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街老裘
喜欢财务研究、行业分析和个股基本面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街老裘  ·  政策的大变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街老裘

聊聊热门板块

金融街老裘  · 公众号  · 互联网金融  · 2023-02-09 08:13

正文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近期除了ChatGPT非常火热外,还有个赛道备受关注,就是充电桩。充电桩本身也属于电新板块,发展比较稳定,近期主要是有工信部联合八部委出台了新政,引起了市场关注。
老裘团队平时聊消费和医药等行业多一些,有些兄弟姐妹们还希望能分享下热门赛道,那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充电桩。
首先,充电桩的重要性不难理解。
相比前几年大部分人还持有怀疑态度,现在大众已经基本接受了电动车,这个相信应该没有异议。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怎么去提升电动车的便利性。
电动车仍有个痛点,就是续航里程焦虑,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要么是通过电池技术迭代去增加车子续航,要么就是通过补能体系去解决充电,而补能体系里的重点就是充电桩。
近几年电动车销量增速非常高,但是车桩比有点没跟上。目前国内充电桩新增比例大概是2.5:1,就是新卖出2-3台新能源车才装1个充电桩,至于公用充电桩渗透率就更低了,大概是10:1。
海外情况基本差不多,甚至比国内空间更大,后面我们会详细分析。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充电桩确实是电动车想要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或者想要达到更高渗透率目标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阶段性红利会比较突出。
其次,充电桩整个产业链条是比较清晰的。
最末端下游是充电桩运营厂商,我国做得比较大的是国网和南网,以及经常能看到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还有些第三方星星和特锐德等等。
头部运营商份额是非常高的,大概前四家就能占到6成左右,但盈利情况却不乐观。最主要是充电桩分布受到了很多资源条件的约束,有些桩布下去后,发现周边并没有电动车,还有些是前期布局导致利用率很低,就赚不到钱。
往上中游是整装制造环节,这里大部分是做电力设备的企业,包括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平高电气等。
再往上偏上游是两个比较重要的零部件,充电模块和充电枪。
充电模块能占到整装成本的40%-50%,相对而言技术壁垒最高;充电枪原来更多是交流枪,壁垒不是很高,现在随着电压平台不断提升,快充需求下更多是液冷枪,把壁垒提升了不少,单价也从几百块提升到了几千块钱。
当然充电模块里还有很多电子元器件,比如继电器、电容器等,但这些部件都有个问题,不仅在充电桩里能用,在风光电储各个领域都能用,这就不够纯粹,测算起来也更复杂。
整个产业链上,盈利确定性比较高的是整装制造和零部件环节,背后是原材料价格趋稳带来成本下降,以及新技术变化(高压平台等)带动产品价格带上移。
接下来,我们重点剖析下国内外市场情况。
国内虽然上量速度非常快,但其实车桩比表现是低于预期的。记得在2015年左右,就有过技术建设指南,当时给到指引是私桩要做到1:1,公桩要做到4:1,目前来看还差得比较远。
按照去年新能源车大概700万销量测算,国内电动车保有量已经接近1500万台,按照5:1车桩比,国内充电桩应该要达到300万台,实际上去年一年新增充电桩就接近260万台,按理说是能够基本达标的。
但大家都能看到,在很多公用场所以及高速公路上,依然会出现抢充电桩的现象,这次春节也是明显供不应求。
这是为什么呢?最主要就是公桩出现了结构性失衡,我国地理面积较为广阔,有些布局比较稀的地方就会出现供不应求,去年整个公桩比例大概是8:1,改善空间非常大。
包括这次八大部委联合提出新政,主要就是针对公共领域车辆的全面电动化,包括公务用车、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物流快递等等,其中最关键是要推行1:1的公桩比。仅这个公桩增量市场,测算下来就有大概500亿市场空间。
说完国内,我们再看看大家更关注的海外市场,其实更为堪忧。
以欧洲为例,数据很有意思,在2015-2016年车桩比大概在6:1左右,到2021年已经降到15,再到去年可能已经是18,并且趋势上应该还在往下走,严重供需失衡。
国内国有企业是会直接动手建充电桩的,哪怕利用率低一些、短期不能盈利,也没有关系,重点是要把新能源市场推动起来。
海外就不一样了,大部分都是企业或第三方在做充电桩运营,人家是要赚钱的,所以基本上要看到新能源车上量后,才会开始做一些投入和布局。因此,海外充电桩前两年都处于观察期,自然车桩比就会下降很多。
从这个逻辑来看,按照谨慎估计10:1车桩比,到2025年海外充电桩增量市场就有1000亿。如果车桩比能到5或者6,那就能达到2000亿以上。
当然,很多企业看到了海外市场庞大机会,就想着去做出海业务,这倒是没这么简单,海外进入壁垒还是比较高的。
尤其是品质认证要求,国内相对简单,做个国标认证就行,但海外认证种类多、认证周期长,要进入市场需要时间和精力。
最后,落实到投资,简单介绍下龙头企业情况。
按照上文分析,充电桩产业链大致可以从三条主线去跟踪,分别是整装制造商、充电模块和充电枪。
制造商在国内拿订单是问题不大的,重点要看这些企业有没有去海外拿订单的实力,龙头公司主要有道通科技、炬华科技、英杰电气等等。当然还有些具备实力的企业,可能目前正在做海外认证,代表公司有特锐德和绿能慧充等。
充电模块相当于是充电桩的“心脏”,不仅有硬件,还有软件及通信协议等等环节,龙头公司主要有通合科技、盛弘股份、英可瑞等。
充电枪既有行业贝塔属性,又有快充液冷的技术升级趋势,会带动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龙头主要有沃尔核材、永贵电器等。
好了,今天文章就先到这里了。今年市场对充电桩的关注度不亚于去年户储,老裘团队主要和兄弟姐妹们分析了市场空间及投资逻辑,希望能带给大家帮助。
如果方便的话,可以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