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讨论了当前经济线干部成为干部提拔的新趋势,并分析了其原因及影响。文章指出当前从市场及利率状况可以看出消费疲乏,需要懂市场、懂经济的干部来推动消费和投资工作。此外,城市间经济指标竞争激烈,领导干部需抓对产业才能有业绩和提拔底气。文章还强调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
文章指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内循环的晴雨表,当前消费不太景气,需要懂市场、懂经济的干部来推动消费和投资工作。
文章强调了城市间经济指标竞争激烈,领导干部需抓对产业才能有业绩和提拔底气,并分析了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原因。
文章指出了新的形势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包括跨系统、跨地区的空降经济型干部的趋势,以及给想走到高层的干部带来的启示。
最近发现,经济线干部成了干部提拔的新风向。
比如,
在沿海有几个经济城市,国企干部空降,调任地方主官。
又比如,
搞经济统计的专家,空降地方搞经济统计和分析。
再比如,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干部,调任相对落后地区任党政主官。
这些都表明,当前的干部提拔导向,专注在搞经济。
这跟我们平时的预期还是不太一样。
过去,地方主官一般是长期在机关单位工作,在机关锻炼成长起来的。
在机关单位,特别是综合部门的干部,能接触各个业务条线,除了经济,还有城建、教育、医疗、民生、治安、执法等等。
按理来说,从地方一级一级成长起来,更适合管理协调各个单位。因为熟悉各个条线的工作。
但现在沿海经济城市,起用国企背景的干部,确实是一种新的思路。
国企成长虽然专注于某个领域的业务,比如,汽车的专注汽车,电网的专注电网,铁路的专注铁路,调任后,对机关单位的条条线线了解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但胜在对市场和产业更了解。
更关键的就是,没有机关思维层次上的条条框框,更容易突破思维的掣肘。
当前从市场来看,消费不太景气。
从利率来看,能推断出消费有点疲乏。
因为利率越来越低,说明现在花钱的人少了。当然,也包括投资少了。
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内循环的晴雨表,外贸则是经济外循环的晴雨表。
要带旺经济内循环,要么就加大投资,带动更多行业和就业;要么就是促进消费,让工厂更多订单。
所以,这一波确实需要懂市场、懂经济的干部,来推动消费和投资工作。
另外,当下各个城市之间,经济指标竞争激烈。
很多城市,地方主官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济结构和经济指标上。
比如,
过去十年押中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城市,近几年开始起飞。城市经济数据非常亮眼好看。
有些地区,长期布局发展半导体产业链,抓住了新经济的命门。
所以,抓对产业的地方,领导干部更有业绩,因此被提拔更有底气。
同时,以经济建设为重点,是因为当下只要城市经济发展得好,城市其他方面就会自然好。
因为其他领域,几乎都可以自适应运转,只需要持续投入经费即可。
比如,教育、医疗、文化、执法、城建等等。
只要经费充足,教育、医疗、文化、执法、城建就能办得很好。
经费不足,发展必然力不从心。
所以,抓经济,就等于抓住城市发展的发动机。
在当下房地产深度调整时期,由于开始过起“紧日子”,发展经济的紧迫性就突显出来。
新的形势,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能看到,现在跨系统、跨地区的空降经济型干部。
这种新的提拔趋势,也给想走到高层的干部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