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方历史评论
《东方历史评论》杂志官方微信账号,每天提供新鲜洞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东方历史评论

东方历史沙龙(130)农耕、游牧与海洋文明之间:何为中国的新解读

东方历史评论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6-13 13: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东方历史沙龙(第130期)


主题:在农耕、游牧与海洋文明之间:何为中国的新解读


嘉宾:许纪霖  施展

主办:世纪文景  东方历史评论

时间:2017年6月18日(周日)14:30—16:30

地点:三联书店(海淀分店)

【嘉宾介绍】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兼任上海市社联常委、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近著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启蒙的自我瓦解》(合著)、《大时代中的知识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合著)、《启蒙如何起死回生》、《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一书2005年获得首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施展,北京大学史学博士, 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学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西方思想史、西方文明史、国际关系、政治社会学、历史哲学。代表著作:专著《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系列论文《外交哲学对谈》《重构中国历史哲学》等。

【沙龙介绍】

传统中国一方面具备以全人类的天下意识来包容异族的视野和气魄,另一方面中原民族又以华夏中心主义傲视四周蛮夷狄戎。而在近代氛围中,传统中国的天下主义与夷夏之辨产生变异,分别蜕化为文明论与种族论。这两者一个强调普世文明,另一个突出中国本位。许纪霖教授在十年磨一剑的最新力作《家国天下》中提出,问题在于,如何将普遍性融入特殊性、从本土文化上升为普世文明?

在回溯历史的同时,这一议题也应放置在全球化秩序语境中进行重新考量。全球化秩序的演进有两种逻辑——海洋秩序与陆地秩序的重构进路。本次讲座通过对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思想资源的厘清,农耕、游牧与海洋文明之文明类型的分梳,尝试思考中国如何突破民族主义的话语体系,进入普遍主义的叙事逻辑,从而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

【延伸阅读】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界文景,2017年2月出版


【详细地址】 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海淀分店(清华大学东南门外,清华同方科技广场D座1层)








点击下方 蓝色文字 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人物 李鸿章 鲁迅 聂绀弩 俾斯麦 列宁 胡志明 昂山素季 裕仁天皇 维特根斯坦 希拉里 特朗普 性学大师 时间 1215 1894 1915 1968 1979 1991 4338 地点 北京曾是水乡 滇缅公路 莫高窟 香港 缅甸 苏联 土耳其 熊本城 事件 走出帝制 革命 一战 北伐战争 南京大屠杀 整风 朝鲜战争| 反右 纳粹反腐| 影像 朝鲜 古巴 苏联航天海报 首钢消失 新疆足球少年 你不认识的汉字 学人 余英时 高华 秦晖 黄仁宇 王汎森 严耕望 罗志田 赵鼎新 高全喜 史景迁 安德森 拉纳・米特 福山 尼尔・弗格森 巴巴拉・塔奇曼 榜单| 2015年度历史书 2014年度历史书 2015最受欢迎文章 2016年最受欢迎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