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啊窥
来源:家庭杂志(ID:jiatingzazhi)
干媒体这行,见惯了各种人间惨剧,我自以为神经早已练就得百毒不侵。
但最近在河南驻马店开庭审理的一桩案件,
讨论度不高,却几乎搅动我内心所有负面情绪。
在2019年的今天,如此荒谬绝伦的情节真实地上演着。
竟让人有种身处蛮荒之地的错觉。
1
14岁的少女小茉(化名)失踪了整整6年。
被母亲找到时,她已患上精神分裂。
眼神木讷呆滞,经常兀自傻笑。
不仅如此,她还变戏法似的多了仨孩子。
更荒谬的是,
这三个孩子,竟然是她与一对父子所生。
驻马店警方通过亲子鉴定确认:
小茉的大儿子,是她和一名已经60多岁的老头郑某敏所生。还有一对龙凤胎,则是小茉和郑某敏的亲儿子郑某牛所生。
10月31日,双方当庭对立,
在旁观者的想象中,郑家人把一个小姑娘糟践到这般田地,面对法律的审判,多少会有些无地自容吧?
可事实却是,他们死不认账。
即使公诉人拿出证人证词、亲子鉴定报告、精神鉴定报告等一系列证据。
郑某敏依然坚持小茉的精神分裂症跟他们没关系,发生性关系也是小茉主动勾引,属于卖淫嫖娼,而非强奸。
谈到民事赔偿,他表示:
“一分钱也不会赔。”
在之前的警方调查过程中,郑某敏妻子还曾经满腹委屈发表这样的言论:
“当初如果不是我们收留了她,这孩子可能早都死在外面了,帮他们养了这么些年,现在却反过来咬我们一口”。
目前,本案还未正式宣判。
量刑多少,赔偿多少,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我们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小茉崩塌的人生,已经无法重建。
2
梳理整个悲剧的来龙去脉,
你会发现,小茉遭遇不测,
看似是偶然,实则是必然。
她的身后,有一个漏洞百出的原生家庭。
就像免疫系统崩溃的躯体,抵挡不住任何病毒的侵袭。
小茉刚出生不久,爸爸不知所踪。
妈妈李艾玲没文化,大字不识一个,带着俩孩子在异乡艰难谋生。
因为太穷了,李艾玲禁不住别人引诱走了歪路,2011年,被判入狱。
那年小茉13岁,不久之后便辍学打工,和哥哥李凡相依为命。
由于缺乏管教,正值叛逆期的小茉染上了网瘾。
隔三岔五在网吧通宵,没钱就找哥哥要。
某个看似寻常的下午。李凡刚下班,回到租住的房子,小茉又伸手问他要钱。
这回,他生气了。
争吵之下,李凡扇了小茉一巴掌。小茉哭着跑出家门。
当时的李凡并不知道,他这一巴掌将亲生妹妹扇入了魔窟。
法律意识淡薄的他不懂报警,也没敢把妹妹失踪的消息告诉狱中的妈妈。
每次去探监,他都撒谎说小茉去南方打工了。
2016年夏天,李艾玲刑满释放,才终于知道女儿已经失踪四年。
她找了份贴传单的活儿,希望通过走街串巷的笨办法,寻觅到女儿的踪迹。
去年1月,一个格外冷的雪天。
在距离自己出租屋百米外的万隆小区门口,她将传单糊到墙上时,突然觉得背后有人在看自己。
回过头,李艾玲看到那个头发炸开的女孩。
寒冬腊月,她穿一件脏得不像样子的薄粉红袄,里边的毛衣领口全都开线了,活像个要饭的。
对视的那几秒钟,女孩眼神直勾勾的,状若痴呆。
凭借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敏感,李艾玲当下确信:
她就是小茉。
叫了两声女儿的名字,对方没有任何回应。
李艾玲急了,一把揪住她的衣领,把脸凑到她跟前。
“你不认识我了吗?!”
