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网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官方网站(www.planning.org.cn),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建设成果展示的窗口,是规划行业信息分享、学术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视点 | ... ·  3 天前  
中国城市规划  ·  会议日程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市规划

共享公共空间 | 2024年“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在昆明举行

中国城市规划  · 公众号  · 基建  · 2024-09-23 18:02

正文

导读

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是住建部委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公益活动。2024年“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主要包括“2024年绿色出行与共享骑行发布会”“漫游昆明 重拾公共空间”等系列活动。


本文字数:7420字

阅读时间:23分钟

 


为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出行行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了922绿色出行系列宣传活动。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已连续开展18年,活动旨在普及绿色出行文化、助力城市建设绿色交通体系。2024年绿色出行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共享公共空间”,强调人人有权享有公共空间,公共空间适合老人、幼儿、学生、残障人士等所有人。




2024年绿色出行与共享骑行发布会

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


2024年9月21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24年绿色出行与共享骑行发布会”在昆明成功举办。本次发布会是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的重要年度活动之一,也是2024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的特别论坛,是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举办以来面向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的众多专家学者首次开展学术交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曲长虹副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马林主任、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嘉宾致辞


曲长虹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


曲长虹在致辞中表示,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是住建部委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公益活动。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代表学会做了大量工作,“2024年922绿色出行与共享骑行发布会”是今年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的重要载体。


曲长虹强调,规划建设绿色交通体系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减少碳排放、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一直致力于健全城市规划体系,推动绿色交通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学会倡导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共享出行和步行自行车友好型城市的建设,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曲长虹指出,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正是深化这一理念的实践平台。同时她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进来,携手打造一个更加绿色、宜居、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报告发布


本次发布会有两项重要的报告发布。一是《2024年绿色出行城市工具书》,这本报告的前身是“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组织手册”,已连续发布18年,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中规院开展绿色出行科普宣传、支撑全国城市绿色出行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另一个是《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这本报告聚焦共享骑行服务提升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已连续4年编制。


绿色出行与共享公共空间——2024年绿色出行城市工具书

 

孔令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发布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孔令斌副总工程师对《2024年绿色出行城市工具书》进行解读,阐述了2024年绿色出行宣传活动主题“共享公共空间”的内涵,强调人人有权享有公共空间,公共空间适合老人、幼儿、学生、残障人士等所有人。城市应规划设计考虑所有居民和交通方式的更安全的街道,道路公共空间分配时优先考虑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动态管理路内停车以便有效利用公共空间,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道路交通政策,鼓励社区参与开发城市公共空间等。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主题的选取结合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实践和社会所需,具有超前性和领先性,希望共享公共空间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


《2024年全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解读

 

赵一新

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副总工程师


赵一新副总工程师作了《2024年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的解读。报告聚焦精准匹配出行需求,持续提升超大、特大城市共享骑行治理能力和水平,从活力骑行、轨道骑行、减碳骑行、便捷骑行四个方面建立11项骑行指标,评估中国36个主要城市的骑行特征与规律,并分析年度变化。


对北京亦庄共享电单车试点进行了专题研究,发现80%的骑行距离为3公里以内,平均速度14公里/小时,共享电单车是短距离出行的高效工具;60%的骑行换乘了公共交通,平均接驳距离2.5公里,有效延伸了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交通服务;超过70%的使用者为35岁以下,近50%的骑行集中在通勤高峰时段,共享电单车是青年人群喜欢的通勤交通方式。


报告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综合考虑共享电单车的功能定位、人群出行特征、城市功能等因素精准筛选运营地区,二是以覆盖短距离出行需求为导向精准测算运营范围界限与车辆投放量,三是站点布局优先选择100米职住覆盖比重高的点位,四是要持续提升骑行廊道的空间品质。

专题报告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宇主持专题报告。


 

张   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从左至右:

赵 曦 世界银行交通全球实践局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高级交通专家

边 扬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教授

刘金广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城市交通管理部副主任


赵曦分享的题目是《交通转型:为构建绿色、包容和有韧性的未来铺平道路》。世界银行正与各国合作,致力于建立绿色、包容和有韧性的交通体系,也即将在中国征集新的推进城市交通绿色转型项目。城市交通发展转型需要城市领导层的强烈承诺来转变发展范式,实施严格的汽车使用和停车管理措施。


