场与体制之间的国企职工
臧雷振 盖建泽
▍
世界观
中东为什么大和解
吴冰冰
在沙伊和解中,中国确实扮演了关键角色,但中国是顺势而为,前提在于中东地区内部出现了有利的形势变化。
碎片化威权:美式移民治理的体制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