女孩战战兢兢抬起头,望着李艾玲,良久才回过神来,喊了一声“妈”。
李艾玲一把将女孩搂进怀里,眼泪在脸上肆意奔涌。
“走,跟妈妈回家。”
她拉起女儿的手,小茉却挣扎着不愿意走。
“有孩子,有孩子……”她哆哆嗦嗦地说。
李艾玲心里咯噔一下,报了警。
小茉这6年来所受的苦难与折磨,终于一点点浮出水面。
3
离家出走那天,小茉在街边遇到了六十来岁的老头郑某敏。
对方见她长得不错,就把她拽上三轮车带回家里。
锁上门后,郑某敏给了小茉一包方便面和一根鸡腿,随后便开始脱她的衣服。
而郑某敏的老伴儿就在旁边看着。
在小茉的描述中,有时是郑家的儿子郑某牛钻进她的被子,有时是父亲郑某敏压着她不起来。
还有些时候,父子俩一起跟她睡。
性侵之外,郑家人全方位限制小茉的人身自由。发现她有逃跑的念头,二话不说一顿毒打。
这样的背景下,小茉沦为郑家的生育机器。
她的大孩子在一个小诊所里出生,两个小的就在卫生间里,是老婆子用盆接生的。
生下仨孩子,小茉才恢复出门的自由。也才终于,和妈妈重逢。
“一个孩子,正是玩儿的年龄,老头糟蹋她,挨打受气,给她折磨成那样,她不该承受啊 。”
采访过程中,李艾玲的声音打颤,几欲落泪。
在苦苦寻亲的两年里,她哪里想得到,女儿原来近在咫尺。
在警察带领下,李艾玲看过郑家的全貌。
拥挤逼仄的屋子里充斥着剩饭菜味、厕所味。
衣物、棉被堆积如山,石灰墙上歪歪扭扭记着电话号码,门背后挂着装满药瓶的塑料袋,孩子的玩具散落在房间里。
这是典型的贫困家庭样本,处处彰显着混乱和无序。
可它又远远不只是贫困那么简单。
像被最深的黑暗孕育出的无间地狱,吞噬掉一切纲常伦理和道德准则。
同时,也榨干了小茉的生命力。
曾经那个活泼开朗,鬼点子很多的小姑娘,变成了现在情感淡漠,说话支离破碎,无法深入交谈的精神病患者。
青春还没来得及盛放,就已经萎顿于烂泥之中。
4
最开始了解到小茉经历的时候,震惊、悲痛、愤怒、同情齐齐涌上心头。
当这些激烈的情绪退潮以后,我更多的则是陷入一种难以消散的“无力感”。
为那些令人窒息的荒诞与魔幻。
找到女儿以后,李艾玲多次前往派出所,希望民警能够对郑某一家人刑事立案。
非法拘禁,殴打虐待、与未成年人发生关系、强迫生育……哪一项拎出来看不是罪孽深重?
然而当地派出所的第一选择竟然是:民事调解。
这不是和稀泥是什么?
但现实的戏剧性就在于,李艾玲让步了。
她甚至同意把女儿将错就错嫁给郑某敏的儿子。
据澎湃新闻报道:
郑某敏向李艾玲出具了一份保证书,其中提到,保证对小茉与自己的儿子一视同仁,不得侮辱、谩骂、殴打;保证小茉与其儿子结婚后男方父母不同住;如果婚后殴打小茉,双方无条件离婚。
当妈的如此轻易饶过对女儿施暴之人。
我从中体会到的不是冷漠自私,而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
在李艾玲看来,自己是朝不保夕的刑满释放人员,女儿是生了三个孩子的精神病患者。
两个千疮百孔的人生叠加在一起,谁也庇护不了谁。
让女儿嫁过去,或许是唯一的止损方法。
起码她下半辈子都有个窝住,有口饭吃,有衣蔽体。那三个孩子兴许也能成为晚年的依靠。
对穷途末路的人而言,尊严是太过高端的配置。
因为光是活下去,都已经让他们费尽全力。
如果事情到这里打住,郑家人不但逃脱一切责罚,还白得了一个儿媳妇。
可后来,李艾玲得知了那个晴天霹雳——三个孩子里有一个,竟然是小茉和郑老头所生。
2018年11月,警方以强奸罪逮捕老头郑某敏。
于是就出现了前文所说的荒诞一幕:
面对精神分裂的小茉,面对万分崩溃的李艾玲,还有亲子鉴定铁一般的事实,
郑家人自始至终将自己视为小茉的衣食父母,对母女俩的恩将仇报忿忿不平。
社会学家孙立平几年前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底层沦陷。
匮
乏的资源、逼仄的生存空间会从根本上扭曲一个人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这种扭曲,可以说在郑家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兴许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所以干脆抛弃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道德约束,放任自己退化到原始阶段。
“捡”回来的少女小茉,在这家人眼中不过是一具正值妙龄的性工具罢了。
养着她,给她留条活路,已经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大仁慈。
什么负罪感,什么羞耻心,通通不存在的。
他们的麻木无知,是对法治社会和公平正义的一场巨大嘲讽。
5
据新京报报道,小茉和母亲没有经济来源,目前主要靠低保生活。
20出头就生育三个孩子,患有精神分裂的小茉,等母亲彻底老去后会迎来怎样的境遇?
那三个孩子在如此困窘的环境下能否顺利长大?长大后又如何面对世俗的眼光?