边扬分享的题目是《数据驱动的电动自行车骑行风险行为研究》。一些城市近三成的交通事故与电动自行车有关,边教授利用共享电动自行车采集的细粒度轨迹数据,精确辨识风险骑行行为,将为提升城市交通综合治理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刘金广分享的题目是《城市电动自行车通行安全源头治理对策探讨》。我们日常所见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在生产、销售、维修等环节就应该管起来,管理法规、企业监管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交通安全,甚至是公共安全。


从左至右:

吴克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大数据创新中心主任

杜 书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陈哲鸣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吴克寒分享的题目是《数据解锁城市脉动——武汉共享单车出行特征与配额研究》。共享(电)单车投放多少合适?吴博士在武汉、拉萨、南宁等地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大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测算方法。


杜书分享的题目是《基于城市交通小区的共享单车投放量预测》。提出结合共享单车的时空使用特征,并在分析影响OD需求的因素基础上开展需求预测方法,可为共享单车的投放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陈哲鸣分享的题目是《基于SSM的信号交叉口交通安全分析》。提出代理交通安全性指标(SSM),并发现交通冲突主要集中在绿灯开始后的前10%时间及停车线上游10米范围内。这一研究非常重要,为信号交叉口的安全优化提供了量化依据。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智能交通与交通模型研究所康浩所长主持。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交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卢亮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中心主任陈先龙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唐翀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交通所副所长邵丹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主任工程师魏贺滴滴青桔电单运营负责人李维等与会嘉宾围绕“为超(特)大城市发展共享电单车的挑战、机遇与对策”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嘉宾合影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出行将成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不断创新技术、优化政策支持、加强行业合作,绿色出行和共享骑行将进一步普及,推动城市交通体系向低碳、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绿色出行和共享骑行在中国城市交通中重要性的进一步提升,旨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绿色出行的理念将深入人心,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和构建绿色智慧城市贡献更大力量。




漫游昆明,重拾公共空间

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


活动参与者在线路起点西南联大旧址合影


2024年9月22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漫游昆明 重拾公共空间”活动在昆明市如期举行。这一活动亦是2024年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的年度重要活动之一。


活动采取自由报名的方式,参与者来自城市管理部门、基层社区、规划设计单位、高等院校等机构,总计60余人。


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主任马林、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一新、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周涛、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唐翀以及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分院院长王军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活动。



嘉宾致辞

曲长虹、赵一新、刘岱宗在工作坊上致辞


以漫游的方式体验公共空间


“漫游昆明 重拾公共空间”活动由“城市漫步+城市骑行+工作坊”环节组成。通过城市漫步和城市骑行的方式,参与者深度体验城市的历史文脉、人文风情和空间魅力,以慢行、互动、体验、分享的方式,亲身体验公共空间的美好与不足。漫步和骑行结束后是工作坊环节,包括分组讨论、小组分享、专家观点分享,不同分组经过讨论后选出代表,分享漫游体验过程中的发现。


活动主题海报


活动设置了3条路线,引导参与者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公共空间步行、骑行、无障碍出行体验。第一组为记忆街巷路线,重访文化巷、先生坡等昆明的历史街道,感受公共空间改善后对商业环境和绿色出行的影响;第二组为生活纹理路线,体验市民生活购物场景,观察当地社区的日常生活和互动;第三组为骑行探索路线,采用当地人普遍使用的共享电单车骑行更大范围的街道空间,体验骑行在城市交通中的可行性和乐趣。

活动路线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漫游过程中参与者细心观察城市空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分组讨论,考评城市空间品质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副首席代表朱仙媛主持工作坊讨论环节


在耗时1小时的实地考察之后,是充满思想火花的工作坊讨论环节。参与者分组整理见闻、体验和照片资料。分享环节,三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思考。讨论环节重点关注了行人、骑行者的出行模式,公共空间如何为所有人所用,如何重新分配道路空间,如何保障残障人士的出行。


工作坊讨论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骑行探索组

冯  智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王芳宇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翠湖片区采用渐进式改造规划,在多方利益平衡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沿街功能业态与空间设计匹配度较高,室内外空间互动性良好。具体来说,橡皮书店一侧的三不管地带交由商户自主改造,形成富有意趣的休憩空间,绿化亲和力强,改造不仅提升了书店营业额,也为市民提供了互动交流空间。


