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土地规划人
大时代背景下的规划与思考。 关注规划前沿,提供行业资讯,解读政策文件,分享案例参考。 从事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景观园林、建筑设计、市政(道路、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土地规划、工程咨询的设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5 ... ·  2 天前  
跟宇宙结婚  ·  一屏文:打吗?不打可不看|跟宇宙结婚 ·  3 天前  
跟宇宙结婚  ·  日常唠叨:上饿了么搜【跟宇宙结婚】领红包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土地规划人

庄惟敏 | 基于前策划后评估的设计决策体系建设

新土地规划人  · 公众号  ·  · 2020-11-23 20:30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院士以《基于前策划后评估的设计决策体系建设》为题,从我国面临的城市问题入手,结合相关研究及典型案例,对“前策划-后评估”理论体系进行了详细解析。


我们的城市面临的诘问


庄惟敏院士认为,目前我国城市存在着很多问题。1999年吴良镛院士主持撰写的UIA纲领性文件《北京宪章》所提及的,城市面临环境破坏、混乱的城市化、技术“双刃剑”,建筑魂的失落等挑战,今天全部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选择,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筑学科自身同样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建筑学科优先领域技术提升和建筑学科基础研究问题。



问题的再提出


14世纪欧洲大瘟疫引起西方世界对城市发展的反思,从而催生了文艺复兴,带来了城市道路格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筑本身通风采光等方面的变革。如今,2020年深冬的新冠肺炎阻击战同样给城市发展、建筑设计及未来人居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反思


今天的建筑比以往的建筑要更加有优越性,其根本的逻辑原发点就是建立在原本的数据基础之上的完善与革新。 通过对建筑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使用后的评估分析,数据采集及相应的数据库建立,来研究建筑针对于使用者的使用效果。2015年9月5日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数据资源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估数据库的建立, 不仅仅是为建筑更好看,更好用,而是 作为国家战略决策的基础储备,自然也是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成就巨大,但也问题突显。主要体现为建筑大量短命拆除;建筑定位失当、体量夸张;筑效能低下、不可持续发展。这些城市建设问题 归根结底是科学设计决策问题。因此,建立我国建筑策划与使用后评估流程与机制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发文,要求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并对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后评估制度进行了相关要求。


前策划后评估理论体系的构建


美国学者、建筑师威廉·佩纳在文章《建筑分析——一个好设计的开始》中提出“问题搜寻”的概念。问题搜寻的过程,也就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的梳理和分析,叫做“策划”。 “策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问题明晰之前进行的主观臆断。 发达国家以问题搜寻法为核心的建筑策划理论由于我国的特殊建设机制、规模大周期短且复合多元,加上长官意志等因素,难以直接照搬。



因此,在借鉴西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应 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建筑设计决策理论。 在问题导向、数据分析、决策技术、设计验证、评估反馈的基础上,实施建筑设计科学决策,构建前策划、后评估的理论体系。通过搭建设计决策平台,提供研发设计决策平台、完善国家行业标准、全过程咨询样板模式等服务内容,达到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


前策划、后评估的理论体系 在我国建设立项和建筑设计之间设立“建筑策划”环节,构建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前策划-后评估”闭环流程,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通过问题域、数据分析、决策技术、设计验证和评估反馈,实现建筑设计的全链可控、动态修正、精准预测和风险评价。


走向科学的设计决策体系


在应用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主观意志带来的风险仍然很大,需要建立科学设计决策体系。


科学设计决策体系的关键技术是 空间策划技术。 空间策划技术主要 包括空间生成、任务书评价、模糊偏好决策等技术要点。


其一,空间生成技术。 采用模拟及数值解析法,建立关系矩阵,找到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实现空间科学配比,与空间生成技术进行结合。


其二,任务书评价技术。 采用多因子变量分析法和空间层次分析法,对任务书面积比例向量抽取,优化面积分配函数,通过面积比例可视化分析,发现任务书的潜在风险,避免人为主观臆断。


其三,模糊偏好决策技术。 需求导向的模糊偏好的获取、识别、权重分析,避免非理性的主观评价。



前策划后评估的意义


前策划后评估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积累数据、建立数据 库,通过后评估的方式,建立 设计决策的反馈机制。该机制 在建筑创作全过程中,于建设立项和建筑设计直接,增加建筑策划环节,并以其为策划研究的核心,建立建筑性能指标体系,对其他各个环节进行反馈修正, 最终形成建筑策划与使用后评估POE的闭环。


西方在二战后城市快速兴建的过程中,就是应用前策划后评估的方法来实现对项目的精确把控。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在法律法规层面上规定使用后评估属于工程建设的固定环节。前策划后评估通过短期、中期、长期价值的起点,不仅在建筑完善上,还对业主投资效益上以及对行业的标准上都加以反馈修正。以此为理论模型,加上 动态变化的建筑性能指标体系, 可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后评估方式。



案例


庄惟敏院士以方舱医院行为心理及环境性能后评估分析案例为重点,共采用三个案例对前策划后评估的设计决策体系进行了解析。


方舱医院行为心理及环境性能后评估分析


武汉方舱医院是以解放军野战机动医疗系统为模板,为解决当前大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轻症患者的收治问题,充分利用既有建筑,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建设和改造的临时收治场所,从而实现有效控制传染源、最大限度救治患者的目标。


由于方舱医院没有既定的建设标准,所以方舱医院的使用后评估和数据的积累、数据库的建立就变成重中之重。方舱医院使用后评估的评估问题主要包括 公共建筑改建为方舱医院的前提、方舱医院改建的技术需求、方舱医院实际使用的性能及问题反馈。


研究首先针对方舱医院的技术标准、方舱医院的使用性能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可以改造为方舱医院的建筑类型。而后,在安全至上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医疗建筑相关要求, 确定方舱医院设计和改建的技术要求。


施工过程中,对无障碍的轮椅、地面走线、储物空间、弱电强弱和可移动的卫生间等施工细节进行详细记录。建筑投入使用后,开展方舱医院使用后评估问卷调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