文化巷路段骑行体验较差。由于机动车道优先,大多缺乏非机动车道,骑行安全性较低。此外,非机动车停车区较少,机动车占用现象普遍;许多骑行者行为不规范,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


考虑居民的使用便利性,改造过程采用渐进式管理模式。例如文林街考虑多方需求,现阶段仍允许机动车停放,远期计划打造步行性更强的道路。整体上,骑行环境略显不足,慢行空间指引不明确,机非混行现象普遍,但城市的烟火气息依然可感。


生活纹理组

郝乾炜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马晨虎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优点体现在步行道的文化特色上,例如文化巷的人行道石刻展示了昆明的地标。街道还保留了许多传统老店,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文化巷的墙壁画廊更彰显了城市活力。


缺点方面,公园的长椅缺乏维护,街头绿化利用率低,建议将部分街头绿地改造为儿童友好型公园。此外,街道标志模糊,影响行人导航,公共设施指示也不够清晰,亟须改善。同时,文化巷等街道的商业利用尚未多样化,建议通过分时段经营来充分利用公共空间。无障碍出行困难,盲道形同虚设,人行道被非机动车和商铺外摆占用,导致出行不便。


设计街巷空间不仅需考虑实用性,更应融入人文关怀,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使生活空间具备育人与愈人的双重功能。


记忆街巷组

郭小强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胡博文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师


文化巷和天君殿巷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对无障碍出行者较为友好,巷内的小店也与当地文化紧密结合。然而,无障碍出行者在欣赏这些文化街巷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立体交通的不便、非机动车乱停、路缘石高差等问题。


为优化非机动交通环境,建议对街道空间进行重新分配,增加生活、步行、骑行和景观功能,提升步行和骑行道路的设施和景观,在关键公共空间和交通节点进行精细化设计。


此外,建设连续的无障碍非机动交通空间,规范街道设计和交通组织,以提高街道公共空间的全龄友好程度和交通安全性。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文化街巷的整体品质和功能,使其更适合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圆桌讨论,展现利益相关方深度思考


工作坊活动中,专家们分别化身市长、规划师、社区居民、游客、周边商户、居委会主任、开发商,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审视活动路线上的城市更新成果,从利益相关方的角度出发表达对城市更新、交通规划的期许和想法。


专家学者化身城市更新利益相关方


赵一新副总工程师

扮演社区居民


使用体验最丰富,对空间改造最有发言权。


城市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尤其是居民的需求。居民是城市生活的核心,但在决策中往往被忽视。通过无障碍出行体验,大家感受到无障碍出行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盲人可能因盲道不连续、不便捷而选择机动车道,反映出当前设计的不足。


此外,街道空间使用的多元性同样重要。早晨的摊贩外摆与行人的通行需求必须平衡,以确保道路通行与商业活动的共存。因此,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需求,努力实现空间的最佳利用。

马林主任

扮演游客


满足游览需求的兴趣点,保障游览体验的服务功能。


游客与居民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城市的熟悉度和出行目的。游客通常希望在舒适的时间和空间中体验城市,因此,信息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同时,步行与休闲活动的结合也是提升游客体验的关键。在城市改造中,增加咖啡厅等休闲设施能有效提升环境品质。然而,一些城市在治理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服务游客和居民的需求,降低了空间的多样性。


鼓励游客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的方式探索城市,能更好地体验城市的魅力。呼吁规划师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空间体验与信心。

王军院长

扮演周边商户


夹缝中求生存,服务和监管间求平衡。


商铺经营者处于多方夹缝中生存,一方面要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需接受市长和社区的管理,还得祈求开发商降低房租、扩大经营空间。


从经营角度看,他希望通过吸引更多顾客来赚取利润,但这一需求会给城市公共空间带来压力,特别是在交通、步行空间和停车需求等方面。此外,他希望通过占用部分公共空间(如户外座椅或额外的营业设施)来提升经营能力,但这与其他公共空间使用者的需求相冲突,也面临政府对违章使用的监管。


呼吁政府、规划者和开发商能够在平衡城市管理和经营需求的过程中贡献更多智慧,制定更具包容性的解决方案,以缓解各方之间的矛盾。

唐翀总工程师

扮演开发商


不止创造经济利益,更能提升生活质量。


好的开发商并非只是逐利者,而是能够将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和商业需求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推动者。开发商的目标在于追求更高效益和更低成本,尤其是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如何与当地居民达成共识至关重要。通过充分协商,不仅可以确保社区的管理、营运和维护成本降低,还能与居民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希望通过创造一个更安全、更舒适的环境,吸引更多人流和商业活动。这不仅对社区有利,也为商业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如果开发商能真正理解城市的多样需求,关注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交通弱势群体的便利和安全,整体城市环境将会更加和谐与安全。而这一理念同样能够惠及全体市民,提升他们的城市生活质量。

周涛院长

扮演规划师


细处着眼,切实改善使用体验。


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提升。首先是街道空间功能的使用和路权的划分,当前人行道过窄,街边的商业外摆空间不足,这些问题需要优先解决。其次,在提升空间品质方面,今天的实地考察让我意识到,花池、树池、花台等设施的设计和维护依然存在许多改进的空间。


安全问题也是重点关注的领域,例如天桥缺乏垂直电梯等设施,给部分人群带来不便。我们有许多改进工作要做,但最关键的是得到市政府、街道、居委会以及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


最后,我们将广泛听取居民、开发商及商铺经营者的意见,确保规划更加符合各方需求。每位规划师在工作中都带着自己的视角,但今天通过交流和反思,我意识到仍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改进,提升城市空间的使用效果和品质。

曲长虹副秘书长

扮演居委会主任


作为城市治理的基层单位,完成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城市治理是最基层的工作单元,而我的角色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我需要服务社区居民、游客和经营者,同时关注社区的整体发展。我的目标是让居民在社区里有获得感,让经营者能获得更多收益,同时吸引游客愿意前来体验。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必须倾听居民、游客、商户的需求。我希望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平等的社区环境,让残障人士也能无障碍地在社区里自由出行,感受到社区的包容与关怀。


在此过程中,良心开发商的参与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他们对居民需求的深入了解,才能使社区更宜居,留住优质的经营者。我希望通过更好的服务和场景营造,让经营者愿意留在社区,同时在社区规划师的帮助下,将更多的公共空间留给居民和游客。


作为居委会主任,我认为社区规划师的作用尤为关键,他们是连接社区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我希望有一支常驻的责任规划师团队,在社区内持续工作,帮助我们实现更宜居、更绿色、更低碳的目标,确保所有居民都能在这个社区里获得归属感与幸福感。

刘岱宗首席代表

扮演市长


经济发展、税收改革、治理体系完善。


作为市长,我希望能够大胆畅想未来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财政资源紧张的背景下,我们更需创新思维。首先,我认为应该把内环区域全面无车化,甚至尝试在二环也实施无车化。这不仅减少了对公共设施的投入,还能大幅提升区域的美感,激活周边的消费和游客吸引力。


其次,我提议进行机制性设计,通过税收体制的改革来支持社区发展。可以在翠湖片区实施社区税,将改造带来的消费增长返还给社区,支持公共空间的运营和老房子的更新。这将形成一个三级税收体系,除了国税和地税之外,社区税将为社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最后,我认识到推动这些改革需要明确的治理体系和清晰的愿景。我们需整合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力量,包括交警、城管、财政和发改等部门,共同制定昆明翠湖片区的愿景性规划。财政应优先拨款给规划系统,确保我们能提出全面且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整个地区的繁荣发展。


当然,我欢迎各方利益相关者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面对挑战,实现这一愿景。


 

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宇作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通过参与者的体验和讨论,推动绿色低碳出行和城市空间的便捷性和包容性,并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出行环境和城市生活。5家活动组织单位精诚合作,呈现了活跃的创意思维、丰富的活动思路、细致的组织能力,共同呈现了一场让人难忘的城市漫游活动。活动组织过程也充分展现了规划师、工程师们对城市饱满的热情和推进绿色出行的决心。


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连续举办18年,从官方到民间,从平台到线下,从倡导到体验,活动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为宣传推广绿色出行和推动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不懈努力、不断创新。


工作坊合影留念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发布 | 2024年绿色出行城市工具书出炉啦!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绿色出行 美好生活 | 2023年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在武汉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绿色出行 你我同行——2022年中国城市绿色出行活动